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最經典的一首詩,關心天下蒼生,也是千古佳作,選入課本
一間茅屋在那個動蕩的年代裡,反映出國家的風雨飄零。詩人把抑鬱頓挫的情感寄托在這首詩里,傳達出人生的哲理感。
杜甫所生活的那個時代,歷史航行的軌跡是不可逆的,他眼中的唐朝在歷經著苦難與滄桑,他近距離地感受自己生活的時代,把自己的深情傾注在這首詩里,傳達出他所嚮往的世界,所期盼的盛世安康。
讓我們走進杜甫,從這首《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感受那個時代的生活。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卧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這首詩從一間茅屋和茅屋附近的環境寫起,彷彿這間茅屋被歲月給予了滄桑,成為那個時代現實生活的一種寫照。杜甫仿若和這間茅屋相依為命,仿若是他精神上的一個寄託,所以當杜甫以自己的精神狀態和人生態度去生活時,他能看到現實生活中的人們的苦難。如同詩中所說,八月風怒號,實際上八月的風是涼爽的,但杜甫看到了這個時期國家和人民遭受的坎坷,所以他眼中的秋季更加的蕭條和凄涼。
詩中作者所描寫的生活,讓人感到心酸,詩人杜甫用自己的處境反映出貧苦的有志者,反映出這一個群體的生活。像"布衾""屋漏",這些具象的客觀事物,它們在詩歌的整體氛圍的影響下,觸動人們的內心。杜甫的這種經歷,在他的人生中是刻骨銘心的,所以這首詩里的情感才更加的真摯和深沉。
這首詩中還包含著詩人的情懷,他知道很多人壯志難酬,他更明白年輕的人最能把自己的鮮血和熱情奉獻給國家。就像詩中所說的"千萬間",這些屋子它們可以讓有志向的人們不再遭受寒冷的侵襲,少受一些生活的困苦。
風雨滄桑多百態
杜甫眼中的生活有多少是和我們一樣的呢?在那個時代,和杜甫一樣飽受饑寒交迫的人很多,可是,有多少人像杜甫一樣,自己在受苦受累的同時,還願意堅持心中所愛,堅持自己的理想追求,不被世俗影響,做最本真的自己呢?
我們在新的時代里幸福地生活著,過去的苦難離我們很遠,甚至我們很難有更好地體會。但是這些並不影響我們去了解這首詩,充沛的情感是能夠給人們震撼的,我想以後一定會有更多的人會被這首詩所打動。
※明末起義軍,他的名氣雖然不大,但評價和反抗精神卻遠超李自成
TAG:每天讀宋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