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過明明很累,卻睡不著的時候嗎?快看看專家怎麼解釋這件事
或許很多人都會有過這樣的經歷,明明明很累,但是待到真正的躺下來時,卻又難以入眠。即便睡著了,一些很細小的響動都能驚醒,然後開始痛苦的失眠狀態,第二天的精神當然也不會好到哪去。這種狀況時有發生,懊惱一直存在,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諾獎專家:生物鐘亂套了
早在2年前,也就是2017年的,諾貝爾醫學獎和生物學獎,就頒給了關於睡眠研究的3位專家:傑弗理·霍爾(Jeffrey C Hall)、邁克爾·羅斯巴殊(Michael Rosbash)及邁克爾·楊(Michael W Young)。
通過對果蠅的實驗,發現了生物體內特定基因(周期基因),可以決定生物體生物鐘的變化。其中,周期基因核糖核酸(mRNA)和蛋白水平更是呈現出晝夜節律性的變動,早晨清醒時濃度低,而晚上是濃度最高。而這些是可以讓人產生濃濃的睡意。
對於夜貓子來說,這樣的呈現顯然是亂了套的。長時間的熬夜,使得身體已經形成了可以順應的規律,晚上本該睡覺的時候,卻樂此不疲的加班奮筆疾書或者刷劇玩遊戲,早上該起床清醒的時候,卻因為身體沒有完全恢復過來,而昏昏沉沉。通過對一些經常熬夜的人的採訪,我們可以得到大致的幾方面原因,你是否也在其中呢:手機太好玩了,宵夜太好吃了,工作太多了……尤其是,最近大家熱議的996,很多夜貓子表示很是羨慕,因為我們大多數人並不理解什麼是007。
身體得到完全的恢復,需要多久
其實關於睡眠時間的研究,國內外還是有很多的,對於不同年齡段,睡眠的時長也都不一樣。比如說孩子就需要更長久的睡眠,尤其是嬰幼兒,甚至嬰幼兒在睡覺過程中也在生長發育著(啥也不會,又不能醒著吵鬧爸媽,可不就睡覺嘛)。對於與成年人來說,睡眠時間最好能控制在6.5~7.4小時之間,少了身體不能完全的恢復,造成睡眠不足。有研究發現,如果連續1周每天睡眠的時間不足6小時,身體內就會有711種基因功能會遭到改變,這將涉及到新陳代謝,免疫力,抗壓能力等諸多方面。
當然,睡多了也是不行的!簡單來說,我們的睡眠也是分為幾個部分的,有60%左右的淺睡期,13%~23%的深度睡眠期(也就是熟睡期),剩下的就是做夢時間段。要知道肌肉、骨骼等組織的修復是在深度睡眠的狀態下進行的,這時大腦也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休息。如果這些階段已經完成,通常需要6到8個小時,繼續睡覺的話,增加的只是淺睡眠或做夢,這對身體恢復一點用也沒有,反而長時間卧床導致血液循環不暢,不利於健康。像睡過了頭痛就是最典型的「懶睡警告」。
我們一直強調的規律作息,其實在古時候已經有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也是最順應自然的。只不過在科技發達的今天,我們有了電,有了網,我們工作的內容發生了根本的改變,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的身體也同樣進化到可以這麼做的程度。這段時間大家熱議的996,在我看來就是反人類的,拿今天的健康換取明天的成就,這一點都不划算。或許倡導996的人真的不知道醫療費用的昂貴吧。
「請問您為什麼留在大都市,空氣又差,交通擁堵,節奏快,壓力大,身體很容易吃不消的啊」「因為這裡有最好的醫療資源,最好的醫院和專家」。
※心梗是拖出來的?醫生囑咐:預防心梗,40歲以後,做好這3件事
※男人刮鬍子的頻率,決定壽命的長短?健康專家:兩個時間最好別刮
TAG:葯療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