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智能可穿戴的時尚單品,到底是不是「智商稅」?

智能可穿戴的時尚單品,到底是不是「智商稅」?

文|腦極體

數字技術對生活帶來的重大改變,在智能手機上的展現算是最深刻、最久遠的一項。但過去十年來,也有人不斷在思考,能否讓實體物品也成為信息交互的一部分?比如,不需要依賴屏幕、鍵盤、滑鼠等等,就可以進行數字化的活動。

這種理念也帶來了智能硬體,尤其是可穿戴設備的興盛。但經歷了魚龍混雜的產業競爭和大浪淘沙的市場考驗之後,智能可穿戴設備產業已經呈現出了明顯的變化。

因此,當前不久Google 先進科技與計劃部門(ATAP)負責人 Ivan Poupyrev在TED大會上,再一次試圖「安利」搭載著計算晶元的智能夾克衫時,迎來的不是讚譽,而是一片打臉。

可穿戴設備與時尚的碰撞,結局註定會是雞肋嗎?

「再出發」的谷歌智能服裝,究竟有何不同?

在TED大會上,Google 先進科技與計劃部門負責人 Ivan Poupyrev穿著一件與牛仔品牌 Levi"s 合作的 Commuter Trucker,展示了他們最新的智能衣服。

他將一塊谷歌的Jacquard 晶元放進了夾克衫的袖口內,通過操縱左手袖口上向外滑動就完成切換下一張 PPT。

這件事情是由晶元的突破帶來的。這塊Jacquard晶元體積非常小,大小與手指指節相近,並且可彎曲摺疊,並能夠將實體物品與雲計算連接在一起,實現識別手勢等控制功能。續航能力上,Google 表示這個設備一次充電可以使用兩周時間。

而衣服由可導電且防水的特殊織物做成,通過雙擊袖子、向內滑動、向外滑動這三種手勢就可以完成多種關聯的操作。李維斯還推出了匹配的應用,用藍牙將衣服連接到手機上,就可以對它的功能進行自定義設置,像是通過雙擊袖口播放音樂之類的。如果手機突然來電、或者突然播放音樂,可以用手掌按住袖口啟動快速靜音。

實際上,這個產品從2017年合作至今,市場反饋一直平淡無奇。

因為這些一塊智能手錶就可以做到的事情,被加成到衣服上之後,售價高達350美元,約合2300元。而且,總不能為了享受「極客」的身份感,就每天都穿著同一件衣服吧?

將智能晶元塞進服裝里的創意,並非谷歌的專屬。事實上,在2014年就出現過能夠檢測身體機能的「智能服裝」。比如ATHOS訓練服、Sensoria的襪子和衛衣,甚至傳統時尚品牌Ralph Lauren也推出過類似的跨界單品。

這些衣服往內置了一大堆感應器,有測心率、呼吸率、肌肉運動等,聲稱測試結果比智能手環更加準確。當時還有分析公司發表了報告,認為到2020年,智能服裝的年銷售量能達到 1000萬,遠高於2013年的14萬件。

結果顯而易見,距離2020年不到幾個月的時間,可穿戴的智能服裝依然沒有「飛入尋常百姓家」,而2013年那點燃了這把「火」的「14萬件」,其實也基本都是由專業運動員承包的。

「偽需求」、不具有實用價值、技術成熟度低,是智能可穿戴設備的最大缺點。與時尚結盟就能改變這些軟肋嗎?從「智能服裝」這一品類身上,似乎很難得出肯定的結論。

不過,從更新換代的谷歌可穿戴設備身上,倒是可以看出一些具有新意的地方。比如:

1.電子元件的微型化、可摺疊化。

傳統的「智能服裝」如果要實現一定的功能管理,往往需要載入一大堆電子元器件。以ATHOS 訓練服來說,一套衣服就集成了3類32個感應器,使其很難帶來舒適的使用體驗。而Ivan Poupyrev安利的Jacquard晶元,是在2015年Project Soli基礎上打造的。Project Soli 是一個大小接近於指甲蓋的雷達晶元,通過無線電波反射探測周圍環境,並被批准在飛機上使用。因此,Jacquard晶元無論是大小還是物理形態,都有著更強的應用適配性。

