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科學家們在肥胖領域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

科學家們在肥胖領域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歡迎分享,轉載須授權!

谷 君 說

如今,全世界70億人口中有20億人處於超重或肥胖,我們都知道,肥胖與其它多種疾病存在密切關聯,近些年來,科學家們通過進行大量研究來闡明人群的肥胖流行趨勢、肥胖發生機制及如何有效應對肥胖,本文中,小編就對相關重要研究成果進行整理,分享給大家!

科學家們在肥胖領域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

文/T.Shen

JCM:DNA的甲基化水平或與機體肥胖直接相關

doi:10.3390/jcm8010087

DNA甲基化是一種調節基因表達或關閉的特殊機制,其常常會被多種因素所影響,比如遺傳因素、環境因素、生活方式和營養習慣等。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馬拉加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DNA甲基化或與機體肥胖直接相關。

研究者表示,相比健康個體而言,在患代謝性疾病的肥胖人群機體中,參與脂質代謝基因(脂蛋白脂酶(LPL))的甲基化水平往往較高,由於該基因能幫助確定攝入的脂肪是被儲存或被組織消耗,該基因的功能異常則會引發血液中甘油三酯水平上升。研究者認為,肥胖人群機體中脂質代謝功能的異常與高水平的全身性炎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甚至癌症有關。

Nat Med:靶向瘦素相關通路能夠控制肥胖

最近,洛克菲勒大學的科學家和合作者已經確定了一種遺傳機制,表明血液中的瘦素含量以及大腦對它的反應有助於確定一個人將獲得多少體重。這一機制可能在所有肥胖病例中至少有10%發揮作用。該研究結果可以幫助識別具有可治療形式的病症的個體,為脂肪細胞中產生的激素瘦素的生物學提供了新的亮點。相關結果發表在Nature Medicine雜誌上。

研究結果顯示:在小鼠中,調節瘦素產生的細胞機制的改變可導致一種可用瘦素治療治療的肥胖症。來自人類遺傳學研究的證據進一步表明,類似的機制可能導致一部分患者的肥胖。編碼瘦素激素的基因受相鄰DNA序列和調節因子的調節,這些序列稱為長非編碼RNA或lncRNA。這些因子調控脂肪細胞中的基因開啟,並且還控制瘦素的分泌。

Cell Metabol:科學家們發現關鍵基因影響不同性別群體的肥胖癥狀

doi:10.1016/j.cmet.2018.12.013

加利福尼亞大學(UCLA)的科學家們最近研究了性別差異和性別特異性與心臟代謝表型遺傳背景的相互作用。研究人員發現了Lypla1基因的性別特異性肥胖基因座,該基因與人類肥胖有關。該研究的結果現已發表在Cell Metabolism雜誌上。

男性和女性可能對肥胖,胰島素抵抗和其他心臟代謝特徵不同。女性通常具有更有利的代謝特徵。然而,但性別與基因的相互作用關係如何?這對心臟代謝特徵的發展有何影響?這些問題目前仍不清楚。為了回答這些問題,作者利用小鼠動物模型來探究50種心臟代謝特徵的性別差異。結果發現,性別在基因表達和心臟代謝性狀的發展中起作用。特別地,研究小組發現了Lyplal1基因的性別特異性肥胖基因座。

PNAS:內臟脂肪過多會導致「病態肥胖」

根據最近發表在《PNAS》雜誌上的一篇文章,2型糖尿病和其他與肥胖有關的疾病的發生取決於身體儲存多餘能量的方式。這篇文章中作者闡述了腹腔內脂肪對機體肥胖以及相關疾病的影響。

作者認為,致病性肥胖是原本是對機體有利的。「在生命的早期,身體會決定儲存脂肪的位置。對於營養不良的胎兒來說,脂肪儲存在內臟中而非皮下能夠保護我們免受感染,但這種選擇進一步使我們得到了過多的卡路里。「在不了解腹部脂肪組織儲存機制的情況下試圖研究肥胖相關的疾病,就像在不了解心臟功能的情況下試圖了解循環系統疾病一樣。」

Science:CRISPRa加入肥胖之戰,無需對基因組進行編輯就能對抗肥胖

doi:10.1126/science.aau0629

在一項重要的新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員證實CRISPR療法可以在不切割DNA的情況下減少體內的脂肪。他們利用一種經過修飾的CRISPR版本提高某些基因的活性,從而阻止攜帶著導致極端體重增加易於發生的基因突變的小鼠出現重度肥胖。重要的是,他們實現了持久的體重控制,而無需對小鼠基因組進行一次基因編輯。

在這項新的研究中所涉及的這種技術是一種稱為CRISPR介導激活(CRISPR-mediated activation, CRISPRa)的技術。它是由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細胞與分子藥理學教授Jonathan Weissman博士及其團隊開發出來的,它與常規CRISPR的不同之處在於它不會對宿主基因組進行切割。它保持了常規CRISPR的引導系統,這種引導系統經編程後能夠靶向特定的DNA序列,但是將與一串短肽(即SunTag array)融合在一起的沒有切割活性的Cas9(dCas9)替換常規CRISPR中的有切割活性的Cas9。當CRISPRa找到其靶DNA序列時,這一串短肽能夠在細胞中招募轉錄激活因子,從而促進特定基因表達,但是沒有發生基因編輯。

