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楊普義:怎樣學習章草書法

楊普義:怎樣學習章草書法

一、選帖與識草

章草由於本身就是比較有法度的草書,選帖相對來說容易一些。前人一般選擇三國時期皇象的《急就章》作為人門之階。此帖所存錄的章草文字較多,不僅可以從中學到比較早的章草法度,也可以從中掌握章草的字法體系。

楊普義:怎樣學習章草書法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急就章》明拓本

不過,這個範本是刻帖,又由於字法簡古,不容易看出行筆的脈絡,需要看後人的墨跡本。傳世墨跡本的章草《急就章》名作有趙孟頫、鄧文原、宋克等人所書,屬於後人臨習皇象《急就章》的典範。將以上所舉的墨跡本《急就章》與皇象的刻本《急就章》對照臨習,可以得法。

另外,張芝的《八月九日帖》,索靖的《出師頌》、《文武帖》、《月儀帖》,隋人《出師頌》等也是很好的章草範本。只是這幾種字數較少。

學習章草,還有一個問題是要窮源。二十世紀出土了大量的漢代簡牘,其中很多是草書,這些都是章草的源頭,學習章草在得法以後,可以從這些不太成熟的草書中汲取營養,求其變態以及古樸自然之趣,對提高章草藝術的境界會有幫助。

章草因為有比較固定的字形姿態,因此,章草的學習更要熟記字形,不然就不可能叫做章草了。

學習章草首先要識草。章草的草法有它自己的規律,因此,要想寫好一手純正的章草,認識並且記住草法是非常必要的。僅僅抓住章草的幾個典型的筆法,那不能稱之為章草,這個道理很請楚。前人所留下的章草範本如《急就章》、《千字文》就是很好的章草草法字典,在臨摹的同時,要記住它的每一字的寫法,這樣等到我們自己創作一件章草作品時,就會心中有數了。另外,明人所作的《章草草訣歌》對於我們學習、辨別章草草法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楊普義:怎樣學習章草書法

▲ 隋人書 「紹興本」 章草《出師頌》卷 米友仁跋

紙本 21.2×29.1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二、章草的筆法問題

章草從用筆上看,雖然繼承了隸書的某些特點,如明顯的波磔,但它不全像隸書。我們知道,典型的隸書強調逆人的蠶頭,而不是直接順勢而入。

章草的用筆也並非古今一致,它也有一個發展的過程。如《居延誤死馬駒冊》中的用筆方法,可以看得出,這些草書並沒有過多的考慮如何入筆,而是筆鋒直下,這樣形成圓厚之形,這是不同於後世逆人平出的用筆方法的,有些類似的古人寫篆書的方法。如果說得細緻一些,大概是用筆鋒直按下去,在紙上形成一定的面積後,再運行。需要注意,毛筆前面如錐,是尖的,如果我們把毛筆傾斜的按下去,則形成了比較尖的形態;如果採取橫切的方法入筆,則形成方的形態;如果逆鋒迴轉,也就是前人所說的「欲左先右」,則顯得遲滯,這樣的方法直到很晚才有,大概是唐人寫楷書的方法,在草書中,出現這樣的起筆,顯得不是很流暢。因此,在寫漢簡中的草書時,要仔細揣摩其中的起筆之法,這樣才能寫出其中渾樸流暢的韻味。而且,若能掌握這個時期簡書章草的用筆方法,對我們學習章草,也是至關重要的。

楊普義:怎樣學習章草書法

陸機《平復帖》

魏晉時期,我們能見到的章草名帖絕大部分是黑底白字的刻帖,不容易看出其用筆的方法,所以,我們最好先找一些這個時期的墨跡來看,如晉人殘紙中好的範本,《濟白帖》、陸機《平復帖》,也多是筆鋒直下,形成渾圓之勢,沒有過多強調鋒勢的側轉,當然,《平復帖》中也開始出現一些筆鋒順勢側切的入筆方式,如「居」字等,這種入筆方式還是比較少見。

這個時期存留在刻帖中的章草名作就有較多的這種側切而入的筆法。如皇象《急就章》中的橫畫,側鋒(鋒尖)入紙,如同後世寫楷書的筆法,索靖《月儀帖》也多用此法。不知這種風格的出現與後人刻帖時的加工有無關係。因為我們在皇象《急就章》的筆畫中,很難找到當時所應有的渾厚氣象。所以,筆者個人認為,在學習《急就章》這樣的範本時,要多參看一些當時人留下的墨跡,研究他們的用筆方式,才不至於寫成元朝以後人章草的那個樣子。

王羲之《豹奴帖》也是刻帖,可以代表東晉時期章草的基本筆法,我們已經說過,王羲之用今草的方法寫章草,至少在用筆上是如此,其中很多字與王羲之所寫的今草沒有兩樣。尖鋒入紙的現象很多,如「不」字第一筆,起筆及收筆都很尖。從這件作品的用筆來看,章草已經不復從前的古樸渾厚氣象了。