2.雲計算 AI帶來的有效智能。

智能硬體的反對者持有一個觀點,那就是幾乎所有可穿戴設備都是由一個固定模式打造的,那就是任何東西 感測器 晶元 某種網路連接手段,藍牙、2345G、WIFI、NFC等等,這種「萬物互聯」的數據收集和處理不僅無法產生附加價值,還經常變成干擾。

但情況正在改變,隨著微型計算機晶元與雲計算等技術的突破,目前的微型晶元已經可以實時大規模數據,比如MIT研發的晶元可以每秒171幀的速度處理實時相機圖像。谷歌的Jacquard晶元則可以通過與雲端計算連接處理複雜的問題。目前,谷歌正計劃增強服裝對人雙手抱頭、十指相扣等不同手勢的識別,以及將植物被觸碰時的反饋可視化。

Ivan Poupyrev稱:「當你這塊芯放入到不同的物體內時,它會識別你插入的區域,並重新配置自己以便為那些特定的物體啟用特定的功能。」可以說,雲計算和AI能力的下沉,正在讓可穿戴設備真正地「智能」起來。

3.商業落地的良性轉化。

給大家講一個鬼故事——「生態」。這兩個字所代表的商業模式,現在看來要麼是巨頭們才玩得轉的科技遊戲,要麼是畫餅充饑收智商稅的資本遊戲,但在幾年前,幾乎所有智能可穿戴設備玩的都是這套商業模式。以硬體切入某個細分市場,結合(很小的)大數據來構建社區,通過內容 服務(比如醫療、課程等)來實現軟硬體結合的「生態平台」。

經歷了市場開荒之後,這個高度雷同的「鬼故事」都難以為繼而相繼迎來了破發。新的商業前景在哪裡呢?谷歌將時尚單品與智能硬體相結合的傳統道路,或許能帶來新的啟發。利用服裝這類實體商品的體量,讓智能服裝、鞋款等實現規模化生產,將技術原型變成低成本、實際可用,無疑是可穿戴設備的新機會。

努力中的可穿戴設備,依然無法逃離冷靜期

當然,這些新變化並不意味著市場能夠很快復甦並蓬勃。實際上,推廣這種新型智能可穿戴設備依然是一件難度很大的事情。

首先,可穿戴設備的智能化與手機不同,可替代性太多,其更新迭代與技術附加值很難被消費者真實地感知到。至少目前為止,谷歌智能夾克衫上我們所見到功能依然非常有限,劃拉個PPT、播放個音樂,對消費者來說顯然不是足夠有吸引力的賣點。在此基礎上,售價要是相比其他同類產品高出不少,顯然無法獲取上規模的用戶。

另外,智能行為往往需要大量數據作為支撐。谷歌智能夾克衫就不斷升級,去年還推出了收藏地點,Uber、Lyft司機接單時發送提醒等功能,但這也成為了用戶擔憂的問題。Ivan Poupyrev稱,Google目前會保存Jacquard晶元收集到的信息,但對於如何處理並應用它們,也是阻礙用戶嘗試的關鍵因素。

更何況,由於單個硬體能收集的數據類型和規模都非常有限,真正的智能化必須依賴多種智能硬體設備的收集和數據共享才能實現,即便是蘋果、谷歌這樣的體量,也需要選擇去中心化的方式來「抱團」。

用戶的數據和隱私如何在多硬體聯動的「生態」中進行流轉,只要還沒有第三方機構和開放標準的有效約束,恐怕消費者們都會保持觀望態度。


可穿戴設備與時尚結盟,是個好主意嗎?

