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2019年第五屆中國人居環境設計教育年會暨學年獎啟動

2019年第五屆中國人居環境設計教育年會暨學年獎啟動

環境意識的興起,是現代設計走向深入的一個重要標誌。如何從環境意識的宏觀視角重塑專業教育的價值觀念,如何在可持續設計理念的指導下尋求人居環境設計的未來道路,這是時代給予我們的挑戰與機遇。

「中國人居環境設計學年獎」由清華大學、教育部高等學校設計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聯合主辦,建築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所屬建築學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風景園林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城鄉規劃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協辦。

2019年第五屆「中國人居環境設計學年獎」啟動新聞發布會於2019年4月19日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a301報告廳舉行。

我們知道,人居環境是我們人類工作勞動、生活居住、休息遊樂和社會交往的空間場所,無論是在發達國家還是在發展中國家,在人居環境領域都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也正是我們中國人居環境學年獎設立的初衷。我們學年獎力圖以走向整合的人居環境這種意識來克服由於專業的分化帶來的隔閡,從而建構一個更為健康的人居環境審美體系。

學年獎啟動五年以來,受到相關專業院校師生們的支持和熱情參與,累計有近萬名師生參與了學年獎的活動,同時學年獎也得到了各界媒體的關注和大力支持。在過去的四屆當中,學年獎的展覽、論壇以及年會先後走近了廣州美術學院、大連理工大學、華東大學、四川美術學院以及西安建築大學等高校,今年中國人居環境設計學年獎將年會在江南大學舉行。

(主持人:清華美術學院王旭東老師)

出席本次新聞發布會的嘉賓有:清華大學建築學院院長庄惟敏教授、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方曉風,東北大學藝術學院副院張書鴻教授、江南大學設計學院杜守帥副院長、江南大學周林老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李朝陽副教授,天津大學趙偉老師,北京理工大學王濤老師,李美寒老師,北京工業大學李明老師、北京工業大學劉宇老師等,以及現場五十餘家新聞媒體。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方曉風)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中國人居環境設計學年獎組委會副主任委員兼副秘書長方曉風教授首先給2018年學年獎做了一個簡單的回顧, 今年是小小的節點,學年獎走到第五年了。前幾天,微信上熱傳一條哈佛的FD換了新任院長,對新院長的介紹里,第一句話就是說他秉持了整體的設計觀,所以我覺得我們雖然處在不同的學術體系里,但其實還有一些共同的發展趨勢和方向。學年獎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它是中國唯一一個綜合了四個一級學科的專家來評審的獎項,這在空間類設計里的確有很強的特點。總體來講,從前四屆的統計數據來看,我們收錄作品的數量逐年增長,參加院校數量也是逐年增長的。去年還有國外的學生作品參與了這個獎項的評選。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方曉風)

學年獎的主辦單位是清華大學和教育部的高等學校設計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協辦單位是建築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所屬的三個一級學科的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分別是建築學分委員會、城鄉規劃專業分委員會和風景園林專業分委員會。加上主辦單位的設計學類教指委,實際上融合了四個一級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作為這個大賽的主辦和協辦單位,這是這個獎項的一個重要特點。之所以用這樣的組織構架,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希望融合各個專業的共識,在評審交流過程中進一步凝聚共識,增加學科之間的交流。

去年頒獎典禮和學會承辦單位是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學術支持是《裝飾》雜誌和《世界建築》雜誌。在經費方面我們也得到了清控人居集團和築巢投資集團兩個單位的支持。在此感謝這兩家企業的支持,因為我們這個獎項是不收報名費的,如果沒有企業支持的話,這個獎項也走不到今天,在這裡一併表示感謝。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院長:庄惟敏教授)

第二個環節是由清華大學建築學院院長、中國人居環境設計學年獎組委會主任委員庄惟敏教授給今年學年獎做一個主題闡述。學年獎第五個年頭了,確實有它非凡的意義。一方面,前面四年所經過的題目就是一個印證,更好詮釋了由四個一級學科組成的人居學年獎的關注點以及它的社會責任。今年的題目是曉風老師提議的,叫設計可持續。

其實關於「可持續」這個詞,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因為這個詞對於大家來講不陌生了,但還是很有必要在這兒做一點點解釋,也算是跟各位,包括未來參賽以及未來評委們一起來探討關於這個主題,我們怎麼樣能夠有更深層次的理解,便於下一個環節的發布和競賽的設計組織。

