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嶷山藏舜帝魂 娥皇女英湘竹淚
九嶷山,又名蒼梧山。位於湖南寧遠縣城南30公里,屬南嶺山脈之萌渚嶺,縱橫2000餘里,南接羅浮山,北連衡岳。
這裡峰巒疊峙,深邃幽奇,千米以上高峰有90多處,多為砂頁岩、花崗岩、變質岩組成。九峰矗立,奇石連屬,挺拔聳峻,競秀爭高。
舜源峰居中,娥皇、女英、桂林、石城、石樓、杞林、簫韶、朱明八峰,如眾星拱月,爭相簇擁,護衛著舜源峰。
九峰之外,群山莽莽,重巒疊翠,連綿起伏,如千帆竟發,奔騰而來,有萬山朝九嶷之勢。
舜源峰下有舜陵、舜廟;周圍飛龍岩、紫霞岩、玉館岩、無為洞、碧虛洞,相互映襯,聯成一體,蔚為壯觀。
《元和郡縣誌》曰:「九嶷山有九峰,一曰丹朱峰,二曰石城峰,三曰樓溪峰,形如樓;四曰娥皇峰,峰下有舜池,池傍春月百鳥生卵,人取之則迷路,致本處可得還;
五曰舜源峰,此峰最高,上多紫蘭;六曰女英峰,舜墓在此山下;七曰簫韶峰,峰下即象耕鳥耘之處;
八曰桂林峰,馬明生遇安期生,授金液神丹之處;九曰杞林峰,周義山字季通,開石函得經,讀之升仙於此。」
道教稱九嶷山週回三千里,名曰朝真太虛天。仙人嚴真青治之,何侯真人上升處。
舜帝(資料圖)
九嶷山為舜帝葬所,素以風光奇異、傳說古老而馳名中外,令人神往。《史記·五帝本紀》:「舜南巡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嶷。故老相傳,舜嘗登此。」
《遁甲開山圖》曰:「古有大禹,乃女媧十九代孫,壽三百有六十,入九嶷山仙去。後三千六百歲,堯理天下,洪水既甚,人民墊溺,大禹念之,
乃化生於石紐山泉,女狄暮汲水,得石子如珠,愛而吞之有娠,十四月生子,及長能知泉源,代父鯀理洪水,三年功成。堯知其功如古大禹,知水源,乃賜號禹。」
《漢書》曰:武帝南巡狩,至於盛唐,望祀虞舜於九嶷。秦漢以後立舜廟於九嶷山,歷代帝王遣官至祭。
文人墨客登臨題詠,蔡邕、司馬遷、李白、元結、柳宗元、樂雷發、何紹基等留下眾多翰墨。
九嶷山俯瞰圖(資料圖)
舜峰源位於九嶷山,居九峰中心,海拔638米。山勢雄渾,如雄獅踞坐,面北而立。
北面懸崖峭壁,南面緩坡逶迤,遊人可上。登上峰頂,極目遠眺,莽莽群山連綿起伏,座座山峰雲霧繚繞。
縱觀群峰,有如千帆競揚,奔騰而來,大有「萬里江山朝九嶷」之勢。
壁石縫中,九針石樅凌空拔起,迎接八方來客。山麓舜陵碑亭依山而立,舜陵廟宏偉壯觀,紅牆碧瓦掩映于楓柏綠樹中。
舜祠,在舜源峰下,「蓋三代時祠也。今遺址在白鶴觀前,土人呼為大廟,秦漢以來立祠」。
舜祠原是一座紅牆綠瓦建築,坐北朝南,規模宏大,建築雄偉,由照壁、午門、拜亭、正殿、寢殿、省牲亭及左、右朝房構成。圍牆長約540米,佔地約80000平方米。左右兩房有二井,名龍眼井。
廟前照壁上的「九嶷山」三個大字,為玉琯岩石刻的拓片,出於宋代道州刺史方信孺手筆,白底黑字,於三里遠的涼傘坳即清晰可見。入午門,有左、右、中三個石階上於拜亭。拜亭三楹,氣勢雄渾。
