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腹瀉、腹脹、腹痛、便秘、嘔吐,寶寶腸胃5大癥狀,如何緩解?

腹瀉、腹脹、腹痛、便秘、嘔吐,寶寶腸胃5大癥狀,如何緩解?

寶寶為什麼會腹脹、腹痛、腹瀉、便秘、嘔吐?分別可以如何緩解?如何做好腸胃保健?寶寶腸胃狀況多,爸媽別擔心,聽聽醫生怎麼說。

寶寶常見腸胃不適癥狀

腹脹

寶寶腹脹的可能原因如下:

在喝奶的過程中,吸入較多空氣(母乳與奶瓶皆有可能吸入空氣),導致腹脹。

配方奶或母乳皆有可能會發酵、產氣,有可能使寶寶的肚子脹氣。

在輔食中,吃下較多容易產氣的食物,例如:地瓜、豆類等,也有可能會脹氣。

腹瀉、腹脹、腹痛、便秘、嘔吐,寶寶腸胃5大癥狀,如何緩解?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如何知道寶寶腹脹不適?

許多爸媽誤以為「如果寶寶的肚子鼓鼓、圓圓的,吃完肚子比較大,這就是腹脹」,但即使寶寶的肚子圓圓鼓鼓的,卻吃得好、睡得好,沒有特殊不適癥狀、成長狀況也正常,其實不是真正的腹脹;真正有問題的腹脹,是拒食、體重成長狀況不佳(偏離生長應有曲線)、或是吃完後因腹脹而感到不舒服(寶寶可能會哭鬧),或是甚至有嘔吐癥狀。

緩解方式

改善餵養方式,比方:母乳餵養時確定含乳姿勢正確、瓶喂時選擇孔洞大小合適的奶瓶(喝奶的過程不會嗆到、喝奶順利)。

不要等寶寶太餓時才餵奶,如果太餓可能會喝太急而吸入過多空氣。

瓶喂喝完奶要拍嗝。1歲內如果脹氣比較嚴重,一餐可分成3次餵奶,喂一些就先暫停來拍嗝(1歲以後大多不需要再拍嗝)。

可觀察食物對寶寶的影響並做紀錄,如果寶寶吃了特定食物會腹脹不適,可嘗試三次(每次間隔大約3~7天),如果試了三次都一樣會腹脹不適,建議以後少吃此類食物。

腹痛

腹痛可分為病態性腹痛與非病態性腹痛:

病態性腹痛:例如:腸套疊;或是細菌、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腸胃炎等,腸胃炎的癥狀如腹痛、嘔吐、腹瀉或甚至解血便。病態性腹痛應儘早就醫。

非病態性腹痛:如果醫生檢查排除了病態性腹痛,就會懷疑可能是非病態性腹痛,例如:腸絞痛。腸絞痛常發生於大約出生3個月內,目前原因不明,推測可能與對食物過敏或腸胃功能不成熟有關,多數寶寶3個月以後會逐漸緩解腸絞痛所引起的腹痛癥狀,少數寶寶可能要6個月左右才會緩解,極少數要到大約9個月才緩解。腸絞痛表現癥狀為嚴重哭鬧,1星期有3天以上哭鬧超過3小時,哭鬧時間超過3星期(但也可能因人而異),哭鬧時難以安撫,大多不會合併嘔吐或腹瀉,飲食與成長狀況皆正常。

緩解方式

如果是例如嬰兒腸絞痛等非病態性腹痛,大多比較沒有有效的緩解方式,不過隨著年齡增長會自行改善。

喂母乳的寶寶較少腸絞痛現象,但如果仍有腸絞痛現象,喂母乳的媽媽可以嘗試少吃易致敏食物試試看,例如:帶殼海鮮、奇異果、草莓、芒果等,試試看少吃以後,寶寶是否較少不適哭鬧,再來決定是否繼續少吃;另外有人說可以用吹風機等白噪音來安撫哭鬧的寶寶,雖然可以嘗試但不一定有效,而且要注意不要太靠近寶寶的耳邊,以免音量太大可能會影響聽力;如果是病態性腹痛(因疾病而引起的腹痛),則必須就醫請醫生鑒別診斷找原因與給予適切治療,例如:腸套疊可能要在腸道中灌空氣、水或鋇劑進行複位。