1987年在世界環境與發展大會上,第一任的挪威女首相布蘭特蘭夫人在她的一篇報告,叫我們共同的未來。在這篇報告里首次,相當於官方提出來了可持續發展這個概念。在這之前,我也追溯了一下,有各種提法,比如台灣地區叫做永續,中國有些學者也提過叫做適宜等等。但是在那次之後,「可持續」這個概念就變成了全球公認的。

今天提出這個,我覺得它不僅僅是全人類的一個重大課題,因為到今天為止,我們說30年過去了,經歷了社會重大變遷。在社會大的環境上我們有各種意向書,又有加入的,又有退出的,等等。當然這個概念已經最明確地反映在今天的各行各業里,特別是在人居這幾個學科,從設計、建築、規劃、景觀。在這樣一個大的旗幟下,人和環境從來就沒有分開過。所以今天我們再重新聚焦在這樣一個可持續發展層面,它意義非凡,也可以作為我們五年的一個小結。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院長:庄惟敏教授)

我個人理解,這個可持續發展其實是融合了前面四屆最核心的一種思想,在第五屆里,我們更重要、更明確地把它提出來,這裡面包含人和環境的關係問題,包含著建成環境和未來要設計的環境的問題,這裡面還有歷史和技術、文化和發展等等。這些東西看起來有很多可以解讀的地方,為了便於落地,真正讓學生們參與,能夠在設計裡邊體現,我想有幾個方面跟大家做一下分享。第一,關於設計的理念。我們說可持續發展按照剛才的解釋,實際上是指人與環境的關係,即建成環境和未來設計環境之間的關係,這個關係意味著兩者和諧發展、可持續循環利用等等。真正的要解讀這個題,我們說設計可持續,怎麼樣在設計裡面體現?或者說我們作為評委,我們的關注點在哪裡?同學們來參與這個競賽,落地點,在你的圖紙上重點又在哪裡。我們提出幾點跟大家分享一下。

1.綠色設計。這個也是在可持續發展之後,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提出來的,所謂綠色設計包含若干個概念在裡面,首先用綠色的設計守法,就是我們設計方法本身不是通過高能耗的對且,而是通過巧妙的材料運用、巧妙的技術以及全生命周期的一種循環,在這裡可以提出幾個關鍵詞,一個關鍵詞叫綠色材料。第二個關鍵詞叫重複可拆解。所以在我們的設計過程中可能會關注這幾個點,當然這個是開放的,大家可以解讀什麼叫綠色設計。但是至少在評審過程中會關注它。

2.生態設計。它關注的點是什麼呢?我們說生態設計實際上指的是生命周期的過程,所以生態設計的關鍵點可以概括為節能措施,你這個房子里運用的一些能源消耗、平衡等等。還有再生能源的運用或者清潔能源的運用。還有循環利用的問題,這些都可以通過巧妙的設計,比如說被動式、主動式、太陽房的運用等等,這些都可以融合在我們說的生態設計這個範圍裡面。再具體一點,比如說減少生產過程中的能源消耗、材料消耗。這讓我想起來曾經有一屆世博會,一位非常著名的美國建築師富勒,他提出來的美國館是一個12面體的球,他號稱用了最少的材料來實現,這也是可持續發展的概念。還有就是對水、空間、土壤污染的排放的控制,以及減少噪音、減少震動、減少放射性電磁干擾的污染的控制,以及減少廢棄物,這些都屬於生態設計。所以剛才說的關鍵詞是節能、再生能源、循環利用等等。

3.產品服務的系統設計。不僅僅是建築本身的綠色,而後我們強調它在環境裡面的全生命周期的生態概念,再大範圍就是產品全系列的系統概念,包括系統化、整體化、裝配飾。哈佛大學這位新的院長,本身也是建築師出身,自己有一個事務所,叫WW事務所。他的特長是社區建造。他強調的整體就是我們說的系統概念,你能不能提出一個整體的方案,不僅僅是在設計上,也許在另外一個環節上,但是在整體方案里你是最優的。我們會發現很多設計很精彩,也很吸眼球,但是他只抓其一點,不極其餘,這就不是我們倡導的系統化的生態設計理念。這裡整體化的,比如裝配飾或者魔術化的,減少的現場製造、運輸、能耗過程,它是跟整體產品提出有關的,設置你設計出一套產品,工廠可以預製化的。

