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濕降火健脾!穀雨後這樣吃,一整年小病小痛少找你
又是一個「雨」字輩的節氣,古人云「雨生百穀」,還有「春雨貴如油」的說法,可見,這個時候的雨水對農作物是多麼重要。
這時候,農民伯伯們開始種植和打理各種農作物。
當然,也不是所有地方降水都會增多,降水主要集中華東地區,而華南、西北這些地區反而可能出現春旱。
在這一天,漁家會流行祭海習俗,南方則有采新茶習俗,北方則有吃香椿習俗。
總之,儘管實際天氣情況南北差異比較大,但它畢竟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接下來,南北方都要迎接「天下大同」的陽光夏天了。
到了穀雨,就真正到了茶葉的季節了。
穀雨說茶
明代許次紓在《茶疏》中說採茶的時節:「清明太早,立夏太遲,穀雨前後,其時適中。」
穀雨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天氣溫和,雨量充沛,自然是採制春茶的佳期。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中國人喜歡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雖然位列末席,但也足見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不可小覷。
但作為茶葉宗主國的中國,究竟是從何時開始飲茶的呢?至少目前的資料來看,是漢代之後的事了。
據可考的資料,漢代之前並沒有「茶」這個字,倒有與之相似的另一個字——「荼」,泛指一些苦味的野生植物,也包括如今我們所說的茶。
至於後來為什麼只有「茶」從「荼」中獨立出來,恐怕是因為有人發現了茶的獨特食療功效。
比如「神農嘗百草,日遇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再比如有人發現巴蜀地區「番民以茶為生,缺之必病」。而在缺醫少葯的年代,人們慢慢發現茶葉既止渴又清神,既消食又利便,其地位自然也就慢慢高了起來。
穀雨前後,正是牡丹花開時,因此,牡丹也稱「穀雨花」。
穀雨,嘗牡丹
大家向來喜歡用「雍容華貴」「國色天香」之詞來形容牡丹,的確,那柔柔的花瓣,層層復疊疊,簇擁成碩大的花朵,盡態極妍。
不過,這牡丹除了賞,還能食用和入葯呢。
牡丹的根,經乾燥加工後,就是中藥材丹皮。性微涼,可清熱涼血、活血化瘀。
牡丹花瓣肥厚,掛上薄薄的麵糊,稍稍炸一炸,即可蘸糖食用。雖為炸物,卻口感輕盈,清香沁人。
又或是將牡丹花用糖腌一腌,與紅豆泥混合,揉進米糰子中,就可成為牡丹餅。相傳,這還是唐代武則天發明的呢。
接下來,要給大家說說穀雨後的養生重點——
穀雨說養生
1、健脾除濕
正值春夏交際、暖熱交接,環境的濕依舊會伴隨大部分朋友的生活。
長期在潮濕的環境生活容易使濕邪侵入人體,造成胃口不佳、身體困重不爽、頭重如裹、關節肌肉酸重等情況。
與人體運化排泄水濕有關臟器主要就是脾臟與腎臟了,脾主運化水濕,腎主排泄水濕,人體的脾腎功能正常,濕邪就無法在人體逗留,自然身心舒適。
另外,穀雨時節肝臟的氣開始潛伏下去,心氣逐漸旺盛,脾氣也處於旺盛時期,也正是補益脾臟的大好時機。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選擇吃祛濕健脾效果良好的食物。
比如赤豆、薏仁、山藥、冬瓜、藕、海帶、竹筍、鯽魚、豆芽、白扁豆、荷葉、芡實、陳皮、白蘿蔔等。
給大家推薦一款祛濕湯——茯苓雙豆祛濕湯
材料:茯苓30克、赤小豆30克、炒扁豆20克、陳皮5克、生薑2片、瘦肉300克(2~3人分量)。
烹制方法:將茯苓、陳皮洗凈,生薑切片備用,赤小豆、扁豆用清水洗凈,浸泡數小時;瘦肉洗凈切大塊。將所有原料放入大燉盅內,加適量清水,加蓋後隔水燉2小時,即可調味食用。
此外,還要加強體育鍛煉,擴大身體的新陳代謝,增加出汗量,運用物理方法排除體內的濕熱之氣,以與外界達到平衡。
2、防春火
與秋天的燥熱生火不同,春末夏初,濕未盡退,熱已初長。
濕邪生性困滯,此時體內見漲陽氣容易受濕氣所困,無法正常疏泄,進而濕熱化火,誘導一些風濕性關節炎、瘡癰癤腫等疾病的發作。
所以,除了注意健脾除濕,防止濕困周身以外,大家還應該注意防春火。
一是要先管住嘴,酸性食物和辛辣刺激的食物要少吃,羊肉、麻辣火鍋以及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熱之品能告別的就告別吧。
二是可以吃一些食物來清體內的熱氣,如紅豆湯、酸梅湯以及綠茶,防止積熱。
給大家推薦一道降火菜——菊花黃瓜湯
材料:乾淨菊花瓣35克及鮮湯、精鹽、雞精、香油各適量
做法:將黃瓜250克洗凈,去兩頭,切成長片。在鍋內放鮮湯、10克菊花、精鹽,燒沸一分鐘,下黃瓜片和其餘菊花瓣、雞精,燒沸至黃瓜斷生,起鍋淋上少許香油即成。
作用:有清熱解毒、平肝明目、利尿的作用。
最後,當然還是邁開腿了,一年四季,運動始終是不變的硬道理。無論是為了健脾除濕,還是為了防春火,都有運動這一條,你還不趕緊動起來?
※胡蘿蔔是蔬菜中的「小人蔘」,但常吃會中毒?關於它的4個傳言,到底孰真孰假?
※女子懷孕了卻來「月經」,原因在所人意料之外!要留意
TAG:家庭醫生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