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歷史的鐘擺:為何我的奶奶需要一個去中心化的應用?

歷史的鐘擺:為何我的奶奶需要一個去中心化的應用?

導讀:拋開一系列泛泛而談的名詞與不切實際的臆想,我們為什麼需要一個中心化的網路?本文主要從歷史的角度細數互聯網今日格局形成之利弊,以及去中心化的網路對於一個普通的、對於技術不甚敏感的參與者而言,到底意味著什麼。

歷史是一個鐘擺。

它會前後擺動,從封閉走向開放,從複雜走向簡單,從中心化走向去中心化,然後再次回來,周而復始,無窮無盡。

世上萬物都是處於無止境的變革和進化。無論是粒子無規則地不停波動,還是從單細胞生物到智慧生命體的演變,又或是偉大文明的興起和衰落,生命總是在向前發展。

唯一不變的是變化。

如果你更深層次去觀察天下分合的大勢,那麼就會發現我們正處於什麼階段,並且正在往什麼方向發展。正所謂,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想看到未來,就得回顧過去。

精準定位我們在這些周期中所處的位置,你就獲得了穿過混亂風暴的地圖。

你不會完全準確地知道未來的形式,但是你會知道其中的抽象特徵。

很多目光短淺的人,例如古怪的Doom博士,認為區塊鏈、Dapp平台以及數字資產最終會失敗,但是這只是因為他們看不到長遠的大勢和周期。這些失敗論者會隨著歷史的腳步而逐漸消失,無論他們現在如何囂張,最終也會被遺忘,所有的反對和憤怒都毫無意義。

未來,大多數大型企業會從三個領域出現,分別是人工智慧、3D列印和加密平台。這裡我們只會專註於以加密資產為中心的產業,其中去中心化應用會替代這些中心化應用,逐漸會守得雲開見月明。

每個行業都會遇到寒冬,這時候所有夢想都會破滅,而且春天看起來遙遙無期。

人工智慧行業已經經歷了兩個冬天,並且經過了50年才有了類似自動駕駛的技術。互聯網的前20年看起來就像個笑話。3D列印行業仍舊處於寒冬,人手一個印表機的理想並未實現。

當然,加密資產市場在2018年遇到了毀滅性的下跌,整個市場跌去了超過80%的市值。因此,加密資產的寒冬之風正在凜冽地吹著,暴風雨已經造成了很多的受害者。

在本篇文章中,主要分析哪些人會最可能從寒冬中扛過去,並且在春天來臨的時候,可以更加繁榮地發展。

大多的人會在想,為何大家需要去中心化應用?中心化的應用難道不足夠好嗎?

為了理解這個問題,你只需要清楚地知道互聯網曾經以及現在的情況。

01

最初的互聯網是充滿無限可能的開放環境。

很多追隨者看到了其中的很多潛力,從遠程工作到線上購買書本、電子產品等等,再到可以自由地溝通和交流。

所有這些都已經發生了,但是還有更多機會繼續出現。從推特到遠程辦公,再到亞馬遜,我們從網路上獲得了想要的東西。這比預想要花費了更多時間,但是僅過了25年,互聯網已經變成了大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現今,很難想像你在國外的時候會不立刻使用Google地圖或者TripAdvisor軟體。你需要儘快找到食物,在你找到想吃的東西後,也許還會呼叫Uber再打車回去。只要當地政府不強制地退回到計程車服務時代,那麼儘管你在國外,仍然可以享受和在洛杉磯一樣的交通體驗。

但是在發展過程中,有些事情發生了。

推特造就了阿拉伯之春,但是很快春天變為寒冬。原本開放、自由的網路變成了少數公司控制的廣告聚集地。

我曾經使用原搜索從幾十個搜索引擎中提取搜索結果。現在我和大家一樣,只使用谷歌搜索,因為其他的引擎基本上都消失了。

也許谷歌的搜索功能更強,這是為何它能夠在競爭中脫穎而出,但是現在谷歌是一家獨大。如果它錯了,我們也不會真地知道背後的東西。谷歌塑造了我們的世界觀,以及我們看到和沒看到的東西。

我曾經花了很長時間在網路上尋找奇怪的小網站。現在,和大家一樣,我會把時間花在主流的網站,而且通常會在手機上瀏覽,而不是在電腦上。

大型企業收集了我們的數據,並且通過大數據方式來預測我們需要什麼,何時需要,從而他們可以銷售更多我們不需要的東西。我們的數據是新的石油和黃金。

世界上最大的五個公司,其中有四個是科技和互聯網公司,其中排名前兩位的分別是Apple和谷歌。Facebook的股價下跌了接近50%,現在全球排名第七。2018年,Facebook的用戶訪問量是22.7億,這幾乎是全球70億人口的四分之一。

