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17歲男孩跳橋輕生:壞的情緒,會殺人!

17歲男孩跳橋輕生:壞的情緒,會殺人!

最有格調的心學微刊

作者:麥子

來源:麥子的麥田

01

前幾日,上海蘆浦大橋發生一起令人駭聞的跳橋慘案。

晚上10點左右,一輛白色轎車在上海盧浦大橋上緊急停車,駕駛座后座的男子突然拉開車門跑下車,迅速衝到橋邊跳下,從駕駛室出來的女子緊跟其後,眼睜睜看著其輕生,試圖阻止,卻沒能如願救下。

她先向墜橋者方向張望一會兒,然後無助跪地,多次拍打地面痛哭。

隨後,被證實,跳橋者是一名17歲男生,系某職業學校二年級學生。視頻中的女子系其母親,跳橋前,該男生曾因故與其母親發生口角。120到場後確認,男孩已無生命體征。

什麼樣的矛盾,什麼樣的話語,什麼樣的語氣,能讓一個17歲的男孩當場失控到非要自殺?!留下人至中年的母親承受喪子之痛。

有時,你不得不承認,壞的情緒,會殺人,雖然它拿的是一把無形的刀,但刀刀見血,招招致命。

02

此新聞一出,立刻引發社會熱議,甚至一躍成為位居知乎最熱的話題。

當然,有人同情母親,認為現在的孩子太脆弱,都是獨生子女政策鬧的;也有人同情孩子,認為母親的教育方式有問題。

其中,點贊最高的一篇,以切膚之痛寫到了曾經類似的童年經歷。

作者上中學時,從蘇北轉學到南京。剛去時,由於人生地不熟,加上小縣城的習慣、鄉音和衣著打扮跟當地都不同,所以常常被同學當做笑料。

有兩次,分別因為穿的鞋子和褲子被同學當眾惡意嘲笑,甚至羞辱,他忍無可忍衝上去一頓拳腳,第一次踢折了同學的胳膊,第二次讓同學的嘴角縫了七針。

第一次知道他打架時,他的母親態度不錯,帶著他去賠禮道歉,還耐心教育他,「以後不要跟同學打架」;但是第二次,他的母親就翻臉了,罵他,「還有臉吃飯,除了打架還會幹什麼?」隨後,更是怒氣沖沖地脫口而出「我們家沒有你吃的飯了,你滾」。

當天晚上,作者真的偷偷收拾了東西,但第二天早上,母親彷彿忘記了讓他「滾」的事兒,早起給他做了早飯,讓他打消了離家出走的念頭,佯裝無事地上學去了。

最後,作者稱,如果沒有那頓早餐,恐怕他也會跟那個孩子一樣,走上不歸路。因為,真心覺得自己被嫌棄了。

家長容易憑經驗自以為是,從來不會設身處地地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常常口不擇言,出口傷人。

