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北影節」導覽:當我們「致敬金庸」的時候,武俠電影已經死掉很久了

「北影節」導覽:當我們「致敬金庸」的時候,武俠電影已經死掉很久了

2019年北京國際電影節推出了「致敬金庸」的單元,看一下片單,《笑傲江湖》系列,《東邪西毒》《東成西就》……你會發現一個很尷尬的事實:這些都是上個世紀90年代的作品。無論是武俠小說還是武俠電影,這些年早已銷聲匿跡。甚至我們可以這樣說,早在金庸大俠去世前,武俠小說和武俠電影,早已死掉很久了。

《功夫》之後再無功夫 有《武俠》時已無武俠

翻翻這些年的中國電影,你會發現,根本沒有「武俠」電影。

《綉春刀》里沒有武俠,只有官場;《神探狄仁傑》里沒有武俠,只有宮斗;《龍門飛甲》里沒有武俠,只有廠花;《奇門遁甲》和《武林怪獸》,我們可以看到編劇們對老港片的如數家珍,但最終的效果卻完全無法複製當年港片的形與魂;《三少爺的劍》曾經是筆者最寄予厚望的一部,然而,徐克加爾東升,依然無法挽救「武俠電影」。

反而是從來沒有拍過武俠片的李安,當年一部《卧虎藏龍》讓武俠電影走上中國巔峰,從此之後,再沒有一部武俠電影能夠複製它的經典;反而是一直在搞笑的周星馳,當年一部《功夫》吹響了功夫電影的集結號,從此之後,再沒有一部功夫片能夠讓我們如此蕩氣迴腸。

中國電影人也不是沒有過嘗試。比如《太極》,馮德倫把武俠和漫畫嫁接在一起,甚至加入了蒸汽朋克的元素,然而可惜的是,故事的拖沓,使得這一嘗試止步於第二集,挖得一手好坑之後無法再填;比如《四大名捕》,用超級英雄的方法去改造武俠小說,不失為西學東漸洋為中用的典範,然而,最高分5.1的「三部曲」,證明觀眾對這種改造並不買賬。

沒落甚至崩壞,是武俠電影如今的困境,技術更好了,聲光電效果更華麗了……但看得人越來越少了。

其實說白了就一件事:武俠電影的土壤已經不在,武俠電影的「魂」已經死掉。

武俠電影的黃金時代,正是中國電影人與世界接軌的時代,中國電影人的反思和反叛,學習和融合,造就了武俠電影的一統天下。舉個例子,當年徐克拍《黃飛鴻》系列,開始請的武指是劉家良,徐克希望黃飛鴻跳起來踢「無影腳」,劉家良就大為不屑,說:「這樣的電影放出去,我們洪拳十萬弟子都會笑死。」徐克直接懟回去:「我的電影不是拍給十萬洪拳弟子看的,是拍給全世界幾億人看的。」

不止導演,演員和武術指導也是如此。李小龍創立截拳道,是以詠春拳為武學核心、拳擊、劍擊為進化元素,再以他所有曾接觸過的武術,跆拳道、柔道、泰拳、角力、法國腿擊術等各國武術融為一體;成龍電影里的很多鏡頭,汲取了默片時代的著名場面,不管是巴斯特·基頓還是查理·卓別林,都是成龍的靈感來源;甄子丹中後期的電影作品,不管是《殺破狼》還是《導火線》,都創新性地將巴西柔術甚至「跑酷」融入到動作之中。

武俠電影里各種天馬行空的想像,層出不窮的花樣,是建立在這種開放的態度與激情的創作上。然而,可惜的是,這些年來,中國電影人的想像力反而萎縮了。

他人或余悲 親戚亦已歌

在《紀念劉和珍君》一文里,魯迅先生引用了陶淵明的詩句:「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足道,托體同山阿。」但在武俠電影這裡,卻是反過來,「他人或余悲,親戚亦已歌」。

在韓劇《請回答1988》里,第一集第一個鏡頭,就是《倩女幽魂》里的王祖賢。韓國人至今承認香港電影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里的制霸地位;2006年的韓國電影《青春漫畫》,你的微信表情包里,一定有過這樣一個表情:小男孩把臉畫得跟鬼一樣埋在書後面,猛地回頭,把鄰座正在哭泣的小女孩逗得破涕而笑——就出自這部電影,而電影裡面權相佑的鍋蓋頭,就來源於這個角色是成龍的「鐵杆」影迷;2019年刷新韓國影史票房新紀錄的《極限職業》,開篇第一個大場面,就是警察抓毒蟲引發的街頭轎車13連撞,這個橋段原封不動地抄襲了洪金寶1983年的《奇謀妙計五福星》,但當年卻是50連撞,《極限職業》抄得不過是皮毛而已。但當《極限職業》結尾,一場盤腸大戰結束之後,五個警察癱坐在沙發上,《當年情》的歌聲響起時,年輕一點的觀眾甚至不知道如筆者這般的港片迷為什麼哭得肝腸寸斷,因為他們並不知道,這個鏡頭一比一還原了《英雄本色2》的ending pose。

我們的隔壁日本,同樣被武俠電影征服,從李小龍到袁小田到成龍,他們的形象出現在無數遊戲裡面,成龍的《醉拳》直接催生了《龍珠》《亂馬1/2》兩部漫畫,將整個日本漫畫帶入格鬥時代;《火影忍者》裡面,宇智波佐助的一些動作,原封不動地照搬了成龍的電影;著名武術指導谷垣健治在採訪中公開說:「我入這行完全是因為成龍。」而他更是在甄子丹的武指團隊里,學到了一身的好功夫,當他學成回國後,憑藉《浪客劍心》系列,將整個日本電影里的動作場面提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好萊塢同樣如此,《黑客帝國》里的功夫場面,讓整個好萊塢為之嘩然,而這不過是袁和平的牛刀小試;電影界的天才昆汀·塔倫蒂諾,更是將香港電影視為他最大的靈感來源之一,所以他在《殺死比爾》里讓烏瑪·瑟曼穿上一身黃色運動服,就是為了向李小龍致敬。

說到這裡,給大家再普及一個小常識:李小龍是真正把中國武術引向西方的人,但他的電影並不是第一個國際放映的中國功夫片。第一部在海外正式做商業放映的中國功夫片是1971年邵氏公司的《天下第一拳》,該片曾在美國1000家主流影院同時上映,盛況空前,成為1973年全球十大賣座電影之一。而昆汀當年拍《殺死比爾2》時,更是盛情邀請《天下第一拳》的主演之一羅烈來出演「白眉」,可惜羅烈身體狀況大不如前,婉拒了這一邀約。昆汀今年的《好萊塢往事》,更是讓李小龍在電影中直接出鏡,再次體現了此公對香港電影的迷影情結。

令人遺憾和惋惜的是,筆者列舉的這一切,都是「別人」在珍重「我們」的電影,都是「別人」在研究並發揚光大「我們」的好東西,但「我們」自己,似乎早已把這些拋下了。

所謂「致敬」,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已經不在」。武俠電影還需不需要存在?未來武俠電影還會不會重生?這是中國電影人和觀眾的要共同面對的問題。

文 | 捉刀人

動動手指,參與一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青藝評 的精彩文章:

「北影節」導覽:看!希區柯克這個傢伙,他總愛偷窺

TAG:北青藝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