腹瀉

喝母乳的寶寶如果大便稀稀的、但沒有其他不適癥狀,飲食與生長狀況正常,即使大便稀稀的也不算是腹瀉(母乳寶寶很少乳糖不耐,即使生病也可繼續喂母乳);如果寶寶喝配方奶,大便理論上會比母乳成形。如果大便仍不成形、水水的、臭臭的,甚至帶血絲,大多就是腹瀉。

腹瀉的定義是指如果比平常突然增加很多次解便(自己跟自己比),或是糞便性狀與平常不同,比方像是蛋花湯灑在尿布上般。喝母乳的寶寶有可能一天解多次便或幾天才解一次便,都不一定算腹瀉,還是要與自己平常相較比較准。

緩解方式

腹瀉有分為急性與慢性(2周以下為急性腹瀉;2周以上為慢性腹瀉):

急性腹瀉:大多是因為食物不潔或病毒感染等所引起。當寶寶腹瀉時,醫生會鑒別診斷寶寶腹瀉的原因,如果是急性腹瀉通常會先給予支持性治療。洗手是預防腹瀉最好的方式、環境保持清潔,並可考慮讓寶寶接種輪狀病毒疫苗。此外,益生菌於急性腹瀉時使用可暫時減緩癥狀,建議與醫生討論是否給予。

慢性腹瀉:可能是對牛奶蛋白過敏或乳糖不耐所引起。有些人對牛奶蛋白過敏,喝牛奶後可能會造成紅疹與腹瀉;至於乳糖不耐則比對牛奶蛋白過敏少發生,是指有些人對配方奶或母乳中的乳糖不易代謝,造成腹瀉的現象,但大多不會起疹子。如果腹瀉超過2周、也沒其他生病癥狀,醫生可能會建議先讓寶寶喝母乳,或改喝部分水解蛋白配方或低乳糖配方試試看。但是腹瀉時不建議把配方奶泡淡,以免營養不夠。另外,寶寶腹瀉時,建議補充電解質液以防脫水,而且最新的研究建議是不用特別禁食,也不用吃特別清淡(比方只吃白粥),以免營養不夠。如果仍想禁食,最多不宜超過4~6小時,但如果可以儘早吃就儘早吃,不用刻意禁食。

腹瀉、腹脹、腹痛、便秘、嘔吐,寶寶腸胃5大癥狀,如何緩解?

乳糖不耐,可以試著這樣做做看

如果寶寶乳糖不耐,可能容易脹氣、腹瀉、哭鬧,可嘗試降低乳糖的含量到原來的1/3,例如:正常配方奶粉1份+無乳糖奶粉2份(比例1:2)混合一起泡,或是可考慮換不同品牌的配方奶試試看。此外,混合餵養、母乳者不用因此而改成喝配方奶。乳糖不耐大多是生病感染造成的短期現象,少數才是天生乳糖不耐。

便秘

自己與自己平時相比,解便次數變少,且性狀太硬(像羊大便般,既小顆又質地硬),寶寶解便時很用力,可能生氣、哭鬧或不安,甚至肛裂,通常就是便秘。最常見的原因為功能性問題(腸胃蠕動慢或消化分解吸收不佳),但務必要先排除巨結腸症或先天代謝性疾病等,不過結構上的疾病大多在新生兒時期會發現。寶寶如果便秘超過1周以上,建議就醫,醫生大多會藉由肛門指診來初步排除器官問題。

緩解方式

如果便秘,最好喂母乳,母乳較好消化;如果不能喂母乳,假如便秘2周以上,可考慮換不同品牌的配方奶試試看。但同一品牌至少要試兩周以上,不要天天換新品牌,太頻繁換奶也容易引起腸胃不適。另外,當寶寶開始吃輔食以後,如果便秘,可吃火龍果、綠色蔬菜等促進排便,並可考慮補充少量水分(如果沒有便秘就不用喝水,只靠母乳或配方奶或輔食食物中所含的水分即可)。此外,即使寶寶便秘,6個月以下也不建議使用灌腸來通腸;如果便秘嚴重,醫生有可能會暫時替6個月以上的寶寶在醫院灌腸,但只是短期過渡做法,治標不治本,也不建議爸媽自行替寶寶灌腸,以免腸道受傷。