後世章草大多繼承王羲之的方法,用今草筆法寫章草。

章草的收筆多是「燕層」,但在漢簡草書中,這種典型姿態並不多見,到章草成熟時期——魏晉時期,這種筆法則已經定型,並且成為章草最為醒目的標誌。

章草中的連筆較今草為少,連筆只是一個字之內的事情,其中有提按,有轉折,這與今草的方法並沒有什麼兩樣,需要說明的是,章草連筆更重視厚重、渾樸的藝術效果,所以,用筆至圓轉時,不要過於輕滑,要寫出其中的遒勁之勢。

楊普義:怎樣學習章草書法

▲元 · 趙孟頫 臨皇象章草《急就章》卷(局部)

三、字法與章法

章草字法在定型以後,相對比較穩定,因為,後世章草是以保留節目而存在的,字法並沒有得到更多的發展餘地,如果過分的變形,則可能寫出來的不是章草了。當然,這並不等於說後世書家在字法上沒有創造性發揮的可能性。如陸機《平復帖》在字勢取縱向,王羲之章草以橫向取勢為主。另外,歷史上各家在具體的字態上也都有各自的成就,如字的左右關係,一字之中的輕重、虛實關係,字勢的正與敲等等,但總歸不能過分追求變態,以至於突破章草的基本規範。

章草一般是字字獨立,因此,章法問題比較單純一些。

楊普義:怎樣學習章草書法

▲元 · 康里巎巎《草書張旭筆法卷》 (局部)

在定型期以前,寫在簡上的章革只有上下字的關係,或者說是一行字的處理方法,有些寫得開張,有些寫得緊湊,其中不無開因變化,如《居延誤死馬駒冊》。魏晉時期,紙張的大量運用,章草的書寫格局也並未發生重大變化。如果有的話,在紙上書寫,因為尺幅比較寬,行列意識加強了。這帶來一些變化,即字與字之間的關係緊密了。張芝《八月九日帖》的行距很寬,這與漢簡排列在一起的感覺是不一樣的。明朝宋克臨寫《急就章》時,有時也採用密集型寫法。因此,從章法排列來看,章草一是行與行之間採取密集式的,一是採取寬鬆式的。但一般字與字之間的間距較緊。

章草的創作要在掌握草法的基礎—上進行,例如,我們要寫一幅章草作品,在選好內容後,要清楚每個字的草法,不知道的,最好先查有關書籍,這樣寫出來就有分寸。

章草的境界以高古、典雅為上,字法以簡練是尚,筆法以渾樸為準,字形切忌生硬。

[作者簡介]

楊普義,1958年2月生於甘肅慶陽,學者,無黨派,畢業於人民公安大學。書畫收藏鑒賞家、書法理論家。曾服務中石油某企業,擔任過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辦公室主任兼人民武裝部部長,政工師。

現任陝西紫光閣廉政文化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新西部在線特約書畫評論家、中國書畫家協會高級典評師、中國國畫研究院研究員兼外聯部長、中華百家姓書畫協會高級典評師(香港)。

楊普義和千千萬萬業餘書法愛好者一樣,自幼被動練習書法而愛好書法,逐漸進入書法理論創作;作品由孤芳自賞到走向社會;由研究歷代名家書論作品到直抒胸臆的創作。幾十年來,研究、釋解歷代書法理論名著180餘篇(其中,秦漢名家書論七篇、魏晉十二篇、南北朝十六篇、隋唐五代三十三篇、宋代十六篇、元代七篇、明代二十三篇、清代三十四篇以及近代的三十四篇)。

楊普義提倡:弘揚中國書畫藝術,「人以書為傳,書以人為傳。回歸到古典,回歸到自然"。

一、總結出了不同朝代的書法成就:

1、漢代書法理論

東漢時期,開始出現了純粹以書法成名的書法家,並且形成了流派與家學。

2、魏晉南北朝的書法理論

魏晉南北朝時代是古代書法理論的成熟時期。比漢朝更多,更廣泛。

3、隋唐時期的書法理論

隋唐時期是我國古代書法發展的又一個高峰,這個時期,名家眾多,書學理論甚好。

4、宋元時期的書法理論

宋元時期的書法風格以尚意和復古為主要核心,其代表人物為蘇黃米蔡等。

5、明清時期的書法理論

明時期的書論繼承了前朝書論比較多,沒有太多的開拓。具有一定的反傳統性。

二、藝術成果

1、撰寫了各類書法釋文和指導性文章千餘篇;為國內、外書畫家撰寫書評560餘篇。

2、參加了2011年第一屆《高原.高原一一中國西部美術展》評選活動。

3、參加了《首屆全國廉政書畫大賽暨全國廉政書畫百傑評選活動實施方案》的制定和方案的實施工作。

4、參加了《2015年米蘭世博會》一一西安傳心文化藝術傳播活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