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塔孫尚香登塔西望,宋徽宗的女兒慈雲公主也避難於此
去慈雲寺是在一場大雪後。水鄉難得被雪覆蓋,更顯清麗靜美。登禹跡橋俯瞰,不遠處的慈雲禪寺一覽無餘,院中一塔矗立,形制古樸。腳下的橋建於三百年前,是座單孔石拱橋,傳說是因紀念大禹治水而得名。寺、塔、橋、水彼此襯托,從任意角度看去,都是獨特的江南美景。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攝影:潘婭婕
作為吳江歷史最悠久的古塔,慈雲塔有不少傳說。一說三國赤烏年間,孫尚香思念夫君,曾登塔西望寄託思夫之情,所以此塔也被稱作"望夫塔";另一說是,宋徽宗的女兒慈雲公主避難於此,重修此塔,遙望北方,盼父早歸,遂此塔被更名為慈雲塔。
攝影:邱樹新
慈雲塔高38.44米,磚木結構,六面五級,由迴廊、塔壁、塔心組成。木結構部分主體為杉木,第四、五層又有楠木剎柱直透頂端。塔剎約為塔高的四分之一,由鐵質覆缽、仰蓮、相輪、寶蓋、寶珠、圓光和銅質寶瓶組成。寶瓶呈葫蘆狀,造型精美。仰蓮上鑄有"萬曆五年十月吉旦立"等字,可見為明代遺物。塔主體多為明代特徵,不過塔內一座佛龕內,也有宋代風格的須彌座。
塔所在寺廟原名廣濟寺,建於南宋咸淳年間(1265—1274)。到了明天順年間(1457—1464),廣濟寺得到一塊御賜的"慈雲禪寺"匾額,從此更名。據說這裡歷代出過很多高僧,明有道澤、慈林;清有凈眼、超偉及斷手誓修天王殿的天衣僧。
攝影:潘婭婕
建成後七百多年的時間裡,慈雲禪寺歷劫無數。
經明萬曆五年(1577)修繕後,清咸豐十年(1860),慈雲禪寺毀於戰火,唯塔獨存。民國十五年(1926),塔的第五層層面被大風吹塌,兩年後被修復。1937年,塔遭日軍炮轟,第四層的飛角廊柱被擊落。1950年,慈雲寺被徵用為糧庫,並在60年代末再受重創,遭毀寺擴廠,面目全非。大殿、天王殿徹底毀於1974年。院落中只有慈雲塔是保存至今的古建築。
攝影:李曉峰
在佛經里,造佛塔有很多殊勝的功德,象徵著佛法的流傳在世。舍利子或某些重要經文、寶物會埋藏在佛塔中,通常保存在天宮或地宮內。
明朝朱國禎在《慈雲塔記》里寫他浮舟太湖時,看到慈雲塔,恍悟佛家建塔之意——"濟人之迷而導之"。如今夜裡在河邊散步,見遠處慈雲塔在燈光下通亮耀眼,也就頓覺這雪後的小鎮多了些暖意。
2003年,慈雲塔周邊的環境整治工程開始了, 10月,原大雄寶殿的地坪磚石輪廓被清理出來,同時洗缽池也得以疏浚清理,11月7日則出土了埋藏地下已達半個世紀的十八尊羅漢。
攝影:吳娉
洗缽池建於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位於原大雄寶殿後,原為僧人刷洗飯缽之用,因池中植有蓮花,且有信徒在這裡放生,所以也被稱作蓮花池或放生池。
出土的十八羅漢皆為石像,20世紀50年代時是供奉於大殿內的。劉延華說,出土的時候,從石像的細小褶皺里能看到一點金箔,說明以前或許有鎏金。不過,這些石像都沒有頭,脖頸、手臂處又有榫卯洞,或許曾與其他材質的組件銜接過。根據史料記載,同時結合造型和雕刻工藝推測,這批石像應是雕於明代,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從文物保護的角度來看,更宜於收藏陳列在室內。
攝影:李希文
在挖出十八羅漢的同一年,修繕團隊在保護原大雄寶殿遺址的前提下,重建了新大殿,建築由戚德耀親自設計。另外,鐘鼓樓和新大殿的東西偏殿也被修建起來。大殿沒有一味地"往大里建",而是移至洗缽池以北,這樣可稍擴大建築體量以滿足使用功能,同時也改善了慈雲塔周邊的空間環境。新的大雄寶殿落成於2003年12月,繼而又新建了偏殿4座:三聖殿、藥師殿、地藏殿、財神殿。2004年在舊大殿地址上,又立起了施主沈小平捐獻的高8.8米的白玉觀世音菩薩像。
攝影:金國華
如今慈雲寺已粗具規模,院落空間不大,卻五臟俱全,建築風格內斂而優雅。下禹跡橋向北走進山門,先是天王殿,殿內供奉彌勒菩薩、韋馱菩薩和四大金剛;然後是慈雲塔、老大殿遺址及洗缽池;更北面的是新大雄寶殿,殿正中供奉釋迦牟尼佛,左側是迦葉尊者,右側是阿雄尊者,兩邊為十八尊羅漢,座像形貌各異。院落兩側有五偏殿:觀音殿、藥師殿、財神殿、地藏殿、三聖殿。慈雲塔東側則修有鐘樓,內掛大銅鐘。每逢除夕夜,人們都爭著去寺內敲鐘祈福。西側為鼓樓,晨鐘暮鼓,構成了出家人一天的生活。
文字根據線上傳播方式對原作有部分刪改。
撰文:吳柳。內容來自:《風物中國志.震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