歷代皇朝派官祭舜陵,即在拜亭舉行祭祀儀式。現存舜廟始建於明代洪武四年(1371),清代重修。
正殿為舜廟之主體建築,重檐斗拱甚為壯觀。其結構與歷代帝王宮殿相同。左右兩側為朝房和碑亭。
亭內有一石碑,高2.7米,寬1.8米,為明代萬曆年間所建立之「撫瑤頌碑」。拜亭左壁曾做有清代人李永紹所繪「九嶷山圖」石刻一方,長0.8米,寬0.5米,刻九峰全景。
右側靠圍牆處,大石擁立,樹木清幽,石上刻有「正穴」二字。過正殿沿石級而上為寢殿。內奉舜陵石碑一塊,高3米,寬2米,上刻隸書「帝舜有虞氏之陵」。
舜廟四周,楓柏扶蔭,顯得莊嚴而肅穆。旁有香杉15株,大可連抱,質地堅韌,旃香如旃檀,與常杉有異,故名香杉。
道教活動場所(資料圖)
九嶷山是歷代道教活動中心。《名山略記》曰:九嶷山,漢末有張禮正,魏時有治明期,南遊九嶷,禮正服黃精,明期服澤寫柏實,俱師西城君,受虹景方,兼以守一,內外洞澈,東華迎而乘雲升天。
據明萬曆《九疑山志》載,西晉初已更置魯女觀,為寧遠最早道觀。晉安帝時(397)九嶷山又建九靈觀。至南朝蕭齊和梁太清時,先後建無為觀、黃庭觀、羊仙觀等。唐貞觀時建九嶷觀,宋建西貞觀。
至清末,全縣有道觀190座,道士、女冠600餘人。民國時期,尚存道觀164座。眾多道跡古觀,分布峰岩溪澗。
如白馬岩,在永福寺前相距里許。「舊傳有白馬三娘修鍊岩中,後乘白馬飛升。岩中有石鐘乳,下有石盆,水不盈升,而取之不竭」。
九井,在玉管岩何侯宅傍,「相傳何侯煉丹於此,汲一井則八井皆動」。菖蒲澗,在舜源峰下,「中多九節菖蒲,取服之神氣清爽」。何侯宅,「在玉管岩舜祠左,何侯得道拔宅飛升,不知所之,惟丹灶存焉。後黃冠房日茨、何仲涓居之,亦成仙去」。
煉丹觀,「在舜祠北十五里,簫韶杞林之間。舊傳乃何侯煉丹之所。岩石皆赤,因投其渣余於崖谷之間。今其地多產靈草,土人有疾,取以療之,多驗」。
這三處皆為有關何侯的歷史遺迹,說明何侯在湖南的影響頗深。
趙道一《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四曰:「何侯者,堯時隱蒼梧山,慕長生,三百餘口耕耘。舜南狩,止何侯家,天帝五老來謂舜曰:升舉有期。
翌日,五帝下迎舜白日升天。至夏禹時,五帝以葯一器與何侯,使投酒中,一家三百餘口飲不竭,以余酒灑屋宇,拔宅上升天,位為太極仙人。今疑山有何侯廟,在舜廟側。」
黃庭觀,近白馬岩,不詳所建。梁武帝時有雙師南來,修鍊於此。無為觀,在麓床山舜祠之側,王妙想辟穀十年,白日飛仙之地,齊梁太清年間始立。羊仙觀,在羊權山下,因權得度仙去,後人即以其宅,立觀奉祀焉。
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九六記載,仙女萼綠華,上下青衣,顏色絕整。以晉穆帝昇平三年己末十一月十日夜降於羊權家,自雲是南山人。
自此一月輒六過其家。權字道輿,即晉簡文帝黃門郎羊欣之祖。權及欣皆潛修道要,耽玄味真。
綠華云:我本姓楊,是九嶷山中得道女羅郁。宿命時曾為其師母毒殺乳婦,玄洲以先罪未滅,故暫謫降臭濁,以償其過。謂權曰:慎無泄我下降之事,泄之則彼此獲罪。
