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老中醫化裁愈胃散專治各種胃病,花小錢見效快,值得收藏!

老中醫化裁愈胃散專治各種胃病,花小錢見效快,值得收藏!

【配方及用法】

高麗參20克,白豆蔻20克,孩兒茶20克,煅瓦楞子40克,田七20克,枳實20克,大黃20克。

上藥共研細末後過篩,日服3次,每餐前半小時,用溫開水沖葯面5克,40天為一療程。

【功效】

補氣健脾,理氣寬中,制酸護膜,活血止痛。

【主治】

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腸神經官能症引起的胃脘脹痛、氣逆泛酸、體倦乏力、食少便溏。

【加減】

病久體倦,乏力明顯,頭暈神疲者,高麗參可加至30克,並加黃芪20克;納少、便溏可加白朮20克、山楂20克;嘔吐清水,進寒食脹痛更明顯時,可加肉桂15克、乾薑15克;痰多色白可加姜半夏15克;若以前有出血史,現見面色晄白、唇舌淡,有眩暈者,可加阿膠20克;若兩脅下脹痛明顯,可加柴胡20克;若胃脘疼痛明顯,可加延胡索15克。

加減之葯需與愈胃散方中藥物一同研末。

【註解】

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神經官能症均以胃脘痛為主要癥狀。胃脘痛是劍突下痛,故許多中醫古籍將之稱為「心下痛」,如《素問》曰:「民病胃脘當心而痛」。

胃脘痛是常見病、多發病。病程日久,呈虛實寒熱錯雜,辨證施藥應細審。

高麗參甘、微苦、溫,大補元氣,健脾生血。《本草正義》曰:「高麗參氣味俱厚,色亦重濁,具有溫養生髮之性,以用於脾腎虛寒,真陽衰弱及中氣不振。」《醫學衷中參西錄》說高麗參「不但補氣,也善補血」。

《簡明中醫辭典》曰:「(高麗參)能提高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效率,有明顯抗疲勞作用」,並曰其治療「重病、久病、脾虛食少、怠倦、久瀉」。

瓦楞子甘、咸、平,《中草藥大辭典》曰其能「化痰、軟堅、散瘀、消積。治胃病,嘈雜,吐酸」。白豆蔻辛溫,主入脾、肺經。有化濕、行氣、暖胃、消滯功效。主治濕阻氣滯、胸悶腹脹、胃寒腹痛、宿食不消、噯氣呃逆、嘔吐。

《本草經疏》曰:「白豆蔻,主積冷氣及傷冷吐逆,因寒反胃。暖能消物,故又主消谷;溫能通行,故主下氣。」孩兒茶苦、澀、涼,有清熱化痰、止血消食、生肌功效。主治痰熱消化不良。

枳實苦寒,入脾胃經。有行氣、散痞、消痰,去積滯功效。主治心下宿食停滯脘腹脹痛。《藥品化義》曰:「枳實專泄胃實,開導堅結,故主中脘。療臍腹間實滿,逐宿食。

」枳實與大黃配伍,引氣導滯,藥性向下,對氣虛脾胃不能消食運化,痰熱食積停滯甚效。田七活血消腫,止痛止血,是血府良藥。張錫純曰:「(田七)化瘀血而不傷新血,實為理血佳品」。

李時珍稱其為理血「聖葯」,此藥性緩和,有活血又有止血功效的雙向作用,虛人、老人用之最宜。

綜合上述諸葯功效,本方可以補氣和血,促脾運化,消滯和胃,止痛消食。

溫馨提示

如果你喜歡本文,請分享到朋友圈,關於更多健康方面的資訊,請關注」四季善養「公眾號。由於留言區受限,有需要諮詢或留言互動的,可以在公眾號後台留言,我們看到後會在第一時間回復您。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點個在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盛好方 的精彩文章:

胃病的「剋星」每天吃兩口,清除幽門螺桿菌,保護胃健康

TAG:康盛好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