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三絕畫祖,畫壇你不能不知道的人!

三絕畫祖,畫壇你不能不知道的人!

點擊下方藍字搶購書畫優盤

導讀:顧愷之是中國歷史上久負盛名的畫家,他的作品《洛神賦圖》更是我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今天小編就與大家一起來認識一下被稱為「三絕」的顧愷之。

《女史箴圖》局部,隋代摹本,現藏英國倫敦不列顛博物館。(公有領域)

顧愷之,字長康,出身士族家庭,多才多藝,善作詩詞、精於書法,尤其擅長繪畫。因為他的才華多元,當時的人稱他有「三絕」:「才絕、畫絕、痴絕」。他與曹不興、陸探微、張僧繇合稱「六朝四大家」。

才絕

顧愷之,從小就勤於讀書作詩,因此博學又多才。在文才方面,顧愷之頗有造詣,著有《啟蒙記》3卷,另有文集20卷,可惜都已佚失。他還寫了不少詩篇,流傳於世的有《風賦》、《觀濤賦》、《箏賦》、《四時詩》、《虎丘山序》等。當劉裕(篡東晉,建南朝宋,中國因此進入南北朝時期)北伐南燕時,顧愷之為他作《祭牙(旗)文》。

另外,他還留下一些殘章斷句,歷經千年流傳至今。比如當他完成《箏賦》這一詩篇時,自認與嵇康的《琴賦》可有一比,因而在那一段時間裡,他連日常生活中與人交談也要雕琢字句。某天他去會稽旅遊,歸來後,人家問他會稽景色如何,他回答:「千岩競秀,萬壑爭流。草木蒙籠其上,若雲蒸霞蔚」,特意說得既富動態感又充滿詩情畫意。

後來「千岩競秀,萬壑爭流」竟成了後世繪畫的主流(指山水畫),江南的秀麗景色因而一再被細緻生動地描繪。而與此同時,魏晉時期的審美觀由重「形」朝向重「意」蛻變,漸漸地開啟了中國特有的古典美學。

顧愷之在繪畫理論上也有相當大的成就,著有《論畫》、《魏晉勝流畫贊(摹拓妙法)》和《畫雲台山記》等三本繪畫理論書籍。(以上三書的最早版本現今收錄在唐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中),其中「遷想妙得」、「以形寫神」等論點,對中國繪畫的發展有著很深的影響。

畫絕

在繪畫方面,顧愷之師從衛協。但他不喜墨守成規,在畫之前,往往要先觀察、思考,然後才動筆。同樣的題材,顧愷之能從不同的角度去詮釋,畫出不同的風貌來。

據唐宋人的記載,顧愷之的人物畫中,以魏晉名士所佔比例最大,再來就是政治名人肖像,此外,因當時信仰佛教的風氣很盛,所以他也畫一些和佛教和神仙相關的圖像。他還畫飛禽走獸,這類主題比漢代繪畫在題材上要拓寬許多。

他曾說過:「四體妍蚩,本無關於妙處,傳神寫照,正在阿堵(指:眼睛)之中」。意思是說,把人的四肢畫得美不美(妍蚩)都沒關係,不影響畫面。要畫得傳神,全都在於眼睛畫得好不好。這種「阿堵」理論對當代的人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也成了他之所以備受推崇的一個主要原因。

當時的人物畫因此出現了一個新導向,表現人的性格和精神特點的「傳神論」成為主流,而這一思潮也正是他周遭的名流、士人所秉持的審美觀念,最後造就了魏晉南北朝特有的美學理念。

後人論述他的畫作,「意存筆先,畫盡意在」;「筆跡周密,緊勁連綿如春蠶吐絲」,把他和師法他的南朝宋畫家陸探微並稱「顧陸」,號為「密體」。唐代張懷瓘對他的畫評價甚高,云:「張僧繇得其肉,陸探微得其骨,顧愷之得其神」。