但並非總是這樣,我還記得早期的互聯網時代,那時候網路公司就好像暴發戶,很多傳統企業認為它們就是個笑話,就好像現在很多人對加密資產和去中心化平台的看法一樣。

1999年,我在一家叫做Uproar的遊戲公司工作,他們發展非常迅速,並且在紐約城的服裝區從一樓搬到五樓,甚至最後我們的人員跟不上了,而且伺服器也不能滿足需求。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快速發展,這些公司的作風也越來越奢華。我記得一個廣告公司巨頭為了紐約城的冬日派對,租下了超級俱樂部,並且還有歌舞和冰雕酒吧,穿著像是柏倫柏的服務人員分發著各種點心和糖果,乾冰機讓整個會場處於煙霧裊繞的狀態。

然而,好景不長。

互聯網泡沫破滅,很多公司都在瘋狂裁員。在Uproar接下來的幾個月,我和技術支持團隊都在工作,並且作出各種努力,因為所有的老闆都消失了,沒有人可以管理這艘無舵之船。

幾個月後,所有的設備都被拍賣,當大家都被辭退之後,網線盒被堆到了天花板上。

於是,唱反調的人出現了,他們也是整個生態周期的一部分。在任何時候,他們都會嘲笑那些失敗的實驗,嘲笑那些敢於夢想改變的人。他們會嘲笑互聯網和網路公司,以及那些從網上購物以及遠程工作的人。

現在,沒人會在嘲笑。

那些科技巨頭打破了舊的經濟體制,控制了數字生活的必經之路。

谷歌獲得了整體互聯網流量的40%,他們可以讓別人沉默,也可以讓別人成為明星,甚至讓我們消失,看起來像從未出現。

互聯網本身的設計是去中心化的、無組織的系統,但是現在變成了完全不同的東西。

現在,互聯網主要的協議TCP/IP是為了解決核武器攻擊和自然災難。如果有一個主要伺服器節點毀壞,那麼流量還可以通過其他節點進行流轉。

現在,我們所有的流量都是通過巨大的管道流轉。互聯網泡沫的20年後,美國國家安全局在主要的美國互聯網企業都設置了黑盒去收集數據,因為這些巨型網路服務商就好像中心化節點,網站上所有數據都需要經過它。

但是我們不需要世界各國政府把互聯網變成監視狀態,因為我們委託的公司很樂意為他們去做這件事。斯大林和其他舊世界的宣傳者們會產生嫉妒,因為現在人們是非常自願地把他們的私人信息交給機器。

《疑犯追蹤》中有一集非常棒,一位為政府工作的計算機專家感到很絕望,因為沒辦法去很隱秘地拿到用戶的數據。因此,他做了一個簡單的Facebook替代品,然後「每個人都很樂意地免費給我數據。」

「我們不需要拿著槍逼著他們給我數據,而是讓他們很開心地自己把數據給我們。」

現在的互聯網是個甜蜜的陷阱。所有的服務都是免費的,但是我們應該知道,在互聯網的世界,沒有免費的東西,總是會有代價,這個代價就是獨角獸公司會知道我們所有的信息。

監控是互聯網的商業模型。

這是官方的。圖靈完備的。去中心化網路已經死亡。

去中心化死了,但是去中心化思想永存。

中心化的轉移已經完成,現在鐘擺朝著另一個方向擺動。到處都有跡象表明即將發生的變化。

一系列新的創業公司正在重新打造去中心化網路,並且讓我們回到了早期開放的網路,其中充滿了無限可能性。

其實,我們早已發現現在的網路越來越中心化,但只有在過去幾年裡,很多資金開始進入,去重新打造去中心化網路。

而這批全新的公司中,將出現下一個的谷歌。

02

為何每個人都需要去中心化應用?

為何我奶奶需要去中心化應用?Facebook和Google難道還不夠用嗎?我們真的需要去中心化的Instagram嗎?

