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胃酸、胃脹、消化不良3個月,一查竟然是胃癌!

胃酸、胃脹、消化不良3個月,一查竟然是胃癌!

王先生今年55歲,3個月前胃部不適,到醫院做了檢查,結果顯示為胃上部潰瘍,醫生建議王先生做胃鏡進一步確診,王先生覺得偶爾胃痛,也不是什麼大問題,便自行買葯回家服用。 三個月後,病情加劇,王先生才到醫院做了胃鏡, 檢查結果提示為胃癌。

胃酸、胃脹、消化不良3個月,一查竟然是胃癌!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怎麼會這樣?

來聽一聽

河南省腫瘤醫院中西醫結合腫瘤科一病區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高啟龍博士

怎麼說


胃癌的主要病因

上腹不適、隱痛、食後飽脹感、食欲不振、乏力……很多人會覺得自己是消化不良、胃炎或者消化性潰瘍,自行去藥店購買健胃消食或制酸類藥物解決問題。但其實這些很可能是胃癌的早期癥狀,因為胃癌有時可以跟其他的胃病癥狀 相混合。

胃癌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我國每年胃癌的死亡人數居世界首位。胃癌的發病率隨年齡的增加而顯著升高,但這並不意味著胃癌離年輕人很遙遠。從臨床情況來看,胃癌正在逼近30歲以下的年輕人。 很多人以為胃癌是一種老年疾病,然而隨著現代化都市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年輕人患上胃癌的幾率越來越大。

調查數據顯示,年輕人胃癌漏診、誤診率高達 27% 。老高 認為 ,除了遺傳、曾經的慢性胃部良性疾患、腌熏飲食、煙塵環境等有關因素外,年輕人由於睡眠不足、飲食無規律、工作壓力大,更易掩蓋胃癌真相,因此一旦出現消化道癥狀,更應積極就醫。

目前,一般認為胃癌是多因素參與、多步驟演變的複雜病理過程,胃癌的主要病因有:

1 地域環境因素

胃癌發病有明顯的地域性差別,在我國的西北與東部沿海地區胃癌發病率比南方地區明顯升高。某些胃癌高發區多用化肥農藥等,特別是含硝酸鹽類化肥,造成了當地居民飲用水及糧食中亞硝酸鹽含量高於胃癌低發區。

2 幽門螺桿菌(Hp)感染

我國胃癌高發區成人Hp感染率在60%以上,大部分人感染後無明顯的癥狀。研究表明,Hp感染可使胃癌發生風險明顯增加。Hp能促使硝酸鹽轉化成亞硝酸鹽及亞硝胺而致癌;Hp感染引起胃黏膜慢性炎症加上環境致病因素加速黏膜上皮細胞的過度增殖,導致畸變致癌。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每年新發現的胃癌有近一半與幽門螺桿菌感染有關,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患胃癌的危險性增加2~3倍。 HP傳染主要是通過 「 糞對口 」 途徑傳播,「 口對口 」 也是感染的途徑之一,感染呈家族聚集現象。飲用受 Hp污染的水,或已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人與家人密切接觸、共餐,幼兒園兒童、學生之間聚餐等,均有可能導致感染。

3 癌前病變

胃癌不是由正常細胞「一躍 」變成癌細胞,而是一個多步驟癌變的過程,即慢性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胃癌,在這期間出現的病變稱之為癌前病變。

胃息肉、慢性萎縮性胃炎及胃部分切除後的殘胃,這些病變都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症過程,胃黏膜腸上皮化生或非典型增生,有可能轉變為癌。胃黏膜上皮的重度異型增生與分化較好的早期胃癌有時很難區分。

4 遺傳和基因

流行病學資料顯示,胃癌患者有明顯的家族聚集性,不僅與共同的生活習慣有關,也與遺傳因素有關。因此,直系親屬中有惡性腫瘤病史,尤其有胃癌家族史者,更應重視對胃癌的預防,定期胃鏡檢查,早發現早治療。

5 飲食生活因素

長期食用熏烤、鹽腌食品的人群中胃遠端癌發病率高,與食品中亞硝酸鹽、真菌毒素、多環芳烴化合物等致癌物含量高有關。 高鹽飲食與胃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升高有關。

6 吸煙酗酒

酒精可直接刺激胃黏膜,誘發胃炎、胃潰瘍形成,並延緩其癒合,進一步導致惡變。煙草和煙霧中含有多種致癌物質,如苯並芘、二甲基亞硝胺、酚類化合物等。吸煙者的胃癌發病危險較不吸煙者高50%。

7 精神心理因素

精神心理因素也是誘發胃癌的一項重要危險因素。如精神壓抑、憂愁、孤獨、抑鬱、人際關係緊張、壓力過大等會使胃癌危險性升高。



不可否認,胃癌呈現出了年輕化趨勢。這些年輕人一旦被確診為胃癌後,發展特別快,惡化速度超出想像,而且年輕女性 患者的比例也越來越高。近5 年來, 19-35 歲青年胃癌的發病率比 30年前翻了一番。