按《世說新語·巧藝》記載,他在畫裴楷(兩晉名士,時任中書令)肖像時,故意在他臉頰上多畫了三根鬚毛。有人問他為什麼這麼做,顧愷之說:「裴楷俊逸爽朗,很有才識,這樣才能表現他的才識。」看畫的人再仔細去看,覺得多了這三根鬚毛,畫像確實更栩栩如生了。

顧愷之在畫謝鯤(兩晉名士,「八達」之一)時,因為謝鯤喜好游山涉水,就把謝鯤畫在岩石中間,這是他以背景因素來烘託人物性格的一個例子。

顧愷之曾揣摩嵇康(魏晉名士,竹林七賢之一)《贈秀才入軍》中的詩句「目送歸鴻,手揮五弦」,嵇康這首詩是描述內心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境界,顧愷之想畫,卻先拿來演繹自己的畫論:要畫「手揮五弦」,易,因為彈琴的手部動作,相對而言,還是比較具體,所以容易。

但要畫「目送飛鴻」,難,想憑目光的微妙變化來傳達那種捉摸不定的迷惘心緒,這一點則是比較難的。顧愷之很精確地把他畫人物的實際操作心得給敘述出來,正因為「難」,所以能把握好才是最可貴的,藉此闡明了虛實、難易之間的互為關係,給後人留下了「傳神論」的又一精闢註解。

顧愷之作品真跡大多散失了,只留下少數摹本,其中最精美的是《女史箴圖》(隋代摹本,現藏英國倫敦不列顛博物館)和《洛神賦圖》(宋代摹本,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兩者都很能說明顧愷之時代的畫風和藝術水準。

維摩詰像

東晉興寧年間(公元363~365年),顧愷之在金陵(今南京)瓦棺寺所畫的《維摩詰像》,有「清羸示病之容,憑几忘言之狀」,畫出了維摩詰的病容及病中與人應對的特殊神色,在當時引起極大的轟動。這幅《維摩詰像》雖然沒有流傳下來,但歷代仍備受稱頌。

《女史箴圖》

《女史箴圖》局部,隋代摹本,現藏英國倫敦不列顛博物館。(公有領域)

《女史箴圖》是顧愷之是按照《女史箴》一文而畫的。《女史箴》是西晉張華所作,內容是教育當時的宮廷婦女如何做人的一些道德箴條。在《女史箴圖》中,顧愷之描繪了一系列人物,不但身姿儀態十分優雅動人,也讓後人了解當時宮廷婦女的穿戴服飾及威儀丰采。

《女史箴圖》局部,隋代摹本,現藏英國倫敦不列顛博物館。(公有領域)

《女史箴圖》局部,隋代摹本,現藏英國倫敦不列顛博物館。(公有領域)

《女史箴圖》局部,隋代摹本,現藏英國倫敦不列顛博物館。(公有領域)

古人稱許顧愷之的用筆、勾勒人物輪廓和衣褶的線條「如春蠶吐絲」、「春雲浮空,流水行地」。在《女史箴圖》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些線條是連綿不斷、悠緩自在的,蘊含著極其勻和的節奏感。這都是《女史箴圖》的名氣和重要性之所以能歷千年而不衰的原因。

《洛神賦圖》

《洛神賦圖》局部(台北故宮博物院珍藏)

《洛神賦圖》局部(台北故宮博物院珍藏)

《洛神賦圖》局部(台北故宮博物院珍藏)

《洛神賦圖》局部(台北故宮博物院珍藏)

《洛神賦圖》局部(台北故宮博物院珍藏)

《洛神賦圖》是根據古代名詩人曹植以神話隱喻失落愛的感傷詩篇──《洛神賦》而繪成的傑出作品。

《洛神賦》在中國古代文學中,可說是極為重要的作品。其內容是描述曹植所愛的女子甄氏被他的哥哥曹丕奪去,後來甄氏死了,曹丕把甄氏遺留的玉鏤金帶枕給了曹植。曹植在回他自己封地的歸程中,經過洛水,夜晚夢見甄氏來會,悲痛之餘作了一篇《感甄賦》,塑造出洛神(傳說伏羲的女兒,在洛水溺死後為神)的動人形象。之後,甄氏的兒子曹叡將它改名為《洛神賦》。

