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工筆重彩畫-葉麗美

工筆重彩畫-葉麗美

工筆重彩畫-葉麗美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畫家-葉麗美


個人簡介

葉麗美;原名葉杏媛,字若離,生於廣東惠州,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學碩士。作品曾多次參加全國美展並獲獎。現供職於中國藝術研究院,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二級美術師、文化部青年美術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畫創作研究院藝委會副主任兼研究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工筆重彩研究會研究員、中國女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女畫家聯誼會會員、北京工筆畫會會員、中關村畫院藝委會主任。

工筆重彩畫-葉麗美

《四季往來》 葉麗美 93 x 92cm

傳統工筆畫色彩的特點

文 / 葉麗美

講究「隨類賦彩」的中國畫色彩,不是依據自然色相定色譜,而是強調理想的主觀象 征性的色彩賦色的,是一種主觀的獨立的用色,沒有西畫那樣追究環境色和條件色的影響,不注重光與色的變化而以平光、散光進行描繪。畫面強調色區別於自然,要有文采。

工筆重彩畫-葉麗美

《又遇風暖》 葉麗美 136 x 68cm

古人的「賦彩」用「彩」而不用「色」,正是一種主觀表現性的體現。清代王概說「著色象其形采,渲染得其神氣」,「彩」與「采」通,有文采、神采之意。劉勰說的「犀兕有皮,而色資丹漆」就是文質有度中的「為情而造文」,強調正色純、間色雜,「正采耀於朱藍,間色屏於紅紫」。「麗以則是正色,麗以淫是間色」。「麗則是真情,麗淫是偽彩,在古人看來,色彩可以表達真情,也可以『麗』而不 『真』,所以色彩是隨著感情而『賦』的」。「彩」「類」「賦」的精神不是以生活為依據,而是意境決定色彩,不是生活決定色彩,因此,中國畫的賦色傳統是表現性的。工筆畫的色彩正是在這種對色要求正、純的賦色標準中發展的,從這個意義上說,傳統工筆畫走的設色之路是浪漫與現實之間的道路,所以才出現隋唐輝煌燦爛的金碧青綠山水的色彩浪漫,以及宋代朴麗典雅的花鳥畫的風華絕代。

工筆重彩畫-葉麗美

《歲月歌聲》 葉麗美 180 x 96cm

傳統工筆畫有重彩、淡彩之分,顏色有植物色與礦物質色彩。對色彩的選擇極為嚴格,除藤黃、花青、胭脂等植物色之外,較少從自然生物取色,而多從地下礦石提色,如硃砂、赭石、石黃、瑪瑙、銅綠、石青、金、銀等,這些礦物色色相穩定、色彩鮮艷持久,歷經千年仍然散發出璀璨光彩。「據漢代史游所著的《急就篇》中就記載了19種色澤:紅、絳(赤色)、縉(淺赤色)、繎深紅色)、鬱金(淺黃色)、半見(黃白色)、蒸栗(深黃色)、緗(淺黃色)、緹(黃赤色)、綠、縲(蒼艾色)青、縹(青白色)、紫、紺(青赤色)、皂(黑白)、白(白素之精者)、紈(絹之精白者)、延(以石矸繒之光澤者)。這19種色澤大部分是用顏料表現出來的。而漢代《說文解字》所列的色彩名稱多達37種。」因與中國傳統哲學色彩觀的自覺聯繫,縱觀傳統的工筆繪畫在用色上都極為節制、單純,極具裝飾性,體現出崇尚簡雅古麗的審美準則。無論是明艷富麗的色彩風格,還是樸素澹遠的野逸之風,古代的畫家在設色中都極為注重色彩的審美格調,追求單純、典雅、明凈、沉穩凝重而又表裡澄澈的畫面效果。張彥遠說「古之畫或能移其形似而尚其骨氣。以形似之外求其畫,此難與俗人道也……以氣韻求其畫,則形似在其間矣。上古之畫,跡簡易澹而雅正,顧(愷之)陸(探微)之流是也。中古之畫,細密精緻而臻麗,展(子虔)鄭(法士)之流是也。近代之畫,燦然而求備……」正是對唐以前的繪畫賦色的概括。張彥遠所說的「燦然而求備」正是瑰麗雄奇的工筆重彩畫的輝煌氣象。

