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漪麗去世,她曾用一首《梁祝》驚艷了世界
天堂里響起了琴聲,願逝者安息。
巫漪麗
4月20日,中國第一代鋼琴家,巫漪麗去世,她倒在了自己永遠熱愛的「舞台 」上。
據新加坡媒體報道,在出席維多利亞音樂廳的一場音樂會時,巫漪麗老人突然在下半場開始冒冷汗,在走向廁所途中體力不支暈倒。急送醫院後宣告不治,享年89歲。
非凡君還依稀記得那一幕,她蹣跚著走上台,在鋼琴旁坐好,整個世界都安靜下來。
布滿皺紋的雙手撫上琴鍵,瞬間化身精靈,輕快地跳動,一曲《梁祝》,那麼熟悉,不知為何,卻莫名感動。
整首曲子被賦予生命,那些斑駁的皺紋,什麼都沒影響,只能證明斯人已老。
這大概是世上最溫暖的彈奏,它打動的不只是耳朵,更是心靈。
巫漪麗,中國第一代鋼琴家。
她出生在上海書香世家,外公曾資助過孫中山辛亥革命,是個名門望族。
在家庭氛圍的影響下,她從小就極愛音律,6歲便開始習琴,師從「鋼琴之王」李斯特的再傳弟子,梅百器。
當時師從梅百器的還有吳樂懿、朱工一、周廣仁、傅聰等中國比較出名的老一輩鋼琴家,僅有巫漪麗這麼一個兒童學生,破例收下是因為她的天賦和努力。
能和那麼多厲害的人物一起學習,不到10歲的她分外用心,18歲的時候已有小成,在劇院與上海交響樂團合作時,一曲貝多芬第一鋼琴協奏曲,震撼全場,從此揚名。
音樂的道路永無止境,24歲的她離開上海交響樂團,去到音樂氛圍更濃的北京,加入了中央樂團,繼續進修。
這個平台很廣闊,真正的人才不會明珠蒙塵,
年紀輕輕的巫漪麗,輕鬆地成為了「三名三高」,名作家、名演奏家、名教授,高職位、高工資、高待遇。
32歲的時候,她用指尖的力量被評為:國家一級鋼琴演奏家。
聲名大噪之際,除了國內的巡迴演出,她還代表國家遠赴丹麥、印尼、緬甸等地演出。
被音樂選中的人,往往有謙遜寧靜的氣質,
在得到周恩來接見時,她寵辱不驚,在被譽為「中國最好的鋼琴伴奏」時,她笑稱後面該加個「之一」。
不驕傲,也不妄自菲薄,是巫漪麗的魅力,自己通過努力得到的,何必急著否定。
特殊的時代背景,註定了她的命運會發生轉折,一切與文化有關的人和事,都遭到前所未有的打擊,後來結束,她開始顛沛流離,兩度赴美深造。
第一次是1981年,去美國學習新的教學方法,
第二次是5年後,沒能回去。
巫漪麗一直把祖國放在心上,不管身處何處,
只要有音樂陪伴和安撫,她就能安下心來。
雖然鋼琴不是中國的傳統樂器,但在她手中,變成了舒展情懷的伴侶。
創造性地用鋼琴彈奏中國古典音樂,把對國樂作品的深刻研究和對音樂的獨到見解表現的淋漓盡致。
她心中裝了一個國:中國。
1993年,在一次演奏中認識了新加坡女高音聲樂家蘇燕卿,對方十分欣賞她的演奏,於是邀請她去新加坡,希望能一起把新的教學方法給投入實踐。
巫漪麗考慮了一陣,便答應下來,這一去,就是20多年。
任何事情,內容都是本質,音樂也一樣,她倡導「從音樂內容啟發學生」,打破傳統的考級方式和死記硬背,只有內心產生共鳴,才能真正把音樂學好。
就像你永遠叫不醒裝睡的人,也永遠教不好不能理解音樂的學生。
她的堅持讓許多學生家長抵觸,甚至質疑她的水平,但是巫漪麗不改初心,
怪力打磨出來的和渴望被打磨的學生,未來的路肯定會不一樣。
不僅如此,她還鼓勵老年人學習鋼琴,音樂不僅僅屬於小孩和年輕人,它屬於每個人。
在新加坡的20多年,最少有50多位老人跟她學習過。
隨著年齡增長,原本修長有力的雙手漸漸枯槁,骨頭也沒了以前靈活,她便一遍遍地彈奏,給手指按摩,以保持其靈活性。
她的生命不能沒有音樂。
2008年,78歲的她出版了第一張個人專輯,《一代大師》,高超的造詣讓音樂市場轟動不已。
83歲,《一代大師2》、《松花江上》等9首鋼琴曲,
再次風靡中國,透過這些中國風的的鋼琴樂,人們看見了一顆中國心。
每次彈奏《松花江上》,巫漪麗都會熱淚盈眶,手指下的音符此起彼伏地流出,聲聲入耳是愛我中華,一句話都不用說,所有人都懂。
雖然年紀大了,但只要國內有音樂界的好友邀請,她都會飛回來,和朋友們聚上一聚,看一看祖國,搬不搬回來已經不重要了。
2017年2月25日,在新加坡NKF禮堂,她行雲流水地彈奏出《梁祝》,鏗鏘有力,音樂似乎被刻進了生命,在延續意志。
12分鐘的演奏是耗費精力的,不過結束後,她展露出孩子般的笑顏,說曲子還有可改進的地方。
生命不息,音樂不止。
洒脫在歲月的困苦中,巫漪麗執著地追求音樂,困苦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每個人的一生必將經歷很多,快樂、哀愁、欣喜、彷徨,幾十年後再回頭看,當初讓我們流淚的,現在也能笑著品味。
用生命去感受每件事,歲月會沉澱,美酒會芬芳。
巫漪麗老師一生都與她最愛的藝術在一起,這何嘗不是一種圓滿?
天堂里響起了琴聲,願逝者安息。
※用一張垃圾站照片揚名,他能將任何東西放到手上
※東北大哥坐牢23年,出獄後成入殮師:人不怕死,怕的是等死
TAG:藝非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