4.偏重於人類社會整體價值觀的,他為了社會公平和諧而做設計,這裡面牽扯到尊重本土文化,強調全球統一的價值體系,強調社會公平,強調環境友好,尊重生活方式。這些都是我們可以堅持的。當我們看到一個很精彩的項目、精彩的設計,它源自於一個地方文化,你把它詮釋的很好,又面對今天的生活方式解讀的很好,再次呈現,我們也認為它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建築。

我想在這四個層面上我們加以解讀,針對這四個層面都給出一點關鍵詞。所以今年,我個人理解有兩個特點:

第一,它很宏觀。宏觀的一種定位就是希望我們也做一個五年的小總結,融合前面幾屆主題在一起。

第二,同時它又很發展,發展意味著開放,可以用多種方式、多種關鍵點來解讀今天說的可持續發展觀念,所以它是一個更具有挑戰性的題目。當然,有前面四年經驗的積累,同學們以及各位評委,肯定會在這裡有更多的提高,這個題也給了大家更多的展示空間。所以我本人非常期待,這次能夠有讓我們全體更加興奮的、有成就感的優秀作品產生。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院長:庄惟敏教授)

在揭曉了今年的主題之後,我們也要了解一下今年賽事的活動安排。

下面是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李朝陽教授給我們介紹一下今年活動的安排。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李朝陽教授)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中國人居環境設計學年獎組委會委員李朝陽老師給到場嘉賓介紹了參賽方案。

和往年變化不是太大,範圍主要是涉及到成為設計、建築學、景觀學、風景園林設計、環境設計、室內設計以及藝術設計等相關專業。大學生、研究生都可以參加。類別是分本科組和專科組。成為設計、建築設計、景觀設計、室內設計這四個大板塊。專科組分為景觀設計和室內設計。

獎項和往年也沒有太大變化,專業獎項,本科組還是分成建築設計金獎、銀獎和銅獎,包括入圍獎若干名。金銀銅獎分別是3、5和10。

專科組的景觀設計金銀銅獎是1、2、3三個名額,室內設計也是一樣。可能會根據報名以及作品質量有一些小的變化。

另外又設立了指導教師獎和優秀組織獎。

評審標準:1.應體現對社會、文化、歷史及環境的關注,有正確的價值導向;2.有明確的設計目標和問題意識;3.清晰地表達設計分析思路和設計思考過程;4.設計的調研和分析,也即其設計思維和設計邏輯應該是設計的一部分要特別體現出來,倡導創新性和獨特性的符合設計目標邏輯的設計成果;5.包含符合國家相關專業規範要求的完整的設計圖紙內容;6.通過效果圖、實體模型照片等方式客觀真實地表達設計效果與設計意圖;7.關注結構、材料構造、及設備技術條件等工程技術可行性問題;設計涵蓋多重因素,不僅僅是停留在視覺層面,很多相關的東西都要通過設計呈現出來。8.版面要求圖文並茂、內容完整、表達清晰。

參賽方法是通過www.xuenianjiang.com網站報名參加。

參評要求是集體報名,也允許個人報名參與。

時間安排:今天是啟動儀式,明天開始就可以提交作品了。截止時間是2019年7月10號,7月底對這個作品進行初選。8—10月是專家評審,今年年會和頒獎儀式定在11月份。

大賽最終的獲獎作品展覽和學年獎的年會以及頒獎典禮都會選擇一個院校進行。2019年最終的展覽和年會,經過組委會商議,決定與江南大學設計學院共同舉辦。

(江南大學設計學院副院長:杜守帥副教授)

江南大學設計學院副院長獨守帥教授為我們介紹江南大學是如何策劃和安排今年11月份的作品展覽以及頒獎典禮。

剛才幾位老師分別就學年獎進行了一些回顧,庄老師詳細闡述了今年的設計主題,就是設計可持續。李老師介紹了今年的組織方式。現在學年獎的隊伍越來越大,提交作品也是逐年提高,去年達到1700多件作品,我覺得今年會突破2000件。所以學年獎在四個一級學科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

江南大學設計學院對於學年獎一如既往支持,學生也積極提交作品,老師積极參与學年獎的每年活動,前面也取得了一些不錯的成績。基於此,組委會把今年學年獎的頒獎典禮以及年會放到江南大學設計學院。在此,我代表江南大學設計學院對組委會表示感謝。

