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康熙到底有沒有「微服私訪」?他的一句話不小心暴露了真相

康熙到底有沒有「微服私訪」?他的一句話不小心暴露了真相

康熙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零10月,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同時,康熙在位期間,也為國家發展做出了諸多貢獻,比如取得對三藩、沙俄的戰爭勝利、消滅在台灣的明鄭政權、三征噶爾丹等等。由於康熙功績非凡,為清朝的發展奠定了紮實根基,因此康熙也被世人稱之為「千古一帝」。

然而,大多數人只看到康熙的功名,卻不知他背後所付出的心酸。事實上,康熙一生最大的功績並非來自戰爭,而在於對黎民百姓的體恤,康熙生平做過最多的一件事莫過於「微服私訪」,前些年拍攝的《康熙微服私訪記》就講述了康熙南巡時遇到的情景。

看過這部劇的人,有一部分愛好歷史的朋友們針對此事提出了質疑,說康熙微服私訪純屬杜撰,那麼,歷史上的康熙到底有沒有「微服私訪」呢?他的一句話不小心暴露了真相。

首先,康熙在位時間加強了中央集權,是一位推崇專制的君主,因此斷然不可能深入民間接近百姓,正史上也沒有康熙微服私訪的記載。

在《聖祖仁皇帝聖訓》中,記載了康熙關於巡行的一些事情,其中提到一個「省方」的類目,所謂的「省方」就是視察四方。此外,在《清聖祖實錄》中,明確記載了康熙巡遊民間的具體位置,比如泰山、孔府、五台山等都留下了康熙的足跡。這說明康熙年間,的確親臨民間考察過民情,不過,是不是私訪就另是一說了。

康熙巡行過程中,明確規定一定要避免擾民,隨行所帶的物品要能省則省,凡是皇帝所經過的地方,百姓照常生活;還要求地方官員不得藉此機會進禮受賄,一切從簡;隨行的大小官員也要尊禮守法,不得仗勢欺人,若是發現有人違反規定,一律嚴懲不貸。

根據史書記載,康熙在巡視時的確遵守「一切從簡」的原則,但是沿途所經過的地方,皆設有軍隊營帳,從沒有住過房屋茅舍,康熙路過的地方,百姓皆下跪夾道歡迎。康熙帝還親口說過這麼一句話「便道至浙江觀風問俗,簡約儀從,鹵薄不設,扈從者僅三百餘人」。由此可見,康熙出巡的隊伍並非兩三個隨從,即便在「一切從簡」的情況下, 也至少有300餘人的隨從隊伍。

綜上所述,康熙雖然是個為國為民的明君,但身為皇帝的尊嚴和排場還是不可或缺的。皇帝貴為一國之主,他的安危關係著天下人的生死存亡,安全當然是排在第一位的,其次才是巡視民情。因此,康熙所謂的出巡,只不過是帶著一眾官員到民間考察民情,並非微服私訪,《康熙微服私訪記》里記載的故事內容大都是杜撰之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辛田田談歷史 的精彩文章:

乾隆賞賜大臣每人一塊肉,為何大臣都不願意吃?只因清朝一項習俗
武則天生前有一密室,進者必死,死後被宰相發現一不為人知的秘密

TAG:辛田田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