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創下了科舉史上的記錄,他從秀才考中進士歷經了四朝皇帝
古代科舉考試經常會出現一些超齡考生,一方面來說是由於他們學業不精或是機遇不好,另一方面出現這樣的情況也和科舉制度本身有很大的關係。自北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開始,對科舉進行了一次重大的改革,由每年或不定期舉行改為三年開科一次,此後一直沿襲到清末。
這次改革對於應考者來說,就意味著第一次落榜就要等待三年(恩科除外),只要是落第幾次就有可能從青年考到中年。在科舉史上,老年應考者不在少數,歷代有關老年及第的記載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唐昭宗光化四年(901年)錄取的二十六名新科進士中,陳光問69歲、曹松54歲、王羽希73歲、劉象70歲、柯崇64歲、鄭希顏59歲。皇帝非常欽佩他們長期參加科舉的精神,決定免除他們參加吏部銓選的環節,直接授予他們官職,時人稱為「五老榜」。
明清時期是科舉考試發展的最高峰,隨著應考人數的增加,士子及第的難度增大,且平均年齡也在逐步提高。清代著名學者沈德潛在康熙二十三年(1694年)考取秀才,時年為21歲。此後,沈德潛連續參加了十七次鄉試,均名落孫山。直至乾隆三年(1738年)鄉試中舉,次年考中二甲十八名進士,這時他已經67歲了。
還有一位著名的學者李慈銘,他於道光三十年(1850年)考取秀才,時年也是21歲,之後他十一次鄉試落榜,直至同治九年(1870年)考中舉人,這時他41歲。之後,他又參加了五次會試,於光緒六年(1880年)考中進士,時年51歲。
李慈銘的應試生涯頗為有趣,從道光朝一直考到光緒朝,這在清代歷史上是極為罕見的。為此,他刻下一枚藏書章以示紀念,文曰:「道光庚戌秀才,咸豐庚申明經,同治庚午舉人,光緒庚辰進士。」從秀才考到進士歷經四朝皇帝,李慈銘創下了科舉史上的一個記錄,可稱科舉史上的第一人了。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己酉科鄉試,各省彙報至朝廷的年屆八十、七十以上的考生多達五百多名,百歲參加鄉試的考生也不是傳說。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庚寅科江西鄉試時,應試的廣信府生員李煒99歲,居然能順利考完三場。儘管他最終落地而歸,但乾隆還是覺得他精神可嘉,特賜他舉人並允許他參加會試。
還有一位廣東順德的考生黃章參加鄉試時的年齡也是99歲,他61歲中秀才,83歲成為貢生。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己卯科順天鄉試時,99歲的黃章讓曾孫舉燈籠引導入場,燈籠上寫有「百歲觀燈」四個大字。面對其他考生的異樣眼光,黃章信心滿滿地說:「我今年99歲,非得意時也。俟一百二歲,乃獲雋耳。」
自乾隆元年(1736年)開始,為了給年老應試者以精神安慰,朝廷開始賞給年老應試者官銜。乾隆十七年規定,八十歲以上考中舉人賞翰林院檢討銜,七十歲以上考中舉人者賞國子監學正銜。嘉慶十四年(1809年)萬壽恩科,各省老年舉子積極應試,完成三場考試的老年舉人又三百七十多名,均分別賞賜加銜。道光六年會試時,應試舉人廣東三水縣的陸去從已經103歲,朝廷賜其國子監司業銜。
朝廷不僅賞給官銜,還賞給年老生員舉人出身,這一制度始於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這一年順天鄉試考生中,有85歲和80歲考生各一名,均賜予舉人。次年,允許順天、山西、河南、山東、陝西、湖北等省年70歲以上之生員、貢生都賞給舉人出身,讓他們有資格參加會試。
隨著年老生員人數逐漸增加,虛報年齡的人數也越來越多,朝廷不得不隨之提高賞賜舉人的年齡條件。乾隆五十四年規定,年齡在80歲以上的賞給舉人,准許參加會試;70歲以上者賞給副榜,不準參加會試。光緒五年(1879年),改為80歲以上賞給副榜,90歲以上的賞給舉人。
由於錄取名額有限,能通過科舉考試獲得秀才、舉人和進士的畢竟是少數,大多數讀書人則是耗盡一生的光陰也得不到任何功名,一輩子都是童生。科舉功名對他們來說永遠只是空中樓閣、海市辰樓。
※皇帝誅殺功臣若是沒有借口,都會從此條罪名入手,基本一查一個準
※此人是北宋著名的才子狀元,原本前途無量卻因貪杯把自己給喝死了
TAG:千古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