當可穿戴設備開始追求本身的使用價值,就會陷入一個無解的命題:它本身就不是以「剛需」為原點存在的。

如果要給這些智能硬體一個定義,那一定不是「剛需產品」,而是幫助人們生活的更加舒適、便利。因此,它永遠不可能像普通的服飾鞋襪一樣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是通過特殊的功能、外形、文化符號,成為一個群體或圈層的身份認同。

就像喬布斯給蘋果的定位一樣,蘋果確實不斷讓智能手機、手錶、耳機等原本以科技愛好者、運動人士為目標的產品,走向了更開闊的消費市場。

於是,大量智能硬體廠商也開始著手尋找自己的潮流icon和靈感繆斯,試圖以「時尚」作為內容工具打造市場穿透力。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耐克、阿迪達斯相繼放棄的智能跑鞋也在李寧小米設計師的改頭換面下被重新推向市場;因為無法達到醫療級別而宣告涼涼的健康管理硬體,也正在以珠寶首飾的形象「還魂」。比如能夠發出久坐提醒、紫外線檢測的寶石項鏈,能連接智能手機的Ringly智能戒指,集成了動力馬達可以自行調節鬆緊的Belty智能腰帶等等……

在可穿戴設備時尚化的過程中,科技公司彷彿陷入了一種集體矛盾——功能性與外觀的矛盾。

正如Ringly智能手鐲的創始人所主張的那樣,這些時尚智能單品拒絕成為功能複雜的機械設備,而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設計本位」。開發者們希望它們即使沒有任何功能,僅憑外觀就能吸引消費者(主要是女生)購買。

我們無從得知,偽裝成時尚單品的它們,如果失去了獨特的智能功能,潛在用戶又如何會被其所吸引呢?如果添加更多功能,又如何解決單品設計和材質等對電子元器件的限制。有時候,這些產品往往會被加上燈光、馬達之類的物理「特效」(用來提示手機信息),實在很難讓人真情實感地說出「比傳統首飾更美觀」的話。

之所以會產生這種錯位,歸根結底還是在傳統時尚品牌與科技公司截然不同的邏輯上。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時尚品牌開始向科技靠攏。但這種親近更多地體現為一種文化符號的自我吸收。像是讓無人機取代超模,「拎著」包包進行「走秀」展示;或者是引入虛擬現實技術向顧客展示新一季時裝秀,亦或是推出「智能皮膚貼片」之類的美容硬體。

本質上講,傳統時尚品牌並沒有把科技產品看做是自身業務的一部分,「智能」「科技」這些特徵的引入,只是它們貼近自己的顧客和粉絲,通過一種現代化、潮流化的方式與他們交流罷了。

與之相比,科技公司的「時尚化」就顯得有點邏輯混亂了。各家爭著在設計上下功夫,並且紛紛砸重金想與時尚、奢侈品公司玩個「跨界」鍍層金,卻忘了傳統時尚圈自上而下的模式根本無法套用在智能可穿戴產品上。按照這種方式對待智能產品,基本就和蘋果的奢侈品戰略一樣,是自尋死路。

換句話說,阻礙可穿戴式設備走向主流的不是技術,也不是時尚,而是缺乏清晰的產品邏輯。要麼,將可穿戴設備作為「甜點」「逼格」,變成一種與用戶溝通和提升品牌文化屬性的工具,帶動核心業務增長。比如手機廠商推出的時尚硬體,大多是類似的訴求;

要麼就在工程設計上發力,解決了某種實在的痛點需求,現在很多智能設備連多輪對話、手勢識別都無法實現,更談不上打造出用戶真正需要並願意「穿出去」的產品了。

「既要……又要……」固然是一種理想狀態,但只會讓智能可穿戴硬體公司既無法討好挑剔的極客,又無法博得時尚弄潮兒歡心,最終距離真實的消費市場越來越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鈦媒體APP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996對中國經濟是一個陷阱?
喜茶「出軌」,瑞幸「劈腿」

TAG:鈦媒體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