《洛神賦圖》在古代曾被很多畫家摹繪過,而且有很多宋代摹本都被認為是原作的摹本。台北故宮博物院珍藏了兩卷,保留了更多的六朝時代的特點。

《洛神賦圖》局部(台北故宮博物院珍藏)

《洛神賦圖》局部(台北故宮博物院珍藏)

《洛神賦圖》局部(台北故宮博物院珍藏)

畫卷一開始便是曹植和他的侍從在洛水之濱遙望,而他愛戀著的美麗的洛水女神則出現在平靜的水面上,含情脈脈,似來又去。洛神的身影有一種可望而不可及的惆悵感。曹植在詩篇中用「凌波微步,羅襪生塵」來形容洛神在水上的飄忽往複。這兩句充滿情思和微妙感受的詩句,成為千古傳頌的名句。而這一極富文學意味的作品,細膩地描繪了人的感情活動,在古代繪畫發展史上是具有重要地位的。

《列女圖》

《列女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列女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列女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列女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列女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列女圖》又稱《列女仁智圖》, 顧愷之以繪畫的方式傳達了漢代著名學者劉向《列女傳·仁智卷》中列女的故事。現存是宋人摹本,僅餘二十八個人物,使用漢代通行的畫法——「平列布局法」。

顧愷之畫這幅畫時,特地以衣裾曳地來烘托列女的曼妙身姿,塑造出一種沈靚大方的動態感;又以衣帶翻飛來顯現女性那種款款行止的雍容氣度。

從顧愷之這種流暢連綿的線條及其內蘊的律動及凝重感,可看出他是受到篆書的影響,乍看甚為平易,細看則「六法兼備」。他運用勁挺而柔韌的細線勾勒人物輪廓,給人的感覺是圓潤勻稱,氣味古樸,後人稱之為「春蠶吐絲」,又叫「鐵線描」、「高古遊絲描」。

而在設色方面,以濃彩微加點綴,不暈染渲飾,再輔以微妙的面部表情,所創作出來的人物無不神采飄然、出塵。

此卷另一個特點是多處保存了漢代的衣冠形制,如男子頭戴進賢冠,身著曲線大袖袍,腰結綬帶並配掛長劍;女子梳著垂髾髻,身著深衣,眉毛塗以硃色,體態輕盈,婀娜多姿,這些都表現了特定時期的風俗和時尚,我們從中可以看出,魏晉之際(或漢魏之間)的繪畫藝術的部分面貌及南北朝繪畫的淵源走向。

《斫琴圖》

《斫琴圖》局部(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斫琴圖》局部(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斫琴圖》局部(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在古代的長卷人物畫中,通常都注重故事的鋪陳演化,《斫琴圖》恰在這一點上有所不同。這幅畫描繪的是製作古琴的場景,制琴人都是些氣宇軒昂、儒雅的文士,他們或挖刨琴板,或調弦聽音,或製作部件,或造作琴弦,或旁觀指揮,還有幾位侍者執扇。畫面寫實而生動。

畫中琴面與琴底兩板清楚分明,琴底開有龍池、鳳沼。說明當時古琴的構造形制,已是由挖薄中空的兩塊長短相同的木板上下拼合而成。這是迄今僅見的一幅記錄製琴方法的古畫,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以樂器製造為題材的作品,在古琴史上有著重要的學術價值。

畫的右上角有一文士獨坐於長方席上,右手食指尖在木架絲線的中部輕輕地撥動,其目光下注卻又不定於何物,整個臉部呈全神傾聽狀,這正是調定音律時所特有的表情神態,《斫琴圖》在這一點上可謂極其傳神矣。

《斫琴圖》局部(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顧愷之這件《斫琴圖》,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是宋代(960-1279)的摹本。此圖雖不及《洛神賦圖》有名,也不及《洛神賦圖》具代表性,但在風格特徵上仍凸顯出顧愷之的千古一絕。

