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徽宗是這樣評判建盞的,我竟然才知道

徽宗是這樣評判建盞的,我竟然才知道

宋代徽宗,與其說是一位被藝術耽誤的帝王,不如說是一位投錯了胎的藝術家。

讓徽宗痴迷到著書立說的謂之建盞。

宋徽宗愛鬥茶,經常宴請群臣集會品評茶的優劣。建盞也隨著上流社會的喜愛登上了大雅之堂,成為皇帝御用,而徽宗本人作為品茶高手,對於什麼樣的建盞好,也總結了他自己的一套理論。

由他著作的《大觀茶論》裡面就有標準關於好的建盞的評判標準:

「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取其燠發茶采色也。底必差深而微寬,底深則茶宜立而易於取乳,寬則運筅旋徹不礙擊拂,然須度茶之多少。用盞之大小,盞高茶少則掩蔽茶色,茶多盞小則受湯不盡。盞惟熱則茶發立耐久。」

宋徽宗的這段話是從三個角度評判建盞的,即盞的釉色、盞的器型、盞的實用,我們來一一看起。

釉色要夠美

黑瓷的釉色首先要夠黑,以泛青光的為上。泛青光的黑釉看起來透氣、深邃,像夜晚的星空,有靈動之氣。玉毫條達者說的是建窯兔盞,宋徽宗認為兔毫盞是最好的。

兔毫建應在黑色的釉層中透露均勻細密的筋紋,像兔子身上的毫毛一樣細密柔長為最佳。

兔毫盞有兩種,一種呈金黃色,稱「金兔毫」。另一種呈銀白色,本應叫「銀兔毫」,但古時的玉比金貴,加上燒出銀兔毫的數量極少,因此稱為「玉毫」。「玉毫條達」要求盞的毫紋要柔長細美、絲絲鄰扣,由盞口延伸至盞底的銀豪。

陳國文  銀兔毫束口盞

茶盞要夠寬大

「底必差深而微寬。底深則茶直立,易以取乳;寬則運筅旋徹,不礙擊拂。」

宋徽宗認為,好的建盞,底部必須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寬度。底部深,茶湯就像直立在盞中一樣,易於茶筅擊打出乳白的泡沫;底部夠寬,才能自如地運轉茶筅不受束縛。

然而多數建盞其實都是口大底小的,圈足也比較淺,一起看看建盞都有哪些基本形狀。按照目前分類,建盞主要有撇口、敞口、束口和斂口四種。每種形態又有大、中、小三個,建盞多數是小盞,偶爾會遇見中型盞,大型盞是極少的。

邱華忠  瑚璉撇口油滴盞

撇口盞

口沿向外撇,沿稍有曲折,斜腹或者微弧度。這種大敞口容易散熱,是夏天的專用。

敞口盞

口沿也是外撇,尖圓形沿,腹部斜直或者弧度非常小,腹部較淺,整體形狀像漏斗,也叫斗笠盞。這種盞以小型居多,基本功能和撇口盞類似。

斂口盞

口沿微微向內收斂,腹部呈斜的弧形,整體造型比較豐滿。以中、小型盞常見,小型的比較常見。有的斂口盞不是圈足,而是圓餅狀的實底。此類茶盞多用在大型盞點茶後的分杯,便於茶客飲用。

束口盞

撇沿束口,腹部較深,底部寬厚,器型整體較飽滿,也比較沉。比較有特點的是束口盞在口沿下有一圈大概1.5厘米左右的注水線,就是向內束成一圈的淺顯凹槽,這個槽用於鬥茶時把握茶湯的分量,避免外溢。符合「底差深而微寬」,是宋徽宗心中完美的盞型了。

闕梅嬌  黑牡丹禪定杯

建盞的釉色所呈現出的變幻莫測、綺麗多彩的花紋,是「天工」與「人巧」的絕妙邂逅,每個建盞入窯,都能引發人們無窮的想像和期待。

時至現代建盞已經是很稀少的茶具了,如果有人用來待茶,一定是視來客為貴賓。無論是用於觀賞還是送人或是收藏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盞堂 的精彩文章:

喝茶,帶給你精緻的日子
看似簡單的一杯茶,卻是一筆划算的投資

TAG:古盞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