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性平均壽命已達80歲,你更深刻地理解「生命」了嗎
圖為寧曉紅演講。
■記者 張晶晶
今年清明節前一天,在有著厚重歷史的醫學聖殿——百年協和禮堂,一場關於死亡的討論展開。這是由北京協和醫院安寧緩和醫療組主辦的HUG論壇《清明·與青年者說》,參加論壇的包括北京協和醫學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省外各所高校的大學生,以及社會上對安寧緩和醫療感興趣的公眾,以及在協和醫院進修的醫生和志願者們。
北京協和醫院老年醫學系主任劉曉紅、北京協和醫院老年科副主任醫師寧曉紅、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萬希潤等多位知名專家,與大家分享了自己親身經歷的故事,從多個角度闡釋了我們應該如何更好地尊重和面對死亡。
老齡化社會的醫療
隨著生活和醫療水平的進步,人類的平均壽命不斷延長。「可以說,人類從來沒有像現在這麼老過。」劉曉紅介紹說,目前中國人的平均壽命是76歲,女性已經到80歲。「《柳葉刀》最新發表的一篇文章預測未來20年人類壽命會增長5歲,那麼到2040年我國的人均壽命大概是81歲。」
老齡化社會趨勢已成定局,慢病將成為致殘致死的主要原因。世界衛生組織在上世紀90年代就提出了「健康老齡化」的概念,老齡化社會對醫療提出了新的要求,醫療行為也需要隨之進行改變。
劉曉紅詳細介紹了應對這種狀況的「三段路」:「第一是在健康的時候關注健康管理,預防慢病、優化生活方式;第二是在疾病治療過程中注意維護功能,對於腫瘤病人要注意控制疼痛等癥狀,通過多學科配合,比如營養、康復的支持,幫助疾病治療;第三是到了失能的時候,比如不能行走、認知能力改變,在不可逆的階段,需要提升外界的環境,比如我們現在正在提倡建設的老年友善醫院。」
更好地了解死亡,能夠更深地理解生命。大聲談論死亡是對生命的一種喚醒,樹立正確的生死觀是人的現代性的體現,更是時代和文明進步的標誌之一。在我國老齡化社會加速到來之際——如何有質量地終老,與家人該如何共度生命中最後這一階段成為可以有答案的命題,值得每個人及早叩問和認真思考。
死亡前的準備
中國人一向重生忌死,死亡是一件特別私人的事。生活中唯有親身遭遇,人們才會近距離接觸死亡。但在此之前,我們少有途徑去得到相關細節知識或經驗,更少有場合和機會去坦然談論它。因為少有準備,也不知如何準備,在死亡到來時,無論是本人還是親人,都會無所適從、驚慌失措。
作為一名醫生,萬希潤見過很多生死。但在面對自己父親的死亡的時候,他依然感到深深的困惑。三代醫生世家,無論是關於病情還是治療方案,他一直與父親開誠布公地探討。
「到最後,我爸爸還給我打電話說『我有個要求』,我說『什麼要求?』,他說『你看我雖然是個醫生,我並沒有為醫學作一些貢獻,我想把遺體捐出去』。」擔心父親是因為怕兒女麻煩,萬希潤開始並沒有答應。但是父親反覆提出,他最終順從了父親的意願。
「我深深地困惑:我爸爸是確實想捐獻遺體,還是不想給我們添麻煩?我的選擇是不是讓爸爸壽命縮短了一些?如果做手術,萬一成功了呢?父親是不是怕我們花錢、怕我麻煩、怕醫生總來找我簽字?我其實一直在疑惑。」
人經常忘記的一個事實就是我們終將死去。選擇如何離開,是人生最後一項權利。寧曉紅介紹說,安寧緩和醫療課程中經常有這樣的環節——假如我要死了,我希望做什麼?
「我們的一個英國老師分享說:『我想好了我死的時候,我媽堅決不能過來。因為我非常了解我媽,她肯定又哭又叫又喊又鬧,別人沒有辦法跟我共處最後的時刻。所以我設計好了:等我死的時候,讓我最好的朋友來陪伴和安慰我媽,並且是在遠離我病床的地方、別過來。我要跟我老公、孩子,還有朋友們,共度最後的時刻,他們一起簇擁著我離世。』這是她的設計。」
大多數中國人認為老人不願意談及生死,而醫生們則表示,往往是年輕人比老年人更忌諱談論死亡。
「作為當事人,要表達自己的願望,設計自己最後的時刻;作為親人,也可以問問即將離世的老人,他有什麼樣的想法?我經常問病人這樣一個問題:『您有什麼要求嗎?』有的病人說『我願意在家裡走』,我說『好,咱們談談這個話題,跟您的家人談談有沒有可能在家裡走』。」寧曉紅舉例說。
這是對於死亡的實際準備,是非常主動地幫助將死之人的方法;它並不殘酷,反而可以讓當事人和親人都更加從容。
如何面對「最後」
論壇當天還首發了國內首部安寧緩和醫療主題公益動畫短片《最後》。年邁的兔奶奶重病,家人想盡辦法延續她的生命,並努力給予她一切;小小兔面對成人世界懵懂無知,只是體察到奶奶的難過與需要,用自己的方式陪伴著奶奶、使她開心。人生告別之際,大人們仍在懇求醫生不惜一切代價挽救奶奶的生命,而所有的努力終究不能改變結果。
這個故事重現了大多數人在面對親人離世時的內心掙扎及普遍做法。而事實上在這個階段,除了治療、不舍和無力,可以做的重要的事還有很多,比如進行有效陪伴,幫助病人完成心愿,勇於開口進行道愛、道謝、道歉、道別等,都遠比強制進食、臨終有創救治等措施更為重要且有意義。
時間不停,步履有歇,放手也是愛;與其抗拒,不如和解,每個人充分掌握生命的自主權,家屬充分尊重和知曉病人意願,才能做到生死兩相安。
※博士生的水平,就是一所大學的科研水平
※養狗有多利於健康?達到推薦活動量的可能性是不養狗的4倍
TAG: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