工筆重彩畫-葉麗美

《此處有清凈》 葉麗美 136 x 68cm

中國傳統工筆畫從顧愷之的《洛神賦圖》到隋展子虔的《游春圖》、從唐代李思訓李昭道的金碧青綠山水直至宋的《千里江山圖》與宋的工筆花鳥,幾乎都是重彩之筆,可見華麗美艷的色彩受到極大重視,從南北朝到隋唐興盛的佛教壁畫的輝煌瑰麗的設色仍可感受到那個時期色彩的磅礴氣象。唐宋是古代工筆畫發展的歷史高峰,是中國傳統設色工筆畫確立經典風範和軌制的時代。唐代傳統設色工筆畫多用金碧、石青、石綠、硃砂這些高純度明艷飽和的色相賦彩,設色輝煌大氣、富貴華麗、莊重沉著而簡潔明朗的風範在流傳下來的經典畫卷中仍然能深刻的感受到,如唐李思訓金碧輝煌的《江帆樓閣圖》、閻立本《步輦圖》、《歷代帝王圖》,周昉的《搗練圖》,張萱的《虢國夫人游春圖》,顧宏中的《韓熙載夜宴圖》,韓乾的馬,韓滉的牛,還有被杜甫賦詩讚譽為「畫色久欲盡,蒼然猶出坐」的薛稷、邊鸞等等都是工筆畫傑出代表,是中國工筆畫千載傳統的奠基者。《廣川畫跋》言李家藏《蛺蝶圖》:「畫本燦漫無完處,粉殘墨脫」,「粉香金翠夢能甜,細寫春悰入筆尖,卻恐尋香飛便去,六宮爭下水晶簾」由此可見唐代工筆設色之精湛。又據《唐朝名畫錄》記邊鸞「下筆輕利,用色鮮明,窮羽毛之變態,奮花卉之芳妍」,《圖繪寶鑒》稱邊鸞的花鳥畫「以丹青馳譽於時,小得動中有生意,大抵精於設色,如良工之無斧鑿痕耳」。再如,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是以情節複雜紛繁的人物關係展開的長卷,此畫用色更是工細縝密,設色富麗勻凈,色彩運用豐富的冷暖對比、色彩豐富生動。人物服飾的顏色與人物身份、動作、情態及故事情節協調呼應;紅黑白三色貫穿著畫面構成主旋律,色彩設置的工整與精巧使這幅經典作品成為中國史上人物畫的典範。中國傳統的礦物顏材和賦色技巧,以及獨特的審美傳統使這些古典工筆畫作品的色彩雖歷經千年而不衰,依然明艷感人,具有生生不息的藝術生命力。

工筆重彩畫-葉麗美

《三秋一覺庄生夢》 葉麗美 68 x 68cm

「金碧緋映,古雅超群」的唐代氣象為宋代的繪畫發展奠定了基礎。宋承唐制,在唐、五代奠定的法度的基礎上,建立翰林書畫院,宋畫色彩清麗典雅,意遠含蘊,古樸而又有書香氣,與唐代一起成為歷代經典。宋人以「窮物理」的精神與「盡精微」的學術風範使宋代工筆特別是花鳥畫發展至後世難以逾越的高度。唐代工筆重彩的薄中見厚、艷而不俗為特點的賦色技法、「徐黃二體」於五代的成就、以及徐熙與徐崇嗣創立的「沒骨法」的出現,使宋代工筆畫的表現方法已經完備:即雙鉤重彩、沒骨與雙鉤結合、沒骨法三格皆齊。工筆畫「從唐經五代的提煉,宋畫的工筆技法已經很成熟,用色鮮艷,富麗,朱丹、青綠、藍紫、金銀、蛤粉,幾乎都是以礦物色為重,這種歷久常新的色彩從敦煌壁畫那就生輝至今,在宋畫中也大放異彩」。麗而不浮、艷而不俗、以薄見厚的色彩是宋代工筆的美學成就,是流傳千年的工筆畫的優秀傳統。趙佶是繼承和發揚唐與五代徐黃黃體的重要代表。他的《瑞鶴圖》、《芙蓉錦雞圖》等傑作名冠於世。《瑞鶴圖》描繪二十隻仙鶴自由翱翔於神殿之上,石青平塗的天空下襯著紅雲(祥雲),青、白、紅、金色的對比金碧輝煌脫俗不凡。《芙蓉錦雞圖》的設色是宋畫「妙造自然」的體現,生趣盎然的芙蓉與野菊以重墨雙鉤填彩,濃重的綠色穩重沉著,芙蓉及野菊的花以紅、白重彩賦色,渲染烘托而成,向背自然。最古麗典雅的是側立枝頭回首仰看蝴蝶的錦雞,以白、黑、紅三色渲染賦色,色彩對比強烈、天機生動、工麗之極,與蝴蝶的翩然之態相映成趣,極富裝飾趣味。宋代的皇帝與唐代皇帝一樣酷愛書畫,且有過之而無不及。據記載,僅宋內府收藏「百倍於先朝」,「上自曹不興,下至黃居寀,集為百軼,列14門,總共1500多件,名之曰《宣和睿覽集》」。宋代有文獻記錄的畫家就有986人,而宋畫院就有164人.可見這個以「文」興國的朝代的繪畫之盛。