答案也許會讓你很驚訝。

中心化本身並沒有壞處,它其實沒有什麼問題,真正平衡的系統包含了中心化和去中心化部分。茂盛的大樹都有很強大的樹榦,而且樹枝也是廣泛分布。整體而言,中心化和去中心化都會有自己的作用。

但是,我們現在的互聯網並不平衡,因為它是完全的中心化互聯網。

而且,絕對的中心化是非常不好的。

歷史的循環不是為了去除中心化,而是為了去除極端。

中國有個古老的諺語:

「物極必反,當事物走向極端,就會向相反方向發展。」

生活也需要平衡。中心化和去中心化都有自己的優劣之處。而且,解決過度極端系統的方式,就是增加其對立面的發展。

過度中心化的系統是病態的,也是停滯不前的,它限制了創新和想像力,同時也非常不靈活,並且無法很容易地增長和改變。最糟糕地是,很多問題愈加惡化,並且沒有辦法去解決。

Equifax是我們個人敏感信息的大型處理器,它們丟失了整個美國一半的數據,把我們的社會保險號碼、生日、信用卡號碼等等都泄露給了全世界的黑客。

但是它們會因為這糟糕的安全性就很難存活嗎?它們丟掉生意了嗎?它們被更好的公司替代了嗎?

沒有。

其實,它們大概率還在掙錢。在信息泄露後,它們有公司去監控信用卡數據,以及各地用戶的消費支付情況。

更糟糕地是,它們仍然受到信任,並且在存儲著我們的信息。

他們有如此根深蒂固的權力,以至於即使他們在泄露了如此巨大的數據,讓無數用戶感到失望和憤怒,我們也無法將他們摧毀。

這就是中心化到了極致。我們可以發現這些錯誤,而且根據現有的體系,我們不能作出任何改變。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需要分散式的底層架構和治理體系,還有優質的應用本身。哪怕我們最後都失敗了,也不能讓任何欺詐的節點可以在系統中生存。

03

但是不僅是Equifax,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可以發現有越來越中心化趨勢。

代表之一便是:雲端伺服器的興起。

而且,現有的公共雲服務是極端中心化的。

市場上有三個巨頭,分別是亞馬遜、谷歌以及微軟,它們在運行數十億個伺服器節點。它們絕對是科技巨頭,但是如果你去搭建應用,就會發現問題,因為你是受制於公司的控制。

目前,亞馬遜網路服務是最大的雲服務商,他們運行著一個難以置信的,並且不斷發展的平台。全世界成百上千的大型公司都依賴於雲伺服器去運行大眾所知道的服務,例如Netflix。

但是如果它們沒有業務了會怎麼樣呢?

它們太大了,所以不太可能倒閉?

如果有另一次經濟危機,又會如何呢?

2007年,貝爾斯登有3950億美金的資產,但是它們在幾個月之內就破產了。亞馬遜去年有2200億資產,如果它們倒閉了,就不止是毀掉幾百個銀行賬戶了,而是成千上萬的公司,這些公司的IT底層架構都是基於亞馬遜昂貴的雲服務網路,從而去維護它們的數據中心。當然,這不是非常合適的比較,我們需要拿蘋果和蘋果比才對。因為貝爾斯登有35倍的槓桿,但是亞馬遜有著實體運作的業務,不過這並不表示亞馬遜不會倒閉。

沒有東西會因為太大了而不會倒閉,亞馬遜不會,谷歌不會,任何東西都不會。

這些巨型雲數據中心的數據不是你一晚上就能複製的。

如果破產,那麼就會是噩夢,和它比起來,2008年的金融危機就是小兒科。

而且,一個雲伺服器的破產會導致多米諾效應,會讓很多小公司都處境危險,它們會爭先恐後地到別處重新部署,很多會隨著亞馬遜一起倒閉。唯一的解決方案就是將數據分布在多個雲、端點和節點。

我們必須把權力關在籠子里。

我們可以去使用現有的著名雲服務商,但是只能將它們作為普通的算力層,而不能過度依賴。我們需要分散式的伺服器,可以遍布全球,從而儘管有單個雲服務損壞,系統依舊可以運行。

真正的去中心化互聯網需要解決單點故障,將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是非常錯誤的決定,將數據放到一個雲伺服器上,那麼就是更錯的決定。

但是,僅僅是簡單地將多個雲伺服器進行分布,這也是不足夠的。如果想要最終實現,還需要很多努力。

那麼基於現有的互聯網,我們究竟該如何從大型中心化公司的手中獲得控制數據的權力呢?

