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曾是大清國民,將陝西話作為母語,如今已經成了國外的民族
文史
04-22
在過去的蘇聯,有一個村子十分的特殊,如果一個只會俄語的俄國人來到這裡,可能與他們的交流不會太順利,而一個沒有學過俄語的中國人如果到了這裡,倒是可以比較流暢的與他們交流。
這個村子中生活的人被稱為東干族,曾是蘇聯的一支少數民族,然而,追溯東干族的歷史,卻是能發現他們其實是來自中國的一支回民部落,他們那一口流利的陝西話到今天仍在使用。
1880年代,因為當時中原動亂,列強入侵,滿清羸弱,大量的回族人遷移至先進吉爾吉斯斯坦和哈薩克境內,當時,他們是作為「大清國民」的身份進行遷移的,因此受到了戰爭難民的待遇。
由於這些人大部分來自陝西和寧夏,因此他們並沒有改變語言,一直堅持著使用陝西話作為他們民族的官方語言,即便後來蘇聯整合國家,強迫他們放棄中文,都沒能將俄語變成東干族的母語,雖然最終被迫放棄了自己的文字,但是那一口流利的語言,可是從未改變!
不過,現在的東干族其實分為兩支,一支是來自中國陝西的東干族,還有一支是來自吉爾吉斯、哈薩克、俄羅斯、烏茲別克等中亞國家的東干族,由於同樣信仰伊斯蘭教,現在的被統一稱為東干族,而其人口數量大約在20萬,其中陝西東干族就佔了11萬之多。
如今,經過了百年的融合發展,東干族已經早就成為了他國公民,他們看上去與中國已經沒有多大的關係,但是,中國作為他們的祖國,並未被他們遺忘,從中國建國後,東干族人就成為了蘇聯對中國外交上的友好象徵,東干族對中國十分友好,即便沒有國家的推動,他們也經常會讓族中的年輕一輩來到中國學習,並帶回許多中國的文化,讓東干族傳承自中國的文化不至於落後甚至消失。
TAG:皇冠小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