工筆重彩畫-葉麗美

《草芳十里》 葉麗美 69 x 69cm

宋代是中國畫由禮教化、政教化轉為文學化的重要時期,宋畫的詩情畫意就是重要的特徵。「中國傳統繪畫不僅僅是『繪畫的』,而且也是『文學的』。」唐詩宋詞的成就赫然,文學在這朝代彪炳史冊的就有三蘇、王安石、歐陽修等,蘇軾能發現王維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就是這個朝代審美觀的一個集中體現。「宋畫有文氣,有書卷氣,成為中國藝術的典型範例」。「宋代的工筆花鳥畫至今仍未有超脫其軌範者。」因此,宋畫的色彩能達到不艷俗、不浮華,而有極深的意境,與這個朝代的文化氣質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是重視文藝心理的色彩美感與審美情境的反映。這種追求文藝精神的繪畫美學成為中華民族藝術對世界美學的一個重大的貢獻!宋是繼唐之後中國畫的發展高峰,特別是花鳥畫與山水畫呈分足鼎立之勢,然而,宋代也是中國設色工筆畫「絢爛之極,復歸平淡」之世。「唐宋是深受道家影響的文人畫家突破五色觀和丹青為主多彩為輔的色彩觀,確立了以墨色為主、淡彩為輔的色彩觀;在這種色彩觀的支配下,文人畫家創作了大量的水墨畫」。自唐代王維推崇「水墨至上」到蘇軾的「詩畫本一律,天工與清新」之後的倪瓚之「逸筆草草」,由於種種歷史因素,水墨畫在文人士大夫的積极參与下開始興盛,並於元明清三代蓬勃發展成為一統畫壇近千年的主流。此後,中國繪畫中的設色工筆畫的色彩逐漸衰落,另一支流入民間藝術之中,成為「紅間黃,秋葉墮。紅間綠,花簇簇。青間紫,不如死。粉籠黃,勝增光」的民間裝飾繪畫的絢麗色彩傳統。至此,由唐宋開創並確立規制的用色、觀察、寫生、窮理等的優秀傳統被沖淡了。或許,薛永年先生在《重彩畫及其語言》一文中可以概括中國傳統繪畫色彩發展的脈絡:「如果按傳統方法把自古及今的中國畫史分成幾大時期,那麼,上古(戰國秦漢魏晉)以眾工為作者和以壁畫為主要形式的條件,導致了丹青的主流地位成為了潛流。近世(本世紀初至七十年代末)西學的東漸雖使中國畫失去了一統天下的地位,甚至也在中國畫里出現了引西入中的體格,但畫家多屬知識分子中的行路的先覺,創作也仍主要在紙絹上進行,因此並未改變中國畫領域水墨為主的局面。」這正是中國繪畫特別是色彩繪畫的歷史縮影。宋代以後,傳統中國畫色彩過早的出現退萎,雖後世歷經許多畫家的努力,如元代趙孟頫,明代仇英、呂紀、唐寅、陳洪綬,清代鄒一桂、惲壽平、蔣廷錫等身體力行的推崇,但依然只成為清新一時的展現。

工筆重彩畫-葉麗美

《家園》 葉麗美 93 x 95cm


文獻參考

劉 勰,《文心雕龍·情采》周振甫注,第347頁,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2年1月版

姜 今,《中國花鳥畫發展史》,第21頁,廣西美術出版社 2001年7月版

楊天明,《繪畫色彩學》,第4頁,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 2011年4月

張彥遠,《論畫之六法》,轉引自呂鳳子著《中國畫法研究》,第14頁,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1960年

俞劍華,《中國古代畫論類編》,人民美術出版社 1986年12月版

姜 今,《中國花鳥畫發展史》,第42頁,廣西美術出版社 2001年7月版

姜 今,《中國花鳥畫發展史》,第39頁,廣西美術出版社 2001年7月版

張建軍,《中國古代繪畫的觀念視野》,第198頁,齊魯出版社2004年李霖燦,《中國美術史話》

姜 今,《中國花鳥畫發展史》,廣西美術出版社 2001年7月版

楊天明,《繪畫色彩學》,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 2011年4月版

葛路,《中國畫論史》,第77頁,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9年1月版

工筆重彩畫-葉麗美

正版當代工筆畫冊 | 工 ·無界藝術新視覺



北京墨軒臻品藝術 | 出品

嚴禁圖片運營商業

版權歸作者所有

違者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