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員晉陞最難的兩道門檻:一為地方官升五品,二為京官升三品
封建時代,官員在仕途上是否能平步青雲和出身有著很大關係,出身有「清」「濁」之分,也有「正途」和「異途」之分。但這僅僅是個大概層面,具體又有很多區別,比如同樣是進士有進士及第、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之別,這些因素都會影響仕途前程。
從官員升轉制度來看,歷代都把官員晉陞五品和三品作為一個重要的標誌,朝廷為此設立了特別的限制和准入門檻。也就是說,大多數低級官員要想跨入五品、三品這兩道門檻十分困難。我們以唐代為例做個說明。
唐代有制度,除了諫議監察類職官外,凡六品以下官吏皆歸吏部和兵部銓選,五品以上官員則由中書省門下選授,皇帝親自任命。一旦進入這個品級,便可享受穿戴緋色公服、佩銀魚袋(內裝進入宮門參加朝會的憑證),且日後晉陞不須再走銓選程序,正是因為五品以上官員享有如此高的政治待遇,因此被當作是一個重要節點。
儘管五品官算不上朝廷大員,但要跨過這道門檻的條件卻相當苛刻。一是有擔任六品清官(清官特指尚書省員外郎等十二種職務)或左右補闕、殿中侍御史、太常博士、詹事司直等職務的履歷;二是應有規定的「工齡」,即入仕以來實際在職時間。起初定為八年,後改為十二年,玄宗時又改為十六年。
按照這個規定,首先那些非清流出生之輩,若無特殊原因,是絕無可能擔任六品清官的機會的。其次,在中央各寺監等機構任職的官員,因其品秩不超過七品,所以這些人儘管是清官,但也無法企及六品清官這個條件,所以這一大部分人是很難超越五品這個局限的。
再來看看地方官員的成長道路,唐代地方的州縣,分為八個等級,眾多中下州縣的基層幹部,一般多是按照平轉的方式晉陞。比如下縣、中下縣和中縣的縣尉,品秩皆為從九品下,這些低級官員晉陞需要按部就班,從下縣、中下縣一直到上縣一步一個腳印地晉陞。因此,地方的基層幹部若無特殊突出表現或有人力薦,晉陞五品的機會也十分渺茫。
這種州縣分等次,讓基層幹部在不同等次間緩慢晉陞的機制,也為後世所沿用,因此跨越五品這道坎成了州縣官職的一道「天花板」。在眾多的官方史書上,我們可以發現,很多人都是「宣付國史」的模範人物,但其中不少人做到頭也就是一個人民的好縣長。
最後,再來看看晉陞三品需要哪些條件。唐代尚書省六個部,分為前行、中行、後行三個等次,禮部、工部為後行,戶部、刑部為中行,吏部、兵部為前行,中書、門下又排在更前。
也就是說,一個四品的侍郎要想晉陞為正三品的中書令或尚書,通常要依照這個順序依次提撥。唐玄宗時宰相張說自中書舍人(正五品上)到中書令途中,歷經工部侍郎、兵部侍郎、中書侍郎、尚書左丞是個階段。張九齡自秘書少監(從四品上)到中書令途中,歷經工部侍郎、檢校中書侍郎、中書侍郎三個階段。
但並不是說所有的人經歷了這些階段就一定能升到正三品,這期間必須保證自己要不犯任何錯誤,如晚唐宰相孔緯就差一步可進中書門下了,卻因他主持幹部選拔犯了錯誤,被轉進了太常寺。不過,孔緯還算是幸運的,後來還是受到了重用。但大多數五品、四品官都無法突破三品這個局限,始終無法登上「金紫」(指的是三品官佩戴金魚袋,穿紫色公服,階名為金紫光祿大夫)這個台階。
明清時期大致也是這個情況,如清代時五品文官可以佩戴象徵地位榮譽的朝珠,而三品官則可稱為是「大員」了,中央機構三品官基本上是一些堂官。在各省中,三品已是官至按察使屬於省級幹部。地方大員了。
※明代此才女教子有方,五個兒子四個考中進士,其中三個官至尚書
TAG:千古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