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來看!奔向全球科創中心的上海正打造出這些「硬核」
太酷了!
在張江科學城展廳內,來訪者被「鸚鵡螺」形狀的大科學裝置「上海光源」釋放的「能量」震撼了!其中的超強超短激光裝置「能把十個太陽的能量聚集於一根頭髮絲」,硬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裝置「能還原宇宙大爆炸場景」。憑藉「超能力」,「上海光源」開啟了一扇通往微觀世界的窗。2016年,科研人員利用「上海光源」解開了埃博拉病毒入侵的密碼;而對眼下正蓬勃興起的納米科學、微加工等前沿技術,上海光源成像站可提供的靜態解析度已達0.8微米。
在「最強光」旁邊,「中國芯」正在崛起。「華虹集團旗下華力二期12英寸集成電路生產線,去年正式建成投片,是國內已投產生產線中最先進的一條。」華虹集團戰略投資部部長陳宇峻指著一座工廠模型說,未來12英寸集成電路晶元的月產能將逐步爬坡到4萬片,最終具備14納米三維工藝的高性能晶元生產能力,基本上滿足國內中高端晶元需求。
經過20多年建設,張江科學城已然成為上海科技創新的重要窗口。一個個「硬核」,更是上海奔向全球科創中心的一個縮影。
2018年,上海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佔全市GDP比例達4%;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從2011年的13.3件提升至現在的47.5件。隨之而來的,是高水平創新成果加速湧現:2018年中國科學十大進展中,上海「基於體細胞核移植技術成功克隆出獼猴」與「創建出首例人造單染色體真核細胞」入選,分列前兩位。阿爾茨海默症的世界級新葯「甘露寡糖二酸(GV-971)」等一批重要原創成果,令世人矚目。
創新既要有「高度」,也要有「濃度」。
在建設全球科創中心過程中,上海既有大科學設施、計劃,也有像「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樣開放包容的創新創業生態,培養出大量「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創新企業。
如今的上海,正成為「雙創」活力迸發的熱土。各類眾創空間孵化器已超過600家,覆蓋38萬多科技類創業者。同時,在厚植科技創新人才優勢上,不斷夯實「厚度」;在挖掘優勢集聚資源要素上,不斷跑出新「速度」。
在雙創領域有著「國賽」美譽的「創業在上海」國際創新創業大賽中,上海企業數量連續五年居全國首位。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的王翌博士深有感觸,上海有完整的創業生態,可以滿足不同創業階段需求。他創立的「英語流利說」2013年落地復旦科技園,如今旗艦產品「英語流利說」APP用戶已超過一億。
與王翌一樣,傅利葉智能科技創始人顧捷,也在上海這座「雙創」樂園中,用技術實現自身價值,改變著這個世界,其自主研發的輔助康復的「外骨骼機器人」,打破了一台售價數百萬的「奢侈品」定位,擺脫國內行業對進口的依賴,同時已出口20多個國家。
創新是全球城市的重要特徵,也是上海城市發展的不竭動力。上海正在創新的征途上越走越遠、越走越穩。
※坐著也能放療!市質子重離子醫院自主研發「旋轉治療椅」開展全球首例坐姿碳離子治療
※「綠化大篷車」開進商務園,上海這個特色小鎮上演了一場園藝時裝秀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