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喧囂過後,上海鳳凰也被共享單車打回原形

喧囂過後,上海鳳凰也被共享單車打回原形

隨著氣溫回升,如今共享單車的使用價格已經開始上漲,讓目前運行狀態較為良好的摩拜單車和哈啰單車,騎行15分鐘就要花1.5元,相比其剛問世時的半小時0.5元要貴了不少。雖說相關企業聲稱這是為了更好的為用戶提供服務,但不少用戶仍然將其視為行業自救的下策。

而與此同時,擁有120年歷史的上海「鳳凰」自行車廠,也在苦思自救的方法。

【失落的鳳凰:營業收入腰斬,凈利狂跌七成】

4月20日,上海鳳凰發布了2018年度報告,其中顯示營業收入幾近腰斬,歸屬母公司的凈利潤同比大跌73.73%。在業績報告中的詳細數據表示,去年上海鳳凰的營業收入為7.62億元,同比減少46.68%,實現歸屬母公司的凈利潤 2018.02 萬元,同比減少73.73%,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歸屬母公司凈利潤為-70萬元,同比減少101.35%。

上海鳳凰方面對此表示,製造業收入及成本減少原因,主要是受共享單車的生產和銷售減少所帶來。而在其昔日的合作企業名單中來看,其主要是受到了ofo方面的影響。

喧囂過後,上海鳳凰也被共享單車打回原形

2018年8月,其控股子公司鳳凰自行車將東峽大通極其關聯公司告上法庭,稱拖欠貨款人民幣6815.11萬元。後經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的主持調解,雙方自願達成調解協議,確認包括結欠貨款、律師費、利息等在內,東峽大通共應付鳳凰自行車7191.61萬元。在今年第一季度中,鳳凰自行車收到了來自ofo方面的3574.62萬元。

雖然上海鳳凰將目前的境遇歸因於ofo的壞賬,但去年這個時候的財報中,也透露接到ofo訂單卻「賺不到什麼錢」的信息。實際上不止是工廠,從ofo和摩拜現如今的表現來看,前兩年表現火熱的共享單車頭部企業也是各種虧損。而更為詭異的是,從去年開始,外界對共享單車行業的評價也一落千丈。

【詭異的現象:買家多花錢,賣家少賺錢】

昔日,ofo投資人朱嘯虎曾公開表示ofo只要3個月就能回本。但事實證明,在當時的大環境中,平台賺來的錢往往需要第一時間轉投給自行車生產廠商下更多的訂單,以便能用更多的單車佔領市場。因此比起共享單車平台,在那段時間最開心的,應當是本來萎靡不振的各大自行車廠商才對。

喧囂過後,上海鳳凰也被共享單車打回原形

根據上海鳳凰公布的2016年財報顯示,當年營業收入同比增加36.76%,主要產品自行車年產量超過290萬,同比增長35.12%,銷量也同比增長36.12%,銷售量比生產量還多了6286台。這意味著當年生產的單車不僅一售而空,甚至還清了不少庫存。而在2017再接再厲,銷售量高達505萬輛,增長74%,而ofo訂單量佔全年總訂單量的35%。

但即便是在共享經濟熱火朝天的2017年,自行車生產企業也沒能賺到大錢。原本ofo承諾一年採購500萬輛單車,此次合作將給其帶來約4000萬元的收益。當時就有媒體算了一筆賬,每造一輛共享單車,上海鳳凰的收益只有區區8元。然而ofo在這段時間內僅採購了178萬輛,剩下的則基本告吹。

根據官方公布的年報顯示,2017年上海鳳凰的毛利率不僅沒有上升。還降低了4.03個百分點。

【年產2300萬,一朝崩盤無人管】

「整個公司從深圳到天津一共增加500名員工,流水線增加7條,以應對去年年底洶湧而來的共享單車訂單,太突然了,好像洪水爆發一樣,我只要做多少他們就要多少,那怕你給他一百萬它都全要了」,雷克斯自行車有限公司總經理胡澤風,在2017年接受採訪時曾透露。而與此同時,共享單車平台之間的競爭也迎來了高潮。

如果說2016年的共享單車「夠用」,那麼2017年就已經有聲音稱共享單車出現了「泛濫」之勢。根據交通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共享單車產量約為2300萬輛,這直接使得2017年至2018年期間,馬路上的共享單車數量急劇增加,甚至影響到市民的正常出行,也正式在此時,不少城市推出了共享單車「限投令」,但這也沒有擋住平台的偷偷投放。

喧囂過後,上海鳳凰也被共享單車打回原形

最終平息共享單車在城市內大量投放的,不是管控,而是資金鏈的崩盤。以酷騎單車為例,不少共享單車企業盲目陷入比拼單車數量的漩渦,為了與自行車廠商達成更多訂單,不惜挪用押金池,形成惡性競爭,最終給用戶帶來損失。而隨著共享單車拆東牆補西牆的行徑告破,自行車廠商所生產的「子彈」也打到了自己身上。

【當互聯網遇上製造,不應簡單相加】

將時間撥回到2015年,彼時自行車生產企業在各種意義上都算得上是「夕陽產業」,文章開頭提到的上海鳳凰也正在走下坡路。其2015年營業收入較同期下降24.36%,自行車生產量214.8萬,同比下降10.8%,銷售量213.7萬輛,同比下降11.67%,庫存量為27170部。如果沒有共享單車,按照這個趨勢,其這隨後兩年的產量和銷量應該降到200萬輛以內。

不過隨著共享單車的問世,以上海鳳凰為代表的自行車生產企業迎來了迴光返照的情況。有人曾評價共享單車是典型的互聯網+製造的模式,但是互聯網模式的本質優先考慮規模效應,再談盈利的輕資產,而工廠卻需要有穩定的盈利模式和現金流支撐。顯然,在互聯網公司遞出的雪花一般的訂單面前,很多工廠忘記了這一點。

喧囂過後,上海鳳凰也被共享單車打回原形

共享單車本應該是「互聯網+製造」的典型案例,但是通過這幾年的合作,我們只看到了「互聯網」下訂單,「製造」方埋頭苦幹這樣的簡單相加,雙方都沒有更加深入地了解市場,哪怕產能過剩到了單車出門就送入「墳場」,也表現的無動於衷。那麼互聯網+製作所帶來的,就不僅僅是創造性的革命,也有可能是創造性的跟鬥了。

而事實也證明,當ofo泡沫破裂的那一天,上海鳳凰也被打回原形。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易生活 的精彩文章:

拍照王者的誕生:解析華為P30系列的全新影像科技
相互寶公布最新成績,上線半年超5000萬人加入

TAG:三易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