都以為是現在孩子太脆弱了,其實是父母太武斷了,且不懂得控制情緒,這才會一次次傷害孩子,讓每次小事件逐步演變成大事故。

03

小製作電影《狗十三》,反映的就是家庭的粗暴式教育。

天才少女李玩父母離異,父親另娶,她明明喜歡物理,卻被父親逼著選了英語興趣班。

她和年邁的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平時沉默寡言,不愛跟他們交流。

父親再婚生子,怕女兒不高興,一直沒敢說。為了取悅女兒,特意買了一隻狗送給她。

剛開始,李玩並不當回事,當真正喜歡上它後,給它起名「愛因斯坦」,寄託了她所有的感情,遛狗,幫它做飯,讓它上床睡覺,彷彿一個親密知己。

但,愛因斯塔被爺爺在遛狗時給弄丟了。

從未有過生死離別的李玩,不顧一切瘋了一樣找狗,最後被暴躁的父親用武力制服,開始變乖,此後更是收藏起了所有的真性情。

甚至當家裡又買了條狗來冒充愛因斯坦,李玩稍作反抗便也認了。因為,她早看透了,大人的世界,容不得孩子插嘴,否則,就是不聽話不懂事。

有人說,《狗十三》真實得近乎殘忍,它真切地反映了無數家庭的教育現狀,讓很多觀影的人看後唏噓不止。

在很多家庭,父母管你不聽,就是不孝;你要再敢犟嘴,無異於罪加一等,自尋死路。

所以,當初被管教的那幫孩子長大了,卻在無形中變成了跟父母一樣的人,教育方式簡單,態度粗暴,永遠相信自己的判斷,相信別人的說辭,卻固執地不肯聽聽孩子內心的聲音。

而我們,誰不是這樣一天天長大?!嘴上恨著壞情緒,但長大後卻又任由自己的壞情緒出來傷人。

04

曾有個非常懂教育的讀者,曾跟我交流過相關的問題。

他平時一直在市區忙工作,兒子跟著爺爺奶奶在家裡上學。

有次,他回家後,母親偷偷跟他說:你別打孩子啊,我得告訴你,他偷了我300塊錢花了。

當時,他很生氣,覺得這是涉及人品的大事兒,必須暴揍一頓才能記住。等孩子回來,稍微冷靜的他強壓怒火:說說,你為啥偷錢,那錢都幹啥花了?

兒子卻若無其事,回答得理直氣壯:您說說,我上下學都是同學買水喝,我總不能一直喝人家的吧?

他仍舊冷著臉:你說的對,你也應該買!但你花你自己的錢啊,為啥要偷錢?

兒子委屈地說:您常年在市裡忙,我媽不給我錢,我不偷咋辦?

一句話說得他鼻子一酸,眼淚差點掉下來,是自己不對,關心兒子少,而且沒教會孩子理財。

他坦誠地跟兒子道歉:是爸爸的錯,以後你有啥事就跟爸要錢,該花的咱都花。

這之後,除了必須的錢,他都會給兒子一些零花錢,以備不時之需,畢竟,現在的時代和孩子都跟過去不一樣了。

自從這事出了後,兒子再也沒有偷過錢。現在已經大學畢業,月薪超過五萬,且各方面都做得非常棒。

有時,家長看到的往往是表面,如果能控制住情緒,靜下心來好好跟孩子溝通,世界上沒有搞不好的親子關係。

05

關於這件事,知乎點贊最高的文章作者分析得很透徹。

過去,我們雖然都被父母責罵,但因為沒有傳播快速的網路,都不知道遇到這種情況怎麼樣,所以便保守膽小。而如今網路發達,媒體對孩子自殺事件的報道繁多,才讓一些孩子們意識到,原來還有以死抗爭這一說。

而且,因為過去兄妹幾個,一個有意外,還有幾個,所以父母顯得有些不在乎。如今,獨生子女多,一個孩子沒了,父母就真的成了失獨老人。

當年的我們,真的很慫。即使被冤枉被欺負,誰也不敢跟父母說,唯恐再招致一頓打罵。當然,他們也通常不認為你是冤枉的,他們只相信他們願意相信的。

現在想來,怎麼有那麼多害怕啊?!害怕不讓吃飯,害怕不讓上學,害怕父母生氣,害怕挨罵挨打,或許是因為父母的權威很大,自己又過於幼小無力。

時代在進步,社會在變化,為人父母也要勇於從過去的教育模式里跳出來,學會管理情緒,不要成為你曾經最不喜歡的那種父母。

遇事,一定要先整理情緒,再去處理事情。千萬不要帶著情緒處理,這樣不僅於事無補,還有可能傷害親子關係和孩子感情。

愛孩子,先從控制情緒做起。

麥子簡介

麥子,用心寫字,以文修行。作品散見於《婚姻與家庭》《博愛》《做人與處事》《家庭百事通》《愛你》《家人》《新青年》等報刊雜誌,文章多次被《人民日報夜讀》《洞見》《十點讀書》等知名公號轉載,所著《所謂絕境,不過是逼你走正確的路》已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微信公眾號:麥子的麥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陽明心學 的精彩文章:

王陽明:擔當,是美好人性的升華
「人養壺三年,壺養人一生」,喝茶人必看!

TAG:王陽明心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