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一文讀懂什麼是Token,破解區塊鏈經濟 |矽谷資訊

一文讀懂什麼是Token,破解區塊鏈經濟 |矽谷資訊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矽谷洞察官方網站(http://www.svinsight.com)

現在對Token比較通行的理解是將其看做「可流通的權益證明憑證」,簡稱「通證」。這個定義雖然相對準確並逐漸受人認可,但領域外的人並不熟悉。而Token本身的存在機理仍存在極大爭議。

本文將從Token和區塊鏈的關係入手,對Token形成的過程、Token的價值來源、Token和股權的關係等問題作出分析。

一、Token與區塊鏈的關係及其定義

區塊鏈技術可以用來不可篡改的保存兩類信息:一是描述、定義各類資源(資產)狀態的信息。例如一個人的信用記錄、一件商品、一個房產、一篇文學作品等;另一種是描述資產交易過程的信息*。總的來說:

1、Token必然存在且僅存在於有交易的區塊鏈項目中,並作為交易的基本單位。

2、擁有Token等同於擁有對區塊鏈上某類資源的索取權。例如擁有btc token等同於擁有轉出btc的權利。擁有eth token等同於擁有轉出eth 或支付交易費用或創建智能合約的權利。擁有eos token等同於擁有投票權,使用一定量計算、存儲、帶寬資源的權利。

3、從個案分析的角度,存在只保存第一類信息的項目,例如傳統互聯網、銀行、政府在國際貿易、商品溯源、公證中的應用。雖然在此類項目中可以不使用,也沒有必要使用Token,但從區塊鏈經濟整體來看,兩類信息缺一不可。因此區塊鏈與Token是共生的關係。

*註:Bitcoin的UTXO模型使得在具體實現層面只有交易歷史沒有賬戶餘額,但從抽象的去看,Bitcoin仍然是有餘額和交易記錄兩類信息。

二、Token的形成

在涉及交易(或稱價值轉移)的區塊鏈項目中,交易信息因為不可篡改性和公開性,使得信息本身就可以在不需要第三方監督的條件下擁有價值傳遞的含義。案例說明如下:

「Alice給Bob一支花」,是一條文本信息。

在非區塊鏈環境中,只有在面對面交易中這句話才有價值傳遞含義,因為交易雙方可對這句話的執行情況進行當面澄清。但在沒有中介監督的情況下,Alice非面對面的向Bob說這句話,因為ALICE 可以隨時否認或篡改說話的內容,所以這句話並不具備價值轉移的作用。

在區塊鏈環境中,所有參與者在發送信息前首先要達成兩點共識:1、對信息代表意義的共識,例如上述文本信息中,花的種類,送花的時限等等(因舉例涉及鏈下實體,所以為討論簡便,假設鏈上和鏈下數據具有完全可信的預言機支持,均為不可篡改的真實信息)。2、如果違背了第一條後的懲罰措施,例如扣減信用、金錢懲罰、甚至永遠將不誠實者排除在外。

在這個共識基礎上,Alice簽名發送上述文本後,如果並沒有真的行動。那麼在不可篡改信息證實下,所有參與者在無限的未來中,都會知道Alice是一個不守信用的人。並將採用懲罰機制懲罰她。

我們將上述文本抽象之後,假設這個區塊鏈項目的用途是記錄Flower交易,並發行了Flower Token, 每一枚Token代表對一支花的索取權。那麼上述文本信息就變成了結構化信息:

「A trasfer 1 unit Token to B」。

至此,我們可以看到在有交易的區塊鏈項目中,無論是否設計專門的Token變數;是否有可進行Token轉賬的錢包;是否有可在二級市場交易的Token;Token都天然客觀存在。

三、Token 的價值內涵

從前述分析我們可以看出,Token的全部價值來自於共識。參與者賦予Token什麼樣的價值,它就代表了對哪些資源的索取權。*對Token的市值分析,不同項目都應根據其經濟模式採取不同的分析模型和框架。