我給大家彙報一下今年學年獎年會以及頒獎典禮的籌備工作。

第一,前期準備工作。第二,組織時間結點。第三,籌備工作會議流程。第四,年會責任分工。第五,作品評審、開幕式與論壇以及工作執行安排。

學年獎是四個一級學科教指委主辦的,所以江南大學以及設計學院非常重視,接到承辦任務以後,和學校進行了溝通和彙報,申請了學校、學院的支持以及外面一些設計單位的支持,主要是年會、頒獎典禮、作品展覽以及作品集的出版。

針對我們承辦方來說,我們江南大學設計學院成立了組委會,組委會主任是張凌浩院長。我是執行主任。副主任由主管本科教學的老師。

關於活動的安排,我們安排了一個大概的時間結點,和大會的時間結點是契合的。今年是活動的啟動儀式。5月份歡迎秘書處的各位老師到江南大學開一個籌備的工作會議。作品收集階段,對於承辦方來說,主要是像視覺設計製作以及宣傳上的準備。最後就是作品評審以及論壇展示,這個主要是放在11月份。我們是放在11月份初,無錫雖然處在江南,但是冬天還是很冷的,如果會議太晚,很多參會嘉賓在江南濕冷的地方會不太舒適,所以盡量11月上旬來結束。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這個地方大閘蟹還是非常肥的,再晚就沒有了。

我們作為主辦方,人居學年獎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全國性會議,不管是學校還是學院,都非常重視。前面也開了幾次籌備會議,這是大概的時間安排。

年會的責任分工都是責任到人,保證今年年會能夠有序開展。

作品評審初步定在10月31號到達,11月1號進行封閉評審,11月2號是年會論壇,11月3號開始是作品展。期待各位老師同學在秋天的時候到無錫,到江南大學設計學院交流。作品展示是在江南大學錢紹武美術館,條件還是比較好的,每年畢業展也是在這裡舉行。這是去年環境設計的畢業展現場。

評審會議以及籌備組的一些會議都是在美術館的會議室里舉行。活動主會場參考前兩屆的情況,主要是在江南大學大學生活動中心舉行,今年暑假我們學校會對這個活動中心進行改造。結合人居學年獎,江南大學設計學院會邀請一些國際專家來講座、工作展以及特色課程展。同時結合今年的設計主題,對於現在如火如荼的美麗鄉村,其實也是可持續設計的一個方面,可以組織一個美麗鄉村對話。期待各位老師同學在秋天的時候到無錫,到江南大學設計學院交流。

(東北大學藝術學院副院:張書鴻教授)

最後一個環節是媒體提問環節

請問張書鴻老師,面臨現在的環境大問題,您作為高校導師應該如何指導大學生做環境設計?

張書鴻:

這位記者提問的問題太宏觀了,就我理解的做一個簡要回答。

藝術設計這個專業,現在大的方面是跟建築、環境緊密聯繫在一起的,純粹的藝術,這些年在專業美術院校和理工科院校也在不斷拓展,拓展專業的理念和辦學方向。就環境設計,我們現在面臨的90或者00後這一代本科生和碩士以及博士生,在進行環境教育時應該突出這樣幾個問題:

這個時代面臨環境的迫切感,就是來自於環境的敏感性和壓力越來越大,包括全球氣候的變化、資源的消耗等。現在環境設計,大賽主題面是針對建築物、城市、景觀和室內。作為城市居民已經感覺到,如果不提環境,簡單地進行設計,這種設計已經特別乏味了。所以把可持續性的理念緊緊貫徹到藝術教育的全環節當中。

具體有哪些具體措施呢?首先普及關於人居環境的大概念。吳良鏞的概念應該在建築院校和綜合類院校里得到了呼應。關於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的改革,這就特別細了,比如材料科學、設計方法論、設計服務概念等。最近有十年時間,又加了一個設計服務概念,這個也是可持續發展的新的提法,將來可能會作為大賽以後發展的主題。謝謝。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方曉風教授)

提問:

請問方曉風老師,今年主題是設計可持續。從這個主題可以看到,目前設計界都在關注可持續和環保的道路,請問方老師對這個主題有什麼看法?包括參賽的設計師有什麼樣的囑託?