痴絕

顧愷之的生平及經歷,世人知道的不多,只知道他最初曾在將軍桓溫和殷仲堪的幕下任過官職,很受桓溫和謝安的賞識,和桓溫的兒子桓玄頗有來往。晚年任散騎常侍,六十二歲去世。

從顧愷之的軼事中,我們可以看到他率真、單純、樂觀,充滿真性情,由於他把一些世俗事物看得很淡,在若干傳說中就被形容為「痴」,以下是歷代流傳下來的幾個很具代表性的事例:

妙畫有靈 變化而去

相傳有一年春天,顧愷之要出遠門,於是把自己滿意的畫作集中放在一個柜子里,用紙封好,題上字,交給桓玄(東晉名將桓溫之子)代為保管。桓玄收到柜子後,竟偷偷地把柜子打開,一看都是精彩的畫作,就把畫全部取出,又把空柜子封好。兩個月後,愷之回來了,桓玄把柜子還給愷之,並說,柜子還給你,我可未動。等把柜子拿回家,打開一看,一張畫也沒有了。顧愷之驚嘆道:「妙畫有靈,變化而去,猶如人之羽化登仙,太妙了!」(《晉書.文苑.顧愷之傳》)

可隱身的寶物

有一次,桓玄將一片柳葉說成是可以隱身的寶物,是蟬用來藏身的,人拿了它,貼在自己的額上,別人就看不見你了,他要顧愷之試一下。顧愷之接到手裡,往自己的額上一貼,不一會兒,桓玄便在顧愷之面前撒尿,還口口聲聲說這寶物很靈,使他看不見顧愷之。顧愷之不以為怪,反而相信桓玄真的看不見他,所以就把柳葉當成了寶物。顧愷之的這種性格極具喜劇性,「人多愛狎之」,朋友都樂於和他相處,樂於和他交往。

吟詠到天亮

義熙三年(407),顧愷之做了散騎常侍。一天晚上,在自家院子里,看著明月當空,詩興大發,於是便高聲吟起詩來,他的鄰居謝瞻與他同朝為官,聽到他的吟詠,就隔著牆讚美他幾句。顧愷之一時興奮,一首接一首,一句接一句,沒完沒了地吟起來。謝瞻隔著牆陪著折騰了一會兒感到累了,就找了一個下人代替他和隔牆的顧愷之繼續折騰。人換了,調變了,顧愷之不知有變,就這樣,一直吟詠到天亮才罷休。

倒吃甘蔗 漸入佳境

《世說新語》記載顧愷之吃甘蔗的事。有一天,顧愷之跟著桓溫去江陵,當地的官員來拜見桓溫,帶來了當地特產甘蔗。桓溫見了十分開心,要大家都嘗一嘗。當大家開始吃甘蔗時,唯獨只有顧愷之一人出神地望著江面,沒有拿甘蔗吃。桓溫見他出神,就故意挑了一個很長的甘蔗,把甘蔗尖頭給了顧愷之,顧愷之也沒注意,拿起來就啃。桓溫看到顧愷之一付心不在焉的樣子,笑著說:「甘蔗甜嗎?」這時,顧愷之才回過神來,舉起甘蔗,說:「吃甘蔗可是有很大的講究的。」大夥問:「怎麼個講究法?」顧愷之說:「如果一開始就吃甜的部分,會越吃越不甜。而我從尖子開始吃起,到最後越來越甜,這就叫做『漸入佳境』。」顧愷之倒吃甘蔗節節甜,蘊含了深厚的生活哲理,不能不說是人生的大智慧。

母親的畫像

據說,顧愷之的母親在生下他之後就去世了,因此顧愷之從來沒見過母親。當顧愷之四五歲的時候,開始察覺到別人都有母親,為什麼自己卻沒有,他傷心地問父親,父親只是含糊其詞地顧左右而言他。

從那天以後,顧愷之便經常在門口呆坐等母親回來,後來,父親不忍心再欺騙兒子,便將實情告訴他。顧愷之心中難過,就常常要爸爸跟他講母親的樣子,他仔細地問了母親的長相、五官、身材,包括她常穿的衣裳布料及顏色。有一天,他突然有了一個想法,要把母親的模樣畫出來。