將堆棧更加抽象化。

這也是歷史上非常重大的進步,自動化和抽象化引導了全新的創新,而且下一代互聯網就會基於這些創新。

通過理解為什麼鎚子和釘子可以擊打棚屋,我們可以深入了解問題的答案。

04

我們前後經歷了各種各樣的周期,但是總是在持續前行,我們的社會和民主隨著每一個時代的流逝,變得越來越複雜。

而且這些進步的動力就是自動化和抽象化。

讓人類變得如此特殊的主要原因,就是我們會抽象化地思考。如果我們被鋒利地石頭劃傷,那麼我們無需再被劃傷20次,才知道原來這個東西非常危險。我們將這個概念抽象為「鋒利」、「疼痛」以及「危險」,並且在我們自己的環境中去應用它們。現在當我看到小刀,我也知道它會劃傷我們。

我們也可以通過抽象地方式,去獲得之前問題的答案,而且無需再次計算。

比如,我們可以拿泥屋舉例。

千百年來,人類搭建棚屋去遮風擋雨,並且防止野生動物攻擊。每個棚屋都是很特殊的,並且都是親自動手做的。整個過程需要很多人力,並且部落人民的合作。首先找到木頭,然後按照正確順序放好,再通過泥土全部粘合起來。最終,整個過程非常順利,但是卻沒辦法擴展。

但是,通過這種解決方案,所製作的棚屋是非常受限制的,我們不可能通過木棍和泥土這樣的工具去搭建多層建築,或者是類似泰姬陵那樣的皇宮。

鎚子和釘子代表了人類發展的巨大飛躍,鎚子和釘子是使結構的各個部分保持在一起的抽象問題解決方案。泥土是以前最好的解決方案,但是到目前為止,它只是按比例增長。隨著鎚子和釘子的發明,我們可以打造更加複雜的結構。因此,我們進行抽象,並且讓房屋建造的流程部分自動化。

基於此,我們可以向上堆疊產品。

有了統一的木板、鎚子和釘子,我們遇到了更加複雜的問題。現在,我們想要多層且伸向天空供奉神靈的寺廟。

這才發現原來我們只是在很低的層面上解決了這個問題,現在需要擔心地是,基於之前的解決方案,我們需要得到更為複雜的解決方式。

同樣的問題,互聯網產業也正在發生。

互聯網底層協議使得通信和信息的轉移變得抽象化,無論這些通信是文字、加密文字、圖片、聲音還是電影進行。所有的數據都會經過TCP/IP協議。基於這樣的協議,互聯網企業打造了自己的王國。

但是,這裡有個問題。

所有使用互聯網的公司都在浪費時間搭建完全相同的後台,去管理他們的工作。通過Uber舉例,它們不僅需要搭建網站,還需要建立移動app,身份系統,支付系統,存儲系統等等。

當然Lyft進入市場競爭地時候,它們需要搭建一個完全一樣的系統版本。每個公司都需要開發自己的身份系統或者支付基礎設施。

所有這些都是資源的浪費。

而目前其他去中心化公司正在做地事情,就是將這些我們需要用來搭建現代應用的區塊抽象化。

例如當你訪問Medium.com這個域名的時候,其實Medium需要和一個中心化公司去註冊這個域名。

而區塊鏈可以讓我們對這個域名系統進行抽象,從而我們再也無需這些中介公司。

對於身份、存儲和中介軟體,同樣的事情也在發生。

每個應用都需要一個身份系統和登錄方式,每個app都需要存儲功能。

但是,這些公司不需要都去開發一遍這些系統。

未來的公司無需擔心去打造自己的ID系統,我們會有通用的界面或者幾種界面來進行共享。當去中心化Uber席捲全球,它們會使用通用的ID和存儲架構。當Lyft未來和Uber進行競爭的時候,它們也會通過激勵用戶發送他們的主頁去獲得騎行服務。很短時間內,你就可以使用Uber的服務,而且無需創建你完全記不住的密碼和用戶名。

當然,中心化公司也會從去中心化平台獲利,他們可以通過插件接入他們的網站伺服器,並且使用通用的ID架構。

05

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我還沒有回答一個問題,就是為何app本身需要去中心化?

難道我們不能只將這些低等級的功能自動化,同時始終維持中心化?

如果你是真正的加密資產信仰者,也許你可以接受去中心化,但是這還不夠,我們需要知道為何現在我們更需要去中心化。

其實,首先也許你想知道去中心化的準確含義是什麼?

