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在影視劇里,時常出現的知縣、知府和知州,它們的差別是什麼?

在影視劇里,時常出現的知縣、知府和知州,它們的差別是什麼?

在封建社會的官員裡面,很多是我們不熟悉的,不知道它們的具體職責,不知道它們的職位高低。但是由於一些影視劇的作用,使得一些職稱倒是一直能夠留在我們的腦海里,但是記著記著就發現有一些混淆,就像知州、知縣還有知府,這三個官職我們都聽說過,具體的情況也大概了解,但是關於它們之間的區別和據聽得情況則是完全不清楚。那麼,它們到底有著什麼區別呢?

其實這三個職位一起被規定為正式職位比較晚,是在明清時期,所以在其他時期它們之間是不同步的。

對於我們最熟悉的知縣,這兩個字最早的來源是在唐朝,當時存在著一些代理縣令,一旦縣令不在有事,或者是出現其他的意外狀況,無法執行權力的時候,就會讓代理來執行命令政策,這種人叫做「知縣事」。後來到了宋朝的時候,就將那些在京城的官員派到各個地方管理整個縣的政務,這種女人就是知縣事。從這一點來說,和唐朝相比較而言大體沒變,知縣事只是一個代理的官員而已,並不是真正的地方官員。在明清時期,知縣就開始正式的成為了一縣的最高管理者,並且是朝廷封賜的描述與正七品官員。

知府,我們也是時常聽說,它最早同樣是出現在唐朝,當時是叫「知府事」,也不是一個正式的官員。知道元朝的時候,它才算是被朝廷列入在官職表當中,不過即便如此,此時的知府依舊是不常置的一個職位,是不固定的。到了明朝,它才算是正式的被固定下來,成為了正式的官職,而且屬於四品官員。

至於知州,則是出現在宋朝。當時皇帝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防止唐朝的藩鎮割據再次出現,於是開始派遣朝中的官員到地方擔任長官,當時的官員屬於臨時的一種,並不是正式的。它被正式制定為職位則是元朝,不過也是處於一種時廢時立的狀態。也是在明朝,它才正式的成為固定的職位,成為一個五品的官員。

至於說它們之間的區別,則是需要從不同的方面來看,如果是職權上面來看,知縣是掌管一個縣的事務,知州就是一個州的事務,知府是一府的事務。至於說它們的權力範圍大小,我們科室根據明清時期的區域的劃分來看,就是「省-府-州-縣」這個順序。至於從上下級關係上看的話,知府和直隸州的知州相同,知縣和一般的知州相同,知府是知縣和一般知州的上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配節故事 的精彩文章:

孫悟空被降服真是如來強大?他贏的不容易,回去後就「圓寂」了
「燕子不進苦寒門」,這話很有道理,看燕子就能知道家裡過得怎樣

TAG:配節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