顧愷之憑藉父親的描述,一次又一次地給母親畫像。每次畫好之後,他都會去問父親,畫得像不像,父親總是露出遺憾的表情。顧愷之不氣餒,仍然畫筆不輟,他一定要將母親的樣子分毫不差地畫下來。因此他又花了很長的時間一次次去畫母親的畫像。終於……最後一次,他看見父親兩眼放光,拿著母親的畫像捨不得放下,說:「像,像極了」,他才滿意地停筆。

小名「虎頭」

顧愷之有個外號叫「虎頭」,也有稱他「虎頭將軍、顧虎頭」的。這裡邊有個神奇的故事。據說從前江南的湖邊經常有許多老虎出沒。有一天,顧愷之正在江邊準備畫一幅巨作《洛神圖》,洛神是個水神,經常來去江河湖泊之間,顧愷之因而天天到湖邊來作畫。有一天,當太陽下山,天際水面都是五彩繽紛的彩霞,顧愷之正要收拾畫具準備回家時,突然水面上湧起陣陣漣漪,一位美麗動人的女子帶著微笑站在水面上。

她看了顧愷之一眼,轉身就要走入彩霞之中,顧愷之連忙展開畫具,開始作畫。畫著畫著,畫筆卻禿了,他一心只想捕捉這動人的畫面,隨手一摸,卻摸到了一個毛茸茸的東西,顧愷之伸手一拔,抓到的卻是一把毛質鋒挺,軟硬適中的金黃色的毛。顧愷之從衣衫中抽出一段線頭,將這撮毛紮成一個筆頭,用手指捏著,就又開始作畫了。顧愷之專心地作畫,不知不覺又把筆畫禿了,他再次隨手一抓,又是一撮黃毛,紮成筆頭繼續作畫,直到天色暗了,才不得已回家。

第二天,他又到原來的地方,只見湖邊多了一塊模樣似老虎蹲著的黃石,他也不在意,一屁股坐了上去就開始畫了起來。就這樣,每天湖邊都多了一塊黃石,等到顧愷之畫完時,湖邊也蹲滿了老虎般的黃石,奇怪的是,原來湖邊常見的老虎卻也快沒了。當地人經常看顧愷之作畫時,旁邊總有幾隻老虎乖乖地蹲在一旁,而每天畫完時,地上滿是金黃色的虎毛,大家都說顧愷之是老虎的頭頭,因此「虎頭」這個綽號就這樣傳開來了。(摘自 藝林書畫趣譚)

為神像點睛 募款一百萬兩

據說,顧愷之二十歲那年,京城要擴建一座大寺廟,請地方士紳捐錢。當時,一般最多都只捐個五千、一萬兩,沒想到顧愷之卻大筆一揮,捐了一百萬兩。很多人覺得顧愷之一定是在開玩笑,顧愷之也不在意,只是默默在寺廟內的牆上畫了一幅女神像,但卻沒有畫上眼睛,他交代寺內的住持說:「五天後我要為女神像點睛,想要看的人必須認捐一萬兩。」

到了那天,果然許多達官貴人都前來看顧愷之點睛。只見顧愷之輕輕揮筆一點,女神像立刻發出動人的靈光,所有來觀看點睛的人見此光景,紛紛跪拜在地,一下子就認捐了一百多萬兩,對於顧愷之的點睛功力,無不佩服得五體投地。(晉書.顧愷之本傳)

從此,顧愷之畫人像的技術,尤其是「點睛」的功夫就出名了。

傳說顧愷之到了年老的時候,畫人像就不再點睛了,人家問他為什麼時,他總會說:「不能點!不能點!這人像要一點睛,馬上就會動起來開口說話了!」(摘自 藝林書畫趣譚)

來源:鄭行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術世界 的精彩文章:

歲寒三友松竹梅,四季常青不老翁
石壺的花鳥,真有味兒!

TAG:美術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