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疫苗有哪些種類,區別在哪裡?

疫苗有哪些種類,區別在哪裡?

自從寶寶出生,離開母體後,同時也失去了媽媽給予的「天然保護」。爸爸媽媽們都知道,寶寶半歲以後最容易生病。這是因為媽媽給予寶寶的抵抗力一直在消耗,當寶寶長到6個月時,這種先天帶來的抵抗力就消耗得差不多了。

隨著寶寶長大,在外面的活動機會增多,寶寶變得極易受到細菌、病毒的侵害,為了避免傳染病的侵犯,做好預防措施,保證寶寶健康成長,就必須進行預防接種。

預防接種是全球公認的預防和控制疾病最經濟、最有效的手段。它可以保護兒童健康成長,免受多種疾病感染之苦。我國已經將每年的4月25日定為是全國兒童預防接種日,可見其重要性非同小可。

但是疫苗種類紛繁複雜,它們的區別在哪裡,到底應該如何選擇?疫苗接種注意事項又有哪些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疫苗接種那點事兒。

首先讓我們來科普一下疫苗接種的原理。疫苗是將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細菌等)及其代謝產物,通過人工減毒、滅活或利用基因重組等方法製成的生物製品。寶寶接種疫苗後,激活體內的免疫系統,產生相應的抗體,達到長期預防病原體感染的作用。大部分疫苗都要接種兩到三次,第一次是基礎免疫,抗體滴度達到基礎值,後面幾次是加強免疫,加強之後抗體滴度較高,可以有效保護疾病的入侵。

疫苗有哪些種類,區別在哪裡?

疫苗大概有幾十種,有不同的分類方法。

如果從醫學專業的角度來講,可以分為滅活疫苗、減毒活疫苗和重組疫苗。

如果從政府行政角度來講,可以分為一類疫苗和二類疫苗。一類疫苗是計劃內疫苗,是指政府免費向公民提供,公民應當依照政府的規定接種的疫苗,包括常見的卡介苗、乙肝疫苗、麻疹疫苗等等,又稱為免費疫苗。二類疫苗是計劃外疫苗,指由公民自費並且自願接種的其他疫苗,是一類疫苗的有效補充,比如水痘疫苗、肺炎疫苗、輪狀病毒疫苗等等,為自費疫苗。

那是不是免費的疫苗不好,自費的疫苗好呢?當然不是,免費一類疫苗預防的是最基礎,最常見的疾病,由政府承擔費用,均為國內生產的疫苗。自費二類疫苗需家庭自付費用,推薦接種但不強制接種,但這並不代表不重要,二類疫苗與一類疫苗其實是同等重要,相信隨著我們國家經濟實力的增強,二類疫苗終有一天也可能會轉成免費一類疫苗。

當然,還有從產地不同的角度來講,疫苗還分國產疫苗和進口疫苗。不管是國產還是進口的疫苗,都是經過國家長時間實驗,檢驗合格、安全有效的。它們的差異在於疫苗毒株及其培養工藝不同,以及由此引起的產生抗體數量不同,防疫時間長短,副反應大小等方面的區別。通俗講,某些進口自費疫苗可能預防疾病範圍更廣,可以接種次數更少,從而也減少了不良反應的發生幾率,家長可結合各自情況考慮自費疫苗。

接種了疫苗是不是可以一勞永逸?

當然不是。

生活中的病原菌實在太多了,比如肺炎疫苗可以阻斷大部分肺炎球菌感染所導致的肺炎,但寶寶患肺炎並不單單只是因為肺炎球菌感染,還會有其他因素——比如其他細菌、病毒、支原體、衣原體等感染,只是肺炎球菌感染比較常見。

簡單來說,打了肺炎疫苗之後,就不太容易得一些重症肺炎,也可以預防由於肺炎球菌感染引發的其他疾病,但是其他病原菌導致的肺炎,還可能會感染。

接種疫苗要注意些什麼?

家長們都知道,每次疫苗接種時,護士阿姨們都要問寶寶身體是否健康。有某些疾病情況下是不適宜接種的,所以接種疫苗前,家長們必須了解以下幾點:

1.寶寶接種前一天可以洗澡,並穿寬鬆柔軟、容易穿脫的衣服,以方便醫生施種。

2.帶好預防接種本,並如實向醫生說明寶寶身體情況,特殊體質要提前告知醫生。若有不適,比如嚴重濕疹、發熱、腹瀉等情況,應暫緩接種,待疾病治癒後再接種。

3.寶寶接種完成後,一般要留院觀察30分鐘,若無不良反應再離開。

4.接種後要對寶寶細心照料,可適當飲水,不要劇烈運動,接種當天可以不洗澡,但要保證接種部位皮膚清潔衛生,防止細菌感染。

5.接種後,寶寶可能會出現低燒、食欲不振、煩躁、哭鬧等不適癥狀均屬於正常現象,但是反應持續加重,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孩子家長應正確看待預防接種、信任預防接種、支持預防接種,保護孩子遠離疾病侵襲,為孩子的未來打下堅實基礎,共建健康生活。

(本文來源於上海市長寧區婦幼保健院微信公眾號 圖片來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新視界 的精彩文章:

心臟造影有危害嗎?什麼情況下必須做心臟造影?
哪些人不適合吃糯米?

TAG:健康新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