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莊子:古之真人教你心想事成,如何不被人所控,不為物所累?

莊子:古之真人教你心想事成,如何不被人所控,不為物所累?

第22篇

讀書雜談之《莊子》

《莊子》:古之真人教你心想事成,如何不被人所控,不為物所累?

《莊子》:不合群,不固執,不拒絕,是活出一種新境界

有的讀者說,莊子是個完人,達到完人境界以後,就不關心世事了,學莊子有什麼用呢?

我認為,學習《莊子》,不是成為莊子,而是借鑒莊子積極、有益的哲學思想,提升自己,指導自己的人生。讀書和學習,從來都不是要成為別人,而是要成為更好的自己。

《莊子.大宗師》講的是古之真人。

什麼才是真人?《莊子》曰:「且有真人而後有真知。」真人,就是真正掌握了真知的人。西方人,把真知,叫做真理。

真人有很多特徵,而且隨道而動,無一而定,比如:不合群,不固執,不拒絕,是活出一種新境界。這篇文章,主要寫古之真人教你心想事成,如何不被人所控,不為物所累?

其一,做錯而不懊惱,做對而不自喜。

《莊子》曰:「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謨士。過而弗悔,當而不自得也。」

我們常人的心理,太少了,不幹,不稀罕;成事了,忍不住會誇耀自己的成績;做錯事了,總會感到內疚,難以釋懷;事情做對了,就會沾沾自喜,感到自得。

無論是好的情緒,還是壞的情緒,普通人總會被情緒左右。而古之真人,能從情緒中解放出來,他們不會因為少而拒絕,不誇耀成功,事情有錯失,也不懊悔,事情合宜而不自得。

當一個人能做到,不沉浸在各種情緒中,就可以保持更多的清醒和精力,投入到當下的事件中。精純的專註,是成事的最大動力。在為人處世中,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情緒的干擾,周圍的人、事、物,就很難牽絆住你,從而心想事成。

其二,順勢而為,不受役使。

《莊子》曰:「古之真人,其心志,其容寂,其顙頯;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喜怒通四時,與物有宜而莫知其極。」

在我們的想像中,得道高人應該是白髮蒼蒼,仙風道骨的樣子。其實,不僅限如此。

莊子說,古之真人,他的思想專一於道,容貌凝寂安閑,額頭寬廣;冷淡時似秋天,溫和有如春天,喜怒的變化和四季一樣自然,時時融合於萬物而窺探不到極限。做到這樣,就沒有什麼人或東西可以役使他們。

生活中,我們容易被突發的事情分心,被想要的東西吸引而念念不忘,被他人的言行而引發情緒……這是常態。

只要我們能保持專註,專註在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上,一心一意,就可以最大地減少分心;喜怒哀樂的情緒,來了,就讓它來;走了,就讓它走;對自己不可控的人事物,來不抗拒,走不挽留;能做到這些,就是順勢而為,那就沒有什麼人和事情,能牽絆住你。人生路上的攔路虎少了,做事也就順了。

其三,堅持本性,而不固執。

《莊子》曰:「古之真人,與乎其觚而不堅也;張乎其虛而不華也。」

天造之物,自有天性,曰本性。

每個人看起來都長得差不多,其心性,亦沒有完全相同的。即使是雙胞胎,他們的性情也有異同。

古代的真人,能堅持自己的本性,與天道合一,他們超群而不固執,懷若虛谷而不浮華。

一個人能堅持本性,活出自己的樣子,才最舒服自在。心中不惑,知道自己要去哪裡,知道自己該做什麼。

與此同時,人不是獨立存在的,和他人打交道中,如果過於堅持,就會過猶不及,變成固執己見,而固步自封,所以需要有一種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氣度和虛境。

生活中,有什麼事情想不開,有什麼東西被牽絆,有什麼煩惱甩不掉,就想想這幾點。人要活得現實,同時也要活出境界,才能在有限的一生中,得到平衡和前進。

每天解讀一篇經典,喜歡的朋友,可以點關注,和我一起堅持讀書、提升自己。本文由易瑾還原創,歡迎轉發,分享給更多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說蓮花 的精彩文章:

《莊子》:他名不見經傳,學生卻和孔子一樣多,有何獨特之處?

TAG:易說蓮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