除了遺傳、環境等有關因素外,還有如下四大共性習慣:

1 飲食不健康

這裡所說的不健康還包括飲食不規律。天天吃麻辣燙、酸菜魚、洋快餐,要麼就是夜宵、燒烤+火鍋等。還有的年輕女性,長期節食,胃酸濃度過高,對胃粘膜造成損傷。

2 工作壓力大

年輕人工作和生活節奏普遍較快,面臨巨大的工作壓力,精神始終處於緊張狀態,嚴重影響消化系統的運作。

3 經常熬夜

睡眠不足,容易誘發胃炎、胃粘膜糜爛病變等,增加癌變幾率。而年輕人通常不以為然,檢查往往被忽略。

4 腹部隱痛不重視

再加上年輕人體質和耐受性比較強,癥狀就更加不明顯了,故而胃癌發病隱匿,沒有特異癥狀。一般多為上腹部隱痛不適等,常被認為是胃炎、潰瘍、消化不良等疾病。另外,如果出現大便隱血,也需要引起警覺。


胃癌的癥狀

胃癌早期大多較難發現,及時發現胃癌的早期癥狀,儘早診斷和治療,對胃癌患者的康復及預後有重要的意義。

出現這7大癥狀要小心胃癌:

1 上腹不適

這是胃癌最常見的初發癥狀,約80%患者有此表現,與消化不良相似。如發生腹痛,一般開始較輕微,且無規律性,進食後不能緩解,逐漸加重,可以為隱痛或鈍痛。部分患者可以有節律性疼痛,尤其胃竇胃癌更明顯,甚至進食或服藥可緩解,很容易與其他胃腸疾病混淆。

2 食慾減退和消瘦

這也是胃癌常見癥狀,將近50%的胃癌患者都有明顯的食欲不振癥狀。原因不明的厭食和消瘦,很可能就是早期胃癌發出的信號,需要引起重視。

3 腹痛

當胃癌發展擴大,尤其在浸潤穿透漿膜而侵犯胰腺或橫結腸系膜時,可出現持續性劇烈疼痛,並向腰背部放射。極少數癌性潰瘍穿孔的患者也可出現腹部劇痛和腹膜刺激徵象。

4 貧血

部分胃癌患者在患病期間胃部的潰瘍面會出現長期小量的滲血,再加之吸收功能出現下降,因而直接導致胃癌患者出現缺鐵性貧血和巨幼細胞性貧血。

5 噁心嘔吐

在胃癌早期即可發生噁心或嘔吐癥狀。胃竇部癌也可出現幽門梗阻的癥狀。

6 嘔血和黑便

癌腫表面潰瘍出血時,則出現嘔血和黑便。1/3胃癌患者經常有小量出血,多表現為大便潛血陽性,部分可出現間斷性黑便,但也有以大量嘔血而就診者。

7 皮肌炎

胃癌早期胃外表現主要為色素沉著、 關節背面紅斑、肌肉腫脹、壓痛及運動障礙等。 黑棘皮病的皮膚改變是胃癌早期胃外表現,主要表現為皮膚皺褶處色素沉著,尤其在兩腋下。


對癌前期變化缺乏足夠認識

胃癌早期臨床癥狀不明顯,很多癥狀可以跟其他的胃病相混合,加大了早期胃癌的排查難度。早期胃癌病人出現的一般癥狀,如上腹隱痛、飽脹、噯氣等並非胃癌特有,可見於慢性胃炎、潰瘍病、功能性消化不良,甚至正常人偶爾也會出現。

高啟龍博士介紹說,臨床上因忽視病情而誤診漏診的早期胃癌患者屢見不鮮, 70% 以上的早期胃癌患者沒有明顯的不適,甚至有的毫無癥狀。胃癌可以發生於胃的任何部位,半數以上發生於胃竇部。

臨床上,常有患者因上腹不適或疼痛前來就醫,就按潰瘍病或胃炎給以制酸劑等藥物治療。遇潰瘍型胃癌,服制酸劑後疼痛減輕或緩解,造成病情延誤。而以黑便或嘔血癥狀就診者,經止血治療,出血停止就認為冶療結束,未進一步尋找出血原因,往往已發展到中晚期。故對有類似胃癌早期相關癥狀的病人,應及時檢查。

胃癌與胃潰瘍兩者臨床表現十分相似,尤其是潰瘍型胃癌,都可表現為上腹痛、黑便。胃潰瘍多見於青壯年,上腹痛常與飲食相關,周期性發作,可遷延多年。胃癌則多見於中老年人,如出現上腹痛等癥狀,一般呈進行性加重,病情發展較快,病程短。若過去有典型的胃潰瘍癥狀,但目前疼痛的性質和規律發生改變時,也應考慮胃潰瘍發生惡變的可能。一般通過做胃鏡、活檢可鑒別。

癌前期狀態的慢性萎縮性胃炎癌變率 7-14% ,殘胃的癌變率 2.16-3.16% ,良性胃潰瘍的癌變率 5% ,胃息肉中的腺瘤型息肉癌變率 15-40% ,惡性貧血中胃癌發生率 10% 。故這些疾病患者應作為胃癌高危人群,需定期複查胃鏡以防惡變。


胃癌如何預防?

