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新型場效應晶體管感測器實現羥基自由基檢測

新型場效應晶體管感測器實現羥基自由基檢測

復旦大學高分子科學系、聚合物分子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魏大程課題組在場效應晶體管感測器領域獲重要進展。4月4日,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自然-通訊》。

據介紹,羥基自由基(?OH)是一種生物體內存在的超高活性自由基,能夠破壞諸如細胞與組織內的脂質、蛋白質、DNA等生物分子,與許多疾病及衰老現象密切相關。

場效應晶體管感測器是一種潛力巨大的感測技術,被廣泛應用於檢測金屬離子、DNA、蛋白質、有機小分子等。然而,?OH自由基化學性質非常活潑,壽命很短,只有10?6秒量級,很容易轉變成其他物質。因此,到目前為止還沒有?OH自由基場效應晶體管感測器的報道。

為此,魏大程團隊開發了一種基於內剪切反應的石墨烯場效應晶體管感測器。在感測器中,石墨烯作為導電溝道,並在石墨烯表面修飾金納米顆粒,以Au-S鍵在金納米顆粒表面固定原卟啉分子。當加入帶電金屬離子,金屬離子會和原卟啉分子發生絡合反應,從而對石墨烯產生電摻雜。在檢測過程中,?OH自由基與Au-S鍵發生氧化剪切反應,從石墨烯表面釋放帶電金屬離子,發生石墨烯的去摻雜,引起石墨烯溝道的電流變化,從而間接實現對?OH自由基的檢測。採用不同濃度金屬離子修飾的FET感測器進行檢測,就能夠半定量地測量?OH的濃度。該感測器對?OH具有良好的選擇性,最低檢測濃度達到10?9 M。

據悉,這是首例?OH自由基場效應晶體管感測器。同時,魏大程團隊還原位測量了器件表面培養的Hela細胞在LPS刺激下釋放的?OH自由基,展現出這種技術在生物感測及相關領域巨大的實用價值。

復旦大學聚合物分子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和高分子科學系分別為第一、第二完成單位。高分子科學系博士後王振、碩士生易孔陽為共同第一作者。高分子科學系魏大程研究員為通訊作者,主持該項研究工作。

復旦大學高分子科學系、聚合物分子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魏大程團隊長期致力於開發場效應晶體管電學材料,包括共軛有機分子、大分子、低維納米材料,研究場效應晶體管器件的設計原理以及在光電、化學感測、生物感測等領域的應用。

(來源:《自然—通訊》 魏大程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濫用個人徵信,是對信用社會失信
個別網站請不要做「版權蟑螂」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