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以淚洗面」:被戴綠帽又被打臉,史上最慘天皇的悲哀人生
文 | 周渝
自豐臣秀吉的時代開始,皇家已經擺脫窮困潦倒的局面,德川幕府建立後,將軍與天皇初期相處也沒有大問題,但慶長十四年(1609)的宮女私通事件卻讓後陽成天皇受盡侮辱。事件起因是宮女與年輕公卿私通之事東窗事發,被戴了綠帽子的天皇大發雷霆,表明態度要嚴懲犯事人。本來是天皇家的事,嚴懲倒也沒異議,但偏偏此時大御所德川家康(將軍之位已讓給德川秀忠)出面干預,奪取了事件的主導權,相當於公然和天皇唱反調。
剛被戴綠帽又被德川幕府打臉的後陽成天皇悲憤交加,於當年向家康傳達了讓位的想法,但收到的回復是,希望天皇暫時不要讓位。天皇收到回復後,再次表示希望家康能給予「馳走」(幫忙),不使讓位延期,家康原本已答應來年三月舉行儀式,但偏偏到閏二月時家康的五女市姬去世,家康再次提出讓位延期的要求。對於家康這種無理要求,天皇除了憤怒,無可奈何。
戰國時代,天皇窮困潦倒,退位儀式總是沒錢舉辦,不得不依靠各地大名的政治獻金度日,如今天下承平,天皇要退位同樣看金主德川家康的臉色。後陽成天皇的讓位儀式最終拖到1611年才得以舉行,整個過程中,德川家康不斷干涉並依照自己想法控制局面,對於朝廷來說,讓位儀式茲事體大,如今卻要由幕府指手畫腳,家康甚至還以「建議」為名向天皇和朝廷提出七條要求,其中要求天皇要命令眾公家勵學各自之道,重行儀,尊法度等等。戰國以來有所提升的天皇權威一下子又被新的幕府打回原形。退位前夕,集無奈、悲憤與辛酸於一身,發出「唯有以淚洗面」之哀嘆。
1612年6月,德川家康再次將「各家學問行儀之事,應嗜學之不可怠也」和公家不應行獵鷹之事兩條要求,通過傳奏傳達給公家眾。隨後公家眾紛紛向傳奏提出保證書並起誓。這是幕府不經天皇而直接向公家眾下令,德川家康對朝廷的支配進一步加強。次年,家康向傳奏廣橋兼勝傳達了包括五條要求在內的《公家眾法度》,核心就一個——朝廷這幫人的職責是專心搞學問,別碰政治了。文末更是露骨的以「如有上述之故,須交由武家處分」作為結語,宣布了武家的最終裁決權。
1615年德川家康通過大阪夏之陣滅掉豐臣家後,馬上進一步加強對皇家控制,頒布十七條規則,後世通常稱之為《禁中並公家諸法度》。這十七條法規中,針對的對象不僅包括天皇和公家,也包括親王和門跡(皇族、貴族出家當住持的寺院)。《法度》之始即「天子諸藝能之事,第一御學問也」,這是歷史上首次對天皇行為做出明文規制的條文。通過這十七條規則,天皇真的只能乖乖聽話做學問了,至於國內外軍政大事皆由幕府來決定。這個定調的影響就是幕府一步步掌控了朝廷的意志,而《公家眾法度》與《禁中並公家諸法度》則成了幕府管理公家的核心。最晚到1634年,就連禁里御料的支配權也被幕府所掌握,整個朝廷的財政大權都落在江戶幕府手中。
幕府控制朝廷的過程中,也有天皇做出抵抗,例如1620年,德川家曾想通過將軍秀忠的五女和子與後水尾天皇和親,從而使德川家像過去的藤原氏一樣,成為皇戚。而後水尾天皇為抵抗德川家,做出「忽而讓位」之決定,皇長女興子內親王即位為明正天皇,使得日本在時隔859年後,再次出現女帝,依照慣例,女帝即位起只能終身單身,那麼德川秀忠的孫子就不可能當上天皇,德川家如意算盤落空,也只好妥協了事。
江戶時代後期也出現過一位很特殊的天皇——光格天皇。首先,他是恢復「天皇」稱號的天皇。自第52代天皇嵯峨天皇以來,天皇並非稱「某某天皇」,而是「某某院」,而光格天皇恢復了「天皇」這一稱號,主要目的是為恢復皇室的權威。其次,大饑荒發生時,這位天皇不顧當時天皇不得干預政治的規定,對大名松平定信發出警告,後來又因尊號事件與幕府抗爭。第三,光格天皇也是迄今為止,最後一位讓位成為上皇的天皇。1817年,光格天皇讓位給惠仁親王,至今已有202年。當下明仁天皇將讓位的事件被日本媒體稱為「暌違兩百年的大事」,就是從光格天皇讓位那年算起。
1840年,光格天皇以上皇之身逝世,這一年日本的鄰居大清帝國在鴉片戰爭中被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擊敗。12年後,美國海軍准將馬休·佩里等人率黑船駛入江戶灣浦賀海面,幕府動蕩,各地武士打出尊皇攘夷之旗,敲響德川幕府的喪鐘。而尊皇論的源流,實際上在光格天皇時期就已出現。
該內容為騰訊獨家合作內容,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態度曖昧,創造人設:昭和天皇在戰後為何能夠順利逃脫戰爭審判?
※川陝總督岳鍾琪的煩惱:功勛再大也改變不了漢人身份,甚至惹人妒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