方曉風:

剛才庄老師已經做了主題的闡釋和發布。可持續這個話題,總體上來講是更宏觀一些,因為這個可持續,比如環境問題、環保問題、生態問題、綠色設計問題等等。之所以叫可持續,這個也是近年來比較重的,可持續不僅強調人和環境之間,其實也強調人與人之間,包括我們講的既有環境之間的一種可持續的友好關係,這一點這些年提得也比較多。如果在歐洲,有些院校還會開一門專業,設置授學位,他們叫社會設計,其實社會設計里也是從可持續這個概念里衍生出來的概念。可持續這個詞是很直接的一個詞,但其實它包含的內容,所涉及到的層面也在不斷擴延擴展。最早的歐洲學者也好、政府官員也好,提出這個概念時是把環境問題作為首要問題,但是隨著對這個問題討論的深入,環境問題只是其中一個部分。所以可持續提出來,一方面是作為賽事組織者的一種態度、責任。另一方面,這其實也是學科發展的重要方向。並不是說由於這個概念的提出,為大家的設計捆住手腳了,其實不是這個概念。從某種角度來講,可持續作為一個出發點,可能會更激發我們設計上的潛力和潛能。謝謝。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院長:庄惟敏)

人民藝術網提問:

提問庄老師,目前教育院校設計類專業層出不窮,但同時也導致一些不好的設計出現,那您對以後的設計學子有什麼好的建議呢?

庄惟敏:

你是想批判批判咱們的教育是吧。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題目,老師們都覺得自己責任重大。當然有一件事情是非常清晰的,就是在大學裡面,不是僅僅要教學生們技法,說把一個東西設計成什麼,而是要教他們一種價值觀,就是怎麼樣去看待一種創作,通過自己比如說營造出來的某些元素、構件、空間,比如建築是有空間的,室內設計是通過一些面、傢具來實現的。景觀是通過景觀要素。城市是通過街道、廣場、建築群。通過這些要素營造出一個自己理想中的環境,這是人工環境。人工環境無疑是強加在自然環境之上的,所以老師應該告訴學生們如何把人工環境加在自然環境之上,它又對自然環境友好,這是價值觀的一種引導。技法其實很簡單,我們學四年也好,五年也好,這種技法上的傳授、知識的傳授只是一部分。你提出的問題,也就是說今天的老師應該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學生或者年輕學子的價值觀的形成上。所以第五屆這個題目我理解更多是理念層面或者是思想層面的一種引導。謝謝。

(江南大學設計學院副院長:杜守帥副教授)

設計雜誌:

請問杜老師,您可以分享一下江南大學在設計教育上的一些特色嗎?

杜守帥:

非常感謝對江南大學設計學院的關注。江南大學設計學院的前身是無錫輕工造型系,環境設計專業其實原來是室內設計專業,是從1986年開始招生舉辦,這個專業從最開始的環境藝術設計改成環境設計專業。我們的教學特點主要是建築、室內和景觀一體化來進行培養的。到四年級第七學期時,我們會開設一些交叉課程、跨專業課程,第八學期主要是畢業設計。其中第七學期的跨專業設計或者交叉課程,其實和剛才庄老師提到的今年設計主題上面增加的一項,就是整體系統設計,與這個是有點契合的。我們發現,專業分得太細的話,並不適合學生進行一些問題的解決,有些問題並不是說專業劃分越細越好,有些問題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比如上研究生課程的時候發現,比如垃圾分類,環境設計專業的學生來說,到底是設計一個垃圾處理戰還是垃圾桶還是整個垃圾的服務設計以及整個系統設計,如果專業劃分太細,不利於問題的解決。低年級主要是技能技法的培養,到高年級階段包括研究生階段,主要是橫向上的,是跨專業的,以解決問題為導向,而且應該關注更多整體的東西。我們在四年級第七學期、第八學期以及研究生階段,更多的是推跨專業、跨學科的交流。這與庄老師提到今年新增加的主題是比較契合的。

(嘉賓合影)

最後到場嘉賓合影,整個新聞發布會圓滿結束,也感謝各位新聞媒體到場支持,希望我們能夠一起為中國人居環境一起努力.

(部分學生與嘉賓合影)

特別鳴謝中國人居環境設計學年獎贊助廠商:築巢投資集團、清控人居控股集團的大力支持!最後感謝各位嘉賓以及各位現場工作人員對於本次活動的大力支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藝術 的精彩文章:

「我,今年85歲,喜歡看帥哥和成人雜誌,以及畫畫」
CGK新展預告:四月春陽今又照,「換了人間」

TAG:人民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