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秦石鼓文」,中華鎮國之寶,幾經戰亂遺失,卻從未離開中原!

「秦石鼓文」,中華鎮國之寶,幾經戰亂遺失,卻從未離開中原!

在中國,風水的說法由來已久,雖然隨著時代的進步,這種迷信的說法越來越玄乎,也被很多人所恥笑,但是根據近代的研究,老祖宗留下來的《周易》等有關於玄學的知識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在中國風水說法中,氣運是很重要的一個東西,像國家有龍脈,那時一國的氣運,還有鎮壓氣運的神器,比如神州九鼎,這九個由大禹製造的寶鼎便被用來鎮壓中華國運,在中國人的文化里有著無上崇高的地位。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些鎮國之寶中的一個。

「秦石鼓文」,在2013年1月的《國家人文歷史》雜誌中曾被提到過,他們稱其為「中國九大鎮國之寶之一」,可見這個文物的價值所在。

石鼓是一組十個饅頭狀的花崗岩刻石,每個大約寬1米,重1噸,上面用小篆刻有文字,根據研究,這些纂刻大約是在秦獻公十一年,也就是公元前374年刻上去的,由於出現時間極早,纂刻文字的量之大,「秦石鼓文」也被認為是今天漢字的「祖宗」的代表,是中華文字發展的重要一環。

光這一點,秦石鼓文的價值就不可估量了!而且,秦石鼓文在歷史上曾經多次在戰亂中遺失,沒到和平年代,卻會被人或是偶然或是有意的重新找回,每次聚齊秦石鼓文的時候,都是在太平盛世的時期,因此秦石鼓文又被稱為盛世的象徵。

秦石鼓第一次出現在文獻記錄里,是在627年,那時唐朝初期,當時十面石鼓被發現於陝西寶雞石鼓山,由於經過了長時間的磨損,石鼓上的文字已經出現了部分損壞,由於上面的文字猶如天書,石鼓也被當事人奉為神賜之物。

但是,在安史之亂中,石鼓因為戰亂遺失,直到806年才被當時的朝廷重新找回九面,後來最後一面被一農婦鑿開後當成了水缸被發現,之後在1127年的靖康之變中,石鼓被金人帶到了北京,由於金人不知石鼓價值,只是將其丟棄在荒野,直到1234年才被宋人找到,但是並沒有帶回南方,而是讓其一直在北京呆著,後來無論是蒙古人還是女真人,他們都沒從北京帶走石鼓。

最終,在二戰時,為了防止石鼓被日本人帶走,國民政府將石鼓隨故宮國寶運到重慶避難後遷往南京,在蔣介石兵敗撤退台灣的時候,他想將石鼓帶走,但是,當石鼓被運到機場的時候,卻剛好因為指定的飛機已經超重而得以留在大陸。

今天的石鼓,作為國寶珍藏於故宮博物院,經歷了漫長的歷史,見證了中原的王朝更迭,見證了中華民族所經歷的苦難,在這個過程中,它寄宿了無數中國人的堅強精神,這種精神必然會隨著歷史永久流傳下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摸金上衛 的精彩文章:

唐朝藩鎮是什麼?藩鎮政策對國家究竟有什麼影響?
征服了地中海的羅馬強大無比,為何被偏居一隅的日耳曼人幹掉了?

TAG:摸金上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