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竹紙 無聲的蛻變

竹紙 無聲的蛻變

竹紙 無聲的蛻變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竹紙的前世是竹。在竹的各種用途中,其中之一就是被製成竹簡,我們的祖先把字寫在竹片上,再把它們用繩子串在一起就成了「書」,漢字「冊」即由此而來。竹簡為後人保存了東漢以前的大批珍貴文獻。

四世紀的東晉時期,背著藥箱的造紙專家葛洪寓居夾江,在當地造出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張竹紙。

唐天寶十八年(759年),隨唐玄宗入蜀的大批工匠將中原已臻成熟的「竹紙」製作技術帶入夾江。不出幾年,竹紙就大量運銷到京城長安,供內府使用,「年達六萬番之多」。兩宋時期,竹紙的發展突飛猛進,而尤以吳、越(今江浙兩廣一帶)竹紙名冠天下。陸遊父子修訂的《嘉泰會稽圖》記載了竹紙的五大優點:「滑,一也;發墨色,二也;宜筆鋒,三也;卷舒雖久,墨終不渝,四也;惟不蠹,五也。」

宋代竹紙,以浙江所產最佳。北宋蘇易簡《文房四譜·紙譜》中說:「蜀人以麻,閩人以嫩竹,浙人以稻草,楚人以楮為紙。」並述竹紙始用於書寫,「如作密書,無人敢拆發之,蓋隨手便裂,不復粘也」,可見,最初的竹紙脆而易碎,不易密寫。直至北宋初年,竹紙的質量還很成問題。一是白度不夠,紙面淺黃,稱為金版紙;二是柔韌性差,紙質脆弱,不堪摺疊。

元明時期,竹紙在產量、品種和質量各方面都得到了明顯的發展,到15世紀,已躍居於全國紙業的前列。據明《會典》載,洪武二十六年,朝廷因「印造茶鹽引由、契本和戶籍等項用紙,分派各產紙地如數解送至京,陝西15萬張,湖廣17萬張,福建4萬張,浙江25萬張,江西20萬張」,這些紙張除陝西外,主要是竹紙。

竹紙 無聲的蛻變

關於用竹造紙,明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作了詳細記載,並附有竹紙製造圖。「凡造竹紙,事出南方,而閩省獨專其盛。」「片紙來之難,過手七十二。」細數竹紙工藝,「砍其麻、去其青、漬以灰、煮以火、洗以水、舂以臼、抄以簾、刷以壁」,這24字概括了夾江手工造紙的漚、蒸、搗、操4個階段、72道工序的全過程 。

清代是竹紙的全盛時代,由於造紙業的大發展,麻及皮料等造紙原料,已不能滿足需要,而竹料成了最大宗的重要原料,佔據了主導地位。再加上竹料漂白技術進一步提高,各地都生產出高級純白竹紙,例如福建江西的連史紙、玉版紙,湖南的大貢、二貢,四川的仿宣,浙江的白箋等。提高竹紙白度的關鍵是反覆蒸煮竹料,去除雜質,並進行長時間的日光漂白。著名的連史紙即是從「竹料連四」演變而來,原產閩北邵武,被江西鉛山發揚光大,具有纖維細膩、厚薄均勻、紙面潔白、吸墨性能優良的特性,堪與純白皮紙媲美,深受書畫界喜愛。

《中國傳統工藝全集·造紙與印刷》一書的作者說,他2001年去雲南祿豐縣九渡村調查,發現:「九渡村手工竹紙的生產工藝最顯著的特色,是其採用所謂的『生料法』造紙,在整個生產過程中沒有蒸煮工序,這在其他地區手工竹紙生產中是從未見過的。」

竹紙 無聲的蛻變

普通人用於書寫還沒什麼,對於用慣了高級書畫紙的張大千來說,拉力和白度都不足的竹紙,嚴重影響創作。迫不得已,他親自跑到夾江馬村鄉,了解夾江紙的原料和製作工藝,進行改良。

後來,人們對張大千改良的夾江竹紙,做了如下評論:張大千為(夾江)竹紙做了兩個重大改變,一是在純竹料紙漿里加入麻料纖維,提高紙張的拉力和韌性;二是改變傳統的天然漂白法,採用從英、德等國進口的漂白粉,以增加紙面的白度。改良後的夾江書畫紙具有「肌細、油嫩、鐵板(綿韌)、潔白、做手(整選)」五種特色,謂之五皮齊。張大千給它定名為蜀箋。夾江書畫紙一炮而紅,風行抗戰大後方書畫界,代替了宣紙。為了紀念張大千,1983年夾江縣政府將該紙命名為大千書畫紙。

在上海的一間私人藏館中,一張1888年的 《申報》非常引人矚目,單面印刷的微薄竹紙,質地柔和,在窗口照來的陽光里,字跡和淡淡的簾紋清晰可辨。藏館主人說,他希望這份報紙能夠預示竹紙在可有可無的點綴之外,另一個重要的應用領域——檔案的保存和文物、古籍的修復。

用竹造紙,標誌著我國古代造紙技術的巨大發展和成就,促進了中國文化的繁榮。實際上在竹紙出現以前,製紙工具也離不開竹子。從竹簡開始到竹紙的出現,竹子在文化發展史上始終佔有重要地位。熟悉竹紙的前世與今生,對保存人類知識、形成中華民族源遠流長、光輝燦爛的歷史文化起到了直接和間接的推動作用。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歡迎加入善本古籍學習交流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本古籍 的精彩文章:

林子雄:先哲之文桑與梓,編纂出版永流傳

TAG:善本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