嘔吐

(1)生病感染或腦部問題等

嘔吐如果合併腹瀉一起發生,大多為感染疾病所致,建議就醫鑒別診斷。如果吃完才吐,通常與腸胃問題有關;如果是與飲食無關的嘔吐、不吃也吐,也有可能因腦震蕩、腦部外傷或腦膜炎所引起。

緩解方式

應先就醫找原因並排除嚴重疾病的可能。與腹瀉一樣,建議正常進食,以免營養不足,建議不要超過4~6小時不吃,能儘早回復正常飲食最好。可考慮補充電解質液以防脫水。

(2)溢吐奶

許多寶寶都會溢吐奶,甚至可能從鼻孔流出,大多因腸胃尚未成熟,胃食道逆流所致;或是食道括約肌發育尚未成熟、賁門較松所致,3個月以下很常見;3~6個月逐漸減少;6個月以上則較少溢吐奶。

那麼何時要就醫呢?如果溢吐奶越吐越多、或是體重下降、或是厭食,或是吐出的奶為紅色(可能腸胃出血)或黃綠色(含膽汁的胃液),則應就醫檢查原因。

另外,如果只有1、2次吐較多奶,可繼續觀察;但如果較常吐較多奶,則建議就醫。如果是肥厚性幽門狹窄,癥狀為經常噴射狀吐奶,甚至可能每天都噴射狀吐奶、且越來越瘦,這種情況則必須及早就醫。

緩解方式

溢吐奶如果較嚴重,預防方式為分次餵奶以減少吞入太多空氣,先喝1/3的奶,然後等拍完嗝再喂,等於一餐奶拍3次嗝,但如果這樣做後仍餐餐溢吐較多奶,醫生可能會考慮使用藥物。另外,如果寶寶較易溢吐奶,即使已經打嗝後,也不要讓寶寶直接平躺,最好先讓寶寶維持較直立的姿勢,例如:大人坐在可靠背的椅子上,抱寶寶大約15分鐘左右後,再將寶寶放到床上睡覺。如果嬰兒床床板可以抬高,可考慮將床板頭部的地方抬高30度(但不是用較高的枕頭將頭墊高,這樣做會增加窒息的風險);或是可以讓寶寶朝右側躺,比較不容易溢奶(即使溢奶,也比較不會被嗆到),但側躺要小心避免讓寶寶變成趴睡的姿勢。此外,如果擔心溢吐奶問題,建議喝完奶1小時以後再仰躺。

生活中如何做好腸胃保健

產前1~3個月可考慮吃益生菌,產後可多喂母乳(即使產前沒吃益生菌,產後也建議多喂母乳,母乳抗體可促進腸胃健康)。

如果寶寶喝的是配方奶,可考慮補充益生菌,但建議先詢問醫生的意見。

不要聽信偏方亂吃補品,如果想吃補品或營養補充品,可先詢問醫生。

不用吃十倍粥,十倍粥比較缺乏營養。

輔食盡量多樣化、均衡飲食。

喝奶後要拍嗝,以排出多餘空氣,以降低嘔吐、脹氣、溢吐奶的機率;但如果有少數寶寶即使不打嗝、也不會溢吐奶,飲食與成長狀況皆好,其實也並非每餐非得拍嗝不可。

寶寶喝完奶以後,先不要讓寶寶有太大的動作(比方立刻換尿布,躺下來腳舉起等),以免增加腹壓,較易溢吐奶。可以稍微休息一下後再換尿布;如果必須立刻換尿布,建議動作放慢、放輕柔。

大骨湯的營養不足,卻含有較多油脂與可能有重金屬,不需要讓寶寶喝大骨湯。

腹瀉、腹脹、腹痛、便秘、嘔吐,寶寶腸胃5大癥狀,如何緩解?

建議:

喂母乳優於配方奶,如果可以,建議喂母乳;如果要喝配方奶,建議以大廠為主。

如果要餵食鮮奶、蜂蜜等,必須等1歲以上再吃。

如果寶寶的糞便中排出完整的食物,下次仍可繼續吃這種食物,只是要剪較小塊試試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鴿子醫生育兒 的精彩文章:

單親媽求親子相處,崩潰父嗆:他X的就是不想看到你!
必看!2大原因影響新生兒頭型,顧好頭型,只要學會這一招!

TAG:鴿子醫生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