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高通克服AiP量產難題,封測廠商有望搶攻AiP市場

高通克服AiP量產難題,封測廠商有望搶攻AiP市場

5G毫米波(mmWave)頻段發展的重要性,已陸續成為各家5G射頻大廠關注焦點,藉由毫米波技術使天線尺寸縮小,讓射頻前端模塊與天線得以整合在單一封裝中,業界稱之為天線封裝AiP(Antennas in Package),同時迎合市場的手機厚度薄型化趨勢。

IC設計大廠高通在2018年7月發布全球首款AiP產品QTM052,確定於2019上半年正式商用,包含頻段有:n257(26.5~29.5GHz)、n260(37~40GHz)及n261(27.5~28.35GHz);而2019年2月高通又發表第二代AiP產品QTM525,相較於前一代,其頻段上再增加n258(24.25~27.5GHz),進一步擴大毫米波頻段範圍。

QTM525全新5G毫米波模塊,帶動天線封裝AiP技術持續發展

高通無論在QTM052或QTM525毫米波模塊的天線封裝AiP上,主要概念是扣除Modem晶元外,進一步將各類通訊元件,例如傳送收發器(Transceiver)、電源管理晶元(PMIC)、射頻前端等元件與天線整並在一起,達到縮小手機厚度與減少PCB面積,取代傳統天線與射頻模塊的分散式設計。

高通推出QTM052後,讓搭載5G毫米波智能型手機的量產成為可能,開啟量產天線封裝AiP大門,而QTM052甚至亦可說是AiP封裝正式進入量產的先河。第二代產品QTM525增加n258頻段,顯然高通在AiP技術能力上有提升,更進一步揭示AiP封裝技術量產並不是太大的問題。

由於高通是Fabless IC設計廠商,本身並沒有後端封測廠房,因此QTM 052與QTM 525的封裝勢必出自他人之手,而高通本就與RF IDM大廠TDK有合作,先前更成立合資公司RF360,進一步搶佔智能型手機的射頻元件市場大餅,從TDK現有解決方案來看,其也擁有毫米波射頻方案,因此不難想像高通的AiP產品應是出自TDK之手。

AiP技術難題有解,封測廠商蓄勢待發

儘管5G毫米波特性進一步帶動天線尺寸微縮,讓AiP量產成為可能,但如前所述,將不同元件整合在單一封裝中,仍然會存在散熱、訊號損失及應用力學等問題,尚有許多困難需克服。現階段高通推出的5G毫米波模塊方案,已成功解決上述問題,有鑒於此,除了現行的高通已將毫米波模塊導入量產外,未來如射頻模塊大廠Skyworks和Qorvo、Modem供應商Intel、華為與聯發科等,都有可能進入該市場爭食大餅。

目前天線封裝AiP技術主要掌握於IDM廠手中,但封測代工廠未來尚有發展機會,原因在於隨著時間推移,AiP技術日漸成熟,將使封測代工廠對於AiP的掌握度日益提升。

與此同時,5G在進入2020、2021年後,市場對毫米波技術的需求勢必也會增加,考量IDM生產成本大多高於封測代工業,以及華為與聯發科也有可能進軍該市場的情況下,封測廠商極有可能最快於2020年開始爭食AiP訂單,目前封測廠商如日月光、Amkor、江蘇長電、硅品等,皆已投入AiP技術研發,未來則靜待市場成熟,搶食5G毫米波商機。

文丨拓墣產業研究院 王尊民

註:本文為拓墣產業研究院原創內容,歡迎轉發或分享。禁止非授權轉載、摘編、複製及鏡像等使用,如需轉載請後台回復「轉載」或留言獲取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拓墣產業研究院 的精彩文章:

華為P30 Pro設計重點分析
2019年全球汽車廠轉攻電動化,電動汽車成長率預計達28%

TAG:拓墣產業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