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備死後,諸葛亮為何不東征為他復仇,反而恢復吳蜀聯盟

劉備死後,諸葛亮為何不東征為他復仇,反而恢復吳蜀聯盟

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同年,不顧趙雲等重臣勸陰,打著為關羽復仇的名義,選擇了東征。可惜,他稱帝之後的第一戰並不順利——江東陸遜設計,火燒連營七百里,殺得劉備元氣大傷。隨劉備出征的文臣武將,也或死或降,損失慘重。更悲催的是,此敗之後,劉備未能回到成都,而是病逝在了吳蜀邊境線附近的永安。如此看來,吳蜀兩國好像結下了大梁子,本該不死不休。

劉備死後,諸葛亮為何不東征為他復仇,反而恢復吳蜀聯盟

可令人意外的是,劉備去世,諸葛亮作為託孤重臣,總攬朝政之後,不僅沒有為劉備復仇,反而主動向孫權示好,重新恢復了吳蜀聯盟。諸葛亮為什麼要這麼做呢?是因為他太慫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如果諸葛亮慫,他肯定會教導劉禪,做一個守成之君,不可能五度北伐,暗懷吞魏之志。那麼,他這麼做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一、內憂外患,不得已而為之

劉備死後,諸葛亮為何不東征為他復仇,反而恢復吳蜀聯盟

諸葛亮和劉備,是一對模範君臣,私交非常好,為了完成劉備一統江山的遺願,諸葛亮都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與江東之間的過節,肯定不會隨隨便便就翻篇。可是,當時劉備新敗,損失了大量的兵力和人才,南蠻蠢蠢欲動,隔三差五的搞事情,蜀漢內部還沒有完全安定。這種情況下,如果諸葛亮貿然出兵,為劉備復仇,除了重蹈夷陵之戰的覆轍,不會有其他結果,甚至有可能遭到江東和曹魏的同時進擊,腹背受敵,從而走向滅亡,這是諸葛亮無論如何,都不想嘗試的。

二、避免唇亡齒寒

劉備死後,諸葛亮為何不東征為他復仇,反而恢復吳蜀聯盟

就算諸葛亮握有足夠的力量東征,而且沒有後顧之憂,他優先選擇的目標,也不會是東吳。因為當時曹魏才是最大的勢力,一旦東吳和蜀漢,有一方先滅亡,另一方便會陷入亡國的危機。所以,與江東之間的新仇舊恨,諸葛亮不是不想清算,但是在滅魏之前,他不會動手。這一點從鄧芝出使東吳時,孫權說滅魏之後,吳蜀平分天下,鄧芝卻堅持說,到時候雙方各憑本事,便可以看出諸葛亮的想法。

三、諸葛亮不喜變通

劉備死後,諸葛亮為何不東征為他復仇,反而恢復吳蜀聯盟

另外,諸葛亮本身最擅長的是政事,而非軍事,而且在戰略方面,他少有變通,喜歡一條路走到黑。這一點從他出山時,確立了隆中對,輔佐劉備十餘年,幾乎沒有任何調整,甚至荊州淪陷之後,不阻止劉備伐吳,試圖奪回荊州,將計劃拉回正軌;以及他北伐之時,制定了策略,魏延提出可行性不低的子午谷奇謀,他直接拒絕,一直不斷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北伐,不斷的碰壁,便可以看出。

另外,他為了避免變數,先後設計除掉了劉封和魏延,同樣說明了他的這一特點。因此,既然最開始的時候,他便確立了聯吳抗曹的想法,那麼在荊州無法奪回的情況下,他積極修復與東吳之間的關係,恢復吳蜀聯盟,也在情理之中。

通篇分析之後,我們不難得知,劉備病逝永安後,諸葛亮沒有出兵東吳,為劉備復仇,反而修復吳蜀關係,並非因為他慫,而是出於多方面的考慮。當然了,這也與劉備屬於戰後病逝,並非被江東擒殺,有著很大的關係。如果直接死於江東之手,雙方定然不死不休了。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志》《三國志集注》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圖說三國 的精彩文章:

此女在《如懿傳》從未登場,卻比所有女人更早獲得乾隆的愛
關羽自視甚高,看不起馬超,為何被龐德戰平後,沒有惱羞成怒

TAG:圖說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