因曰:」修道之士,視錦繡如弊帛,視爵位如過客,視金玉如瓦礫。無思無慮,無事無為。行人所不能行,學人所不能學,勤人所不能勤,得人所不能得。
何者?世人行嗜欲,我行介獨;世人學俗務,我學恬漠;世人勤聲利,我勤內行;世人得老死,我得長生。
故我今已九百歲矣。授權屍解藥,亦隱影化形而去,今在湘東山中。」
魯女觀,在何侯宅之西,「魯妙典修道於麓床山仙去,後人于飛升處築觀奉之,故名魯女。唐武德後更置」。
杜光庭《墉城集仙錄》卷九記載,九嶷山女冠魯妙典,生即敏慧高潔,不食葷飲酒。十餘歲,知服氣餌葯之法。
有嶽麓山道士授以《大洞黃庭經》,妙典奉戒受經,入九嶷山,岩棲靜默,升天所留之物,今在無為觀。
九嶷山仙境(資料圖)
在九嶷山地區活動修道的還有一位高真,他是新安歙人聶師道。
《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四一記載,聶師道性聰淳直,言行謙謹,養親以孝聞,深為鄉里所敬。後出遊績溪山,自言嘗覽內傳,見服松脂法,乃上百丈山采松脂。
其後遊行,歸南嶽,禮玉清及光天碧玉二壇。後泊招仙觀,入洞靈源。後又出遊,復思往南嶽、九嶷山,早聞梅真人、蕭侍郎皆隱玉筍山,時人多見之。
師道且止玉筍清虛觀,思慕梅、蕭,特游郁木坑,或冀一見,堅心而去,山行極深。忽見一人布衣烏紗帽,顏若五十許人,師道禮敬問之。
行者曰:我謝通修也,本居南嶽,與彭蔡同隱,已三百年。知爾嘗游洞靈源,我適為東華君命主玉筍山林地仙,兼掌清虛觀境土社令。爾與我素有道緣,是得相見。我有弟子,號紫芝,在九嶷山,若往彼見之,為我傳語,紫芝當自授爾要道。
言訖,乃發遣師道回,已在郁木坑外。師道得素書,文字可識,皆說龜山王母理化眾仙秘要真訣也。他仙習此,當得升天。世人授之,跡參洞府。
其有疑義不可究者,後到南嶽九嶷山湘真觀,月余尋問紫芝蹤跡。咸言毛如溪有一隱士,莫知姓名,人或見者。師道累入山尋之不見,乃如通修之言,投書題石壁。
後嘗夢神人稱紫芝,教之以釋凝滯意,乃醒。然經歲余,復還問政,居二十餘年。每焚修,即以二蔡、彭謝真形畫像瞻禮。
其後吳太祖霸江淮間,聞師道名跡,冀其道德,乃敕廣陵建玄元宮以居之。每升壇祈恩禱福水旱,無不應致,感動天地,慶雲呈祥,乃降旨褒美為逍遙大師問政先生。
太祖見待益重,舉國莫不傾依。門人鄒得匡、王處訥、楊匡翼、汪用真、程守朴、曾景霄、王可儒、崔禪然、杜崇真、鄧啟遐、吳知古、范可保、劉日祥、康可久、王柄霞等,
皆為入室弟子,傳上清法,散於諸州府,襲真風而行教,朝廷皆命以紫衣,光其玄門。至秦吳荊齊燕梁閩蜀之士,咸來拜師,勤苦奉事。
師道常謂之曰:我無道術,何以遠來若此?弟子皆曰:若張君居蜀,天下之人悉往。師仁慈接眾,言不阻違,隨其性識,指以道要。
由是居廣陵三十餘年,有弟子五百餘人。而師道胎息已久,煉丹有成,常欲歸彼故山,解化於都下紫極宮,春秋六十八。
(編輯:如風)
聲明
※莊子:人究竟是不是活在一場夢境里?
※老子智慧:為什麼足不出戶卻能「知天下見天道」?
TAG:騰訊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