註:狹義上的共識是寫在系統中由全部誠實節點必須共同遵守的約定,例如EOS對計算資源的索取權;廣義上的共識還包括部分人對Token用途的認同,例如1Btc在生態治理層面不代表任何資源,但逐漸有更多人願意用Btc換取更多種類的經濟產出或法幣。

1、Token的價值來源:

(1)以太坊ERC20代幣的數據結構統一,但不同項目的Token市值卻完全不同,刨除那些區塊鏈技術公司發行的ERC20,單純去看傳統公司的Token應用可更為清晰看到Token的價值來源。以Cindicator為例,該項目現在提供不同等級和豐富度的智能投顧研判信號,以持有Token(CND)數量的多寡作為Token持有者使用相應服務的門檻。Token價值完全由項目方本身在智能投顧領域的價值決定。

(2)賦予Token價值的絕不僅僅是創始項目方,而應歸於全部生態參與者。也就是說Token所代表之物是由變化的群體,和他們變化的共識決定。舉例來說,EOS ERC20 Token由官方賦予的價值是有權以1:1比例映射到EOS.IO系統中的持有人分布表中。在映射後,ERC20 Token就不再具有官方賦予的價值。但是這個代幣不會消失,如果持有人為其賦予了新增的例如說EOS創世持有人紀念Token,那麼它就有了新的可流通的意義。

2、Token與股票的關係:

(1)Token和股權並無必然聯繫,Token是否可以代表持有人對公司的權益由發幣項目公司決定。但迄今為止,Token仍然可在全球範圍內自由(隨時、隨量)轉移,並沒有項目完全限制Token在不同轉移人之間的條件、流通範圍,須披露內容等,因此實際上與證券仍有較大的區別。

(2)區塊鏈經濟下將有越來越多的經濟活動從大企業、政府中釋放出來,由小企業、個人在市場和商業環境中由智能合約協調完成。在這樣的未來經濟形態下,本文認為對企業來說,以生態權益為導向將比以公司權益為導向更符合公司利益。換言之,代表生態價值的Token將極大擠壓股票的生存空間。但只要公司這種組織形式還在,那麼股票就仍然會與Token處於共生狀態。值得說明的是,在技術層面,股票的記錄和轉移也可能會採用區塊鏈技術來完成。

附、Token幾種譯法的辨析

按Wikipedia釋義,從經濟價值角度看Token,第一類含義是可用來代替錢使用的金屬塑料小圓片,即「代貨幣」,例如賭場中的籌碼。第二類含義是准錢幣,即硬幣或紙幣以外的代幣獎章、臨時通貨等;第三類是可用於兌換商品或服務的代金券和禮品卡。另一方面從信息技術角度看Token,指的是可操作某類計算資源的對象(Object,計算機術語)。

Token現在主要譯法有幣、代幣、通證等。首先,我們應對謹慎將Token視為貨幣的傾向。一個原因是貨幣作為一般等價物具有法償性,可以無條件在一國內使用,具有貨幣的完整功能(價值尺度、交易媒介、價值儲藏)。Token不具備無條件使用的功能和價值尺度功能,在邏輯上不具備貨幣的全部功能。另一個原因是「幣」讓人先入為主的認為Token代表的是金錢,極大限制了Token的含義範圍,容易令人忽視Token可以是所有鏈上資產交易的單位,可以代表對所有鏈上資產的索取權。

通證的全意是可流通的權益證明憑證,是現在最為準確並逐漸受人認可的翻譯,但領域外的人並不熟悉。而代幣,從字面意義上講,「代」指的是對某類資產或資源的索取權憑證;「幣」指的是可流通。例如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遊戲幣,一是說可以享有使用遊戲設施的憑證;二是說遊戲幣可與他人交換。所以代幣的譯法實際上與通證同義,可以混用。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矽谷洞察官方網站(http://www.svinsight.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矽谷密探 的精彩文章:

遠程醫療——21世紀最偉大的醫療發明之一
患者指數系統平台能更好的追蹤影響健康的社會決定因素

TAG:矽谷密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