Sci Rep:小孩子的口腔微生物構成能夠預測肥胖的發生風險

根據最近發表在《Scientific Reports》雜誌上的一篇文章,兒童早期的體重增加情況與口腔細菌的組成有關,這表明兒童微生物群可以作為預測兒童肥胖的早期指標。

「美國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存在超重或肥胖的癥狀,」研究者Kateryna Makova說道。「如果我們能找到幼兒肥胖的早期指標,我們可以幫助父母和醫生採取預防措施。」「在這項研究中,我們發現孩子兩歲時的口腔微生物群與出生後頭兩年的體重增加有關,」Makova說。

PNAS:肥胖竟然是通過大腦遺傳的?

最近的分子遺傳學研究已經發現和肥胖相關的大部分基因在中樞神經系統中也表達。同時肥胖與神經行為因素(如大腦形態學、認知表現和個性等)有關。因此近日來自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等單位的科學家們研究了參與人類連接組計劃的895組兄弟姐妹的神經行為學因素是否與他們肥胖的遺傳學差異有關,他們檢測的指標是身體質量指數(BMI),相關研究成果於進入發表在PNAS雜誌上。

研究人員發現從表型上看,皮質厚度的數據支持了肥胖的右腦假說。也就是BMI增加與右額葉皮質厚度減少及左額葉皮質(尤其是側前額葉皮質)厚度增加有關。此外,研究人員發現BMI較高的參與者內嗅區和海馬旁結構厚度和體積減少及頂葉枕葉結構變厚的現象表明視覺功能在肥胖中扮演著一定角色。

Science:治療肥胖有戲!揭示為何攝入高脂肪飲食而不會變胖

doi:10.1126/science.aap9331

來自美國耶魯大學的科學家們想要培育出一種病態肥胖的小鼠。他們非常不幸失敗了。他們從這種失敗中獲得的發現是非常引人關注的相關發現發表發表子啊國際雜誌Science上。這些研究人員報道這一「失敗」導致Eichmann及其團隊發現兩種分子的缺乏有助給淋巴組織中的特殊淋巴管「裝上拉鏈」,從而阻止被稱為乳糜微粒的脂肪顆粒攝入。這兩種分子為兩種內皮細胞受體:神經纖毛蛋白-1(neuropilin-1, NRP1)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1(VEGFR1,也被稱為FLT1)。儘管攝入高脂肪飲食,但缺乏這兩個編碼NRP1和VEGFR1的基因的小鼠不會將脂質作為脂肪加以攝入,而是排出脂質,因而它們的體重很少會增加。

腸道淋巴組織通過被稱為乳糜管(lacteal)的腸道淋巴管吸收脂質。在大多數情況下,脂質進入乳糜管是通過易於穿透的紐扣式結構來加以控制的。然而,在缺乏VEGFR1和NRP1的小鼠中,乳糜管被「裝上拉鏈」,因而脂質被排出而不是被乳糜管攝入。通過抑制Rho激酶ROCK也可以在正常的小鼠中誘導乳糜管「裝上拉鏈(zippering)」。

Cell Metabol:科學家有望徹底治癒遺傳性肥胖

doi:10.1016/j.cmet.2018.05.008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 Metabolism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哥本哈根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利用利拉魯肽(liraglutide)或能幫助這些具有遺傳傾向的患者成功減肥,利拉魯肽是食慾抑制激素GLP-1的一種可修飾形式,當攝食後集體的腸道能夠天然分泌這種激素。

研究者Signe Sorensen Torekov說道,這類人群通常更容易患上肥胖,因為其機體的基因會促進其變得肥胖,也就是說,這些人群必須與驅動其肥胖的遺傳因素作鬥爭,而我們發現,利拉魯肽會能幫助這些人群有效減肥,在四個月內這些患者或許感覺並不是那麼餓了,而且也會減掉6%的體重。

JCEM:新研究發現肥胖和腸道微生物之間的新聯繫

doi:10.1210/jc.2017-02114

來自瑞典隆德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腸道微生物和肥胖之間的新聯繫。他們發現血液中的某些氨基酸與肥胖及腸道微生物組成有關係。研究人員對微生物的重要性的了解似乎比報道的更少。這個領域的許多研究是基於動物研究的,並不能直接應用於人身上。此外,對一個人而言健康的腸道微生物對另一個人可能並沒有好處。

然而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腸道微生物確實在健康中扮演重要角色。它會影響代謝,與肥胖、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都有關。

過去的研究還表明患有這些疾病的人血液中的代謝物不同。因此這項研究的目的就是鑒定出血液中與肥胖相關的代謝物,並探索這些肥胖相關的代謝物是否影響糞便樣品中的腸道微生物的組成。

- End ▎生物谷 Bioon.com -

想要了解更多資訊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物谷 的精彩文章:

膳食補充劑對機體健康真的有益嗎?
吃雞蛋真的有利於健康么?

TAG:生物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