這是一個反覆使用的術語,但是大多數人似乎對它沒有很好的理解。針對此,你可以看到Vitalik Buterin關於以太坊架構的分析,他把內容講的很詳細,包括從政治上的去中心化到容錯系統架構。

我在這裡就不重新複述他的觀點,因為這是另外一篇完整的文章,但是很值得去研究其中的所有細節。

最終,你也許會問這樣一個問題,是否任何人都真正地能接受去中心化,是否所有地都能去中心化,又或者我們必須接受一些很大的妥協?

舉例來說,如果系統中的每個節點都基於相同的代碼,並且代碼中有bug,那麼所有的節點都會癱瘓,那麼這就不是真正地去中心化。如果有一個團隊可以為整個生態系統作出決定,那麼這也不是完全地去中心化。

未來所有的平台都需要通過很長時間地革新,去聯合各平台的力量。目前,還沒有人能夠做到這樣,以太坊以及其他平台也都還沒做到,但是它們都在很努力地去完成目標。

但隨著這些平台地發展,我們需要更加關注,去觀察它們的更新,並且讓它們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我們需要時刻關注它們發展的每一步,並且搞清楚它們是否有真正遵循去中心化的承諾,同時如果你是它們社區的用戶以及開發人員,你也有責任去讓它們走地更遠。

我不知道在最終完成的時候,真正的去中心化系統會是如何,但是我們需要知道為什麼需要它。對於我來說,我們需要去中心化應用、數據以及伺服器,最主要地原因是:

中心化平台無法保證數據的安全。

我們讓黑客的工作越來越容易了,因為數據都被存放在了一個地方,這就好像很老的一個笑話,為何銀行盜竊犯會去搶銀行?因為銀行是放錢的地方。黑客知道哪兒有值錢的東西,因此在過去幾十年,沒有單個巨頭公司或者政府尚未成為某種數據泄露的犧牲品

只有兩種方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第一是不要留存任何數據,這是Everest ID在和政府對接去中心化ID系統時使用的方法,他們會檢查數據但是不會留存超過24小時,而且他們壓根就不想存儲數據。

第二個方式是留存數據,並且把它們推向邊緣,也就是讓任何人都存儲他們自己的身份信息,並且持有數據。那麼,黑客就必須攻破所有代碼,才能夠盜取它們。

現在的互聯網,從底層設計來看,就是不安全的。

未來的互聯網,默認就會是安全的。

06

如果你觀察了過去三十年的技術發展,你會發現創新不斷地出現。

我們從封閉又走向了開放,從廣泛分布又變為了完全中心化。

這是分形的,並且會發生在宏觀和微觀層面。

我們從大型的中心化大型計算機開始,然後轉移為個人計算機,其中個人計算機很容易進行拆建重組,因為它們都是由通用組件構成的開放硬體。所有的能量都集中在邊緣,從大型主機中獲得,這些主機都放在巨大的空調建築中,由IT人員團隊管理。

很多小型數據中心分布在世界各處。現在,幾個雲服務商巨頭設定了網路世界的規則。隨著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放棄他們的私有數據中心,轉而使用雲技術,大整合還在繼續。

計算機行業有個老話,「沒人會因為購買IBM而被解僱。」現在,沒人會因為購買亞馬遜雲服務而被解僱。而且這個效果非常好,估計在最終消失之前會一直存在。

5年內,企業會發現他們把自己的路堵死了,而且再也無法出去。因為他們現在非常依賴於這些私人的網路基礎設施,但是如果出現任何問題,則需要格外關注。

雲伺服器就像是犯罪,進去很容易,但是出來很難。

現在,移動設備主導了互聯網市場。我們從開源的架構回到了封閉架構,因為智能手機回到每個人的錢包和口袋中。現在,所有的智能都存在於雲端的伺服器上,而這些應用程序只是那些強大中央伺服器的介面。

但是歷史和革新不會停止向前,總是會有更長的路要走。

現在,數字世界又發生了一次變化。

我們正在搭建分散式底層,它可以跨越中心化雲伺服器,並且讓系統更加穩定,並且把權力再次還給大眾。

鐘擺不停地來回擺動。

更多東西在變化,但是也有更多東西並沒有變化。

(作者:Daniel Jeffries;譯者:達令智庫Alex,內容來自鏈得得內容開放平台「得得號」;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鏈得得官方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鏈得得APP 的精彩文章:

穩定幣的下一個戰場是什麼?
數據透視:BCHSV「被下架」後的交易所博弈

TAG:鏈得得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