俗話說,病從口入,許多消化道疾病的發生往往與不良的飲食習慣有關。此外,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也會增加胃癌發生的風險。因此,保護胃腸道應從日常生活的點滴入手。還有一些明確與胃癌發生相關的因素,例如幽門螺桿菌的感染,也應當儘早進行干預。

1 根除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感染與胃癌之間具有明顯的相關性。臨床研究表明,根除幽門螺桿菌可以有效地預防胃癌,可以使人群的胃癌發病率降低39%,並且對重度癌前病變人群和老年人群也具有預防胃癌的作用。

如果 HP檢測結果呈陽性,建議口服藥物進行根除。同時還應講究衛生,不混用碗筷,分餐制可減少感染幾率。

2 飲食規律,均衡營養

長期不規律飲食和不良的飲食習慣會引起多種胃部疾病,增加胃癌的發生風險。日常生活中,應保證一日三餐定時定量,不可過度飢餓或進食過飽。多食用富含維生素和膳食纖維的新鮮蔬菜水果,均衡各種營養成分的攝入。

3 減少食用生冷、辛辣、過熱、過硬、腌熏食物

常食用冰涼、熱燙、辛辣或堅硬的食物,會刺激胃酸分泌,對胃黏膜造成損傷。熏制和腌制的食物中亞硝胺類化合物有致癌作用,盡量減少食用。宜選擇溫和、易消化的食物,細嚼慢咽,減輕胃的負擔。

4 戒煙限酒,少飲用濃茶和咖啡

煙和酒與腫瘤的發生有密切關係,酒精會造成胃黏膜的損傷,煙霧中含有多種致癌物質。濃茶和咖啡會增加胃酸分泌,加重胃黏膜損傷,增加潰瘍的發生風險。

5 減少宵夜

一定不要吃完就睡,睡前至少要留出1個小時左右讓食物充分消化。 飲食要有規律,盡量不要在晚上11、12點鐘或睡前2小時內進食。

6 放鬆心情,合理減壓,適量運動

持續精神緊張、情緒激動和焦慮、抑鬱等精神因素,可能會增加胃酸分泌,誘發胃潰瘍。休息不足會降低機體免疫力,增加胃腸道疾病的風險。平時要保持心情愉快、情緒穩定,合理排解緊張、焦慮。生活作息不規律往往伴隨著運動不足。適量的體育鍛煉可以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的發生。

高啟龍博士提倡,通過健康生活、健康飲食來預防胃病以及胃癌。

近年來,胃癌早期發生率的提高,主要在於檢查手段的改進和綜合利用,X線鋇餐、纖維胃鏡和胃液細胞學檢查三者聯合應用可將早期診斷率 提高到98%,使胃癌誤診大大減少。

胃鏡檢查是診斷胃腸疾病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也 是 發現胃癌前病變和胃癌最敏感和特異性的檢查方法,是診斷胃癌的金標準。 胃鏡醫生可通過胃鏡去確認胃部的早期病變,癌前病變和早期癌,準確率高達95% ,術前估計可否切除的準確性達 92% ,疑癌者應定期進行胃鏡檢查和活體組織檢查,直至確診。

符合以下第 1 條加第 2 ~ 6 條中任一條者均應列為胃癌高危人群,建議作為篩查對象:

①年齡40 歲以上;

②胃癌高發地區人群;

③Hp 感染者;

④既往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手術後殘胃、肥厚性胃炎、惡性貧血等胃癌前疾病;

⑤胃癌患者一級親屬;

⑥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 高鹽、腌制飲食、吸煙、重度飲酒等) 。

上述人群應定期隨訪複查。如果您或身邊的親朋出現「胃痛、胃脹、反酸、燒心、口苦、口臭、噯氣、腹瀉、便秘、便血」等胃腸不適癥狀,應及早就醫,不可延誤。特別是高危人群,更要定期做胃鏡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專家簡介

胃酸、胃脹、消化不良3個月,一查竟然是胃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豫說健康 的精彩文章:

不孕,原來是因為慢性盆腔炎!別怕,中醫五聯治療效果好!
「2019世界衛生日」,新鄭市公立人民醫院在行動!

TAG:豫說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