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前妻張幼儀想再婚,寫信徵詢兒子意見,兒子的回答讓人感動
張幼儀,1900年出生於江蘇寶山的一個名門世家。她家世顯赫,祖父為清朝知縣,父親則是上海寶山縣巨富。大哥張君勵是勵志社首腦之一,政界風雲人物,《中華民國憲法》的主要起草人之一,被稱為「民國憲法之父」。二哥張嘉森在日本留學時與梁啟超結為摯友,回國後擔任《時事新報》總編,還是段祺瑞內閣國際政務評議會書記長和馮國璋總統府秘書長。四哥張嘉璈二十八歲即出任中國銀行上海分行副經理,是上海金融界的實力派。出生在這樣的家庭,她絕對是名門閨秀。
1912年,她進入江蘇省立第二女子師範學校讀書,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三年後,十五歲的她並不知道由四哥張嘉璈幫她找好夫家。原來,張嘉璈在擔任浙江都督秘書的時候,到杭州府中學堂視察,對其中一個學生的作文印象極為深刻。這篇文章題為《論小說與社會之關係》,將梁啟超的文筆模仿得惟妙惟肖。這學生就是徐志摩,四哥見才欣喜,當天晚上就寄了封署本名張嘉璈的介紹信給徐家的當家,提議徐志摩與張幼儀成親。信寄出去沒多久,徐志摩的父親就親自回了封短箋:我徐申如有幸以張嘉璈之妹為媳,同意了這門親事。
所以張幼儀在自傳里說,其實自己並不像徐志摩說的是「土包子」。張幼儀說:「我身材不錯,還有一雙大眼睛,也是被人誇大的。」然而,徐志摩對此婚姻的態度:「媒妁之命,受之於父母」心中已有幾分抵觸,1918年長子徐積鍇出生不久,徐志摩撇下嬌妻幼子出國留學。1920年冬,張幼儀孤身赴歐與徐志摩團聚。此後,就在張幼儀眼皮底下,徐志摩與林徽因陷入熱戀。
1922年2月,張幼儀在柏林生下次子彼得。3月份,徐志摩帶著離婚協議書出現,二人正式離婚。1925年3月彼得病逝,張幼儀經歷了失夫喪子之痛後,回國了。先在東吳大學教德語,後來在四哥張嘉璈(銀行家、實業家,曾出任國府高官)的支持下出任上海女子商業銀行副總裁。與此同時,八弟張禹九等人在靜安寺路開了一家雲裳服裝公司,張幼儀又出任該公司總經理。(下圖是話劇劇照:中間為張幼儀)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遭遇空難喪生,張幼儀還為之料理後事。1949年,張幼儀定居香港。1953年,與香港醫生蘇紀之結婚。婚前,她寫信到美國徵求徐積鍇的意見:「母擬出嫁,兒意云何?」理由很簡單:「因為我是個寡婦,理應聽我兒子的話。」徐積鍇是土木工程師,他的回信情真意切,令人動容:
「母孀居守節,逾三十年,生我撫我,鞠我育我,劬勞之恩,昊天罔極。母職已盡,母心宜慰,誰慰母氏?誰伴母氏?母如得人,兒請父事。」
徐積鍇幼兒之時,因父母都去國外留學,他由奶奶照顧。後來母親回國,他就由張幼儀單親帶大。父親徐志摩去世之時,他是才讀中學的少年。中學畢業後,為便謀生,遂入交通大學念土木工程。1947年徐積鍇赴美,在哥倫比亞大學和紐約科技大學攻讀經濟和土木工程,先為土木工程師,後從商,但他學有所長,定居美國,育有一子三女,也是成功人士。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對長輩的理解寬容、善解人意,被傳為佳話,為世人所稱道——他不僅理解感恩母親,還能理解父親的風流多情。
他目睹父親諸好友多享盡天年,備嘗天倫之樂,個人感情生活也不像父親那樣歷經磨難,以致釀成慘劇,感慨萬端。徐積鍇曾經說,父親幾個老朋友都有女人緣,都有女朋友。他跟胡適一起吃飯,還見胡適帶了美國女友來。他慨嘆道:「父親如果不死,活到八九十歲,相信還會有女人要他的」,「很多女人傾慕父親的文采」。能這樣善待體味亡父個人的感情世界,在人子之中能有幾人呢?
※開國大將軍粟裕和夫人、子女後代
※中國最後一位「太子」袁克定晚年窮困潦倒——撿菜幫子,蒸窩窩頭
TAG:謝流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