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為何改變了廢太子的初衷?《資治通鑒》的說法比《史記》靠譜
文/藍夢島主
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
自古紅顏多薄命,人彘酷刑,非人遭遇,中國歷史上死得最慘的絕世佳人當屬戚夫人。而戚夫人的悲慘結局不僅源於後宮爭寵,更源於太子之爭。
漢高祖劉邦共有八個兒子,其中呂后所生的劉盈因為是嫡長子,所以6歲時就被立為了王太子,劉邦稱帝後,劉盈又被改立為皇太子。但是,劉盈生性仁慈軟弱,才華平庸,沒有帝王風範,因此劉邦對自己立的這位太子並不滿意。
後來,劉邦寵愛的戚夫人也生了一個兒子,因為甚得劉邦之心,遂取名劉如意。與哥哥劉盈正好相反,劉如意天資聰穎,才學出眾,像極了劉邦,所以劉邦日漸偏愛劉如意,同時愈發看不慣劉盈。
戚夫人恃寵而驕,不但覬覦皇后之位,對太子之位更是垂涎已久。戚夫人經常給劉邦吹枕頭風,慫恿他廢掉劉盈的太子之位,改立劉如意。久而久之,劉邦也有了廢長立幼的想法。
可以肯定的是,劉邦曾經非常堅定地要廢劉盈而改立劉如意,這是有史可查的不爭事實。那麼,立邦最終又為什麼打消了這個念頭呢?
對於這個問題,司馬遷曾在《史記》中給出過明確說明,簡述如下:
劉邦表明廢長立幼之意後,首先做出反應的自然是呂后。呂后為了保住兒子劉盈的太子之位,派出自己的哥哥建成侯呂釋去找張良,希望張良出面勸阻劉邦。張良雖然沒有親自出馬,卻幫呂后想了一個計策,那就是請「商山四皓」出山幫忙。
「商山四皓」即秦始皇時四位信奉黃老之學的博士,分別是東園公唐秉、夏黃公崔廣、綺里季吳實、甪(lù)里先生周術。秦朝滅亡後,四位老者便不問世事,隱居於商山(今陝西省商洛市境內),故稱「商山四皓」。
劉邦久聞「商山四皓」大名,屢次邀請他們出山做官,共輔大漢,但均被拒之門外,劉邦自始至終連「商山四皓」的真容都未曾見過,他心中一直因此深感遺憾。
張良此番獻策,就是讓劉盈給「商山四皓」寫一封言辭懇切的書寫,懇請他們出山幫忙保住太子之位。呂后和劉盈按計行事,果然如張良所料,「商山四皓」竟然真的應允了。
一次,劉邦與劉盈一起赴宴,他見到劉盈背後竟然跟著四位鶴髮童顏的老者,年紀均在80以上,一打聽才知道,這四位老者正是傳說中的「商山四皓」。劉邦不免大為震驚。
自己多年求而不得的人才,如今竟然甘願輔佐太子劉盈,劉邦不解,於是問「商山四皓」原因。四位老者上前回答說:「陛下向來輕慢高士,臣等不願自取其辱。而太子卻仁慈寬厚,禮賢下士,所以臣等自願前來。」劉邦聞言嘆息不已,最後只能對「商山四皓」說:「那就有勞諸位日後好好輔佐太子了。」
宴席之後,劉邦對戚夫人說:「太子有此四人輔佐,我也難以動他了。」戚夫人聞言知道大勢已去,不禁大哭起來。劉邦卻讓戚夫人伴舞,他則就太子之事即興作歌曰:「鴻鵠高飛,一舉千里。羽翼已就,橫絕四海。橫絕四海,又可奈何!雖矰繳,尚安所施!」
這就是《史記》的說法,大意就是劉盈因為有「商山四皓」的支持,羽翼已滿,連劉邦都動不了他了。
這種說法故事性很強,也很精彩,但卻很難讓人信服。僅僅出場兩三分鐘的「商山四皓」怎麼可能有如此大的威力呢?以劉邦的行事作風,如果真的忌憚「商山四皓」,完全可以殺之以絕後患啊。
北宋著名史學家司馬光也對司馬遷的這個說法明確提出過質疑,對於劉邦放棄換太子一事,他在《資治通鑒》中另有解釋,筆者大致認同,略加個人分析,說明如下,僅供讀者參考,如有不妥,歡迎批評指正。
中國自古就有「太子者,國之根本」之說,廢立太子乃是王朝大事中的大事,劉邦的最終決定一定是深思熟慮的結果。劉邦自從動了廢太子之心,朝野上下就反對聲不絕於耳。首先提出反對的自然是呂后一黨,除此之外,朝中重臣也幾乎全部站在了劉邦的對立面,其中包括了張良、周昌、叔孫通等國之棟樑。
對於反對者,劉邦是可以殺人立威的,但問題是,幾乎朝廷內外所有人都是太子劉盈的擁護者,正所謂「法不責眾」,劉邦不可能殺光所有人。
以當時的情況看,劉盈的得到了整個朝野的支持,而劉如意的支持者就只有戚夫人和劉邦。呂后勢力強大,而戚夫人靠的只是劉邦的寵愛,等到劉邦百年之後,戚夫人連這唯一的依靠都失去了,劉如意即便順利登基也不可能坐穩皇位,到時候還會因此遭致殺身之禍。其實劉邦改變了廢太子的初衷,也是想保住戚夫人和劉如意的命,只可惜他終究是低估了呂后的狠辣。
劉邦看透了這一切,所以只能打消了廢太子的念頭,他怕的不是「商山四皓」,而是「寡不敵眾」,畢竟嫡長子劉盈才是民心所向的太子人選。
參考資料:《史記》、《資治通鑒》
文中圖片源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同樣是投清漢人,為何吳三桂被罵為叛徒,而范文程卻被奉為賢臣?
※作為亡國之君崇禎的歷史形象為何如此正面?深層原因絕非殉國而已
TAG:小白兔日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