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跑步不傷膝蓋,不負責任的跑步才傷膝蓋!

跑步不傷膝蓋,不負責任的跑步才傷膝蓋!

跑步膝蓋受傷?並不是因為跑步本身。

撰文 / 橙橙

編輯 / 橙橙

如果一個人經常跑步,那麼肯定會被問到這樣一個問題:你跑這麼多,膝蓋還好嗎?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跑步百利唯傷膝這個說法開始流行,而且還有理有據有分析的。

1.有理:跑步時,每邁出一步,膝蓋便要承受體重7倍的壓力,如果一個人的體重是70公斤,那麼他膝蓋所承受的壓力就達到490公斤,體重更大壓力就更大。

2.有據:2015年,美國一家運動數據公司為不同種類的運動損傷發生頻率做了個排名。在調查了1.5萬個家庭後得出的結論是,膝蓋受傷位列榜首。還有數據統計顯示,每年基本上有30%~60%的人在跑步時受傷,而這些損傷中的30%~50%與膝蓋相關。而且在跑友群或者跑步跑步論壇上,關於膝蓋的提問,佔據相當的比例。

3.有分析:作為一項長距離運動,即使跑姿再經濟有效,只要時間、距離足夠長,跑步對膝關節都會產生一定的損耗和磨損,就像再堅固的機器零件,也會磨損一樣。

所以得出結論:「跑步,尤其是長期、長距離跑步,對膝關節傷害很大」、「跑步傷害膝蓋,年輕時跑步,年老時膝蓋損傷會顯現出來」。這些說法真的很容易被未接觸過跑步或初跑者所接受。

其實這些個說法都是不對的,千萬別被嚇到了。

前不久BBC有一部紀錄片,叫《鍛煉的真相》(The Truth About Getting Fit),裡面就反駁了跑步傷膝蓋的說法。

紀錄片中的主持人是醫學記者邁克爾·莫斯利博士(Dr Michael Mosley),他拜訪了各個領域的運動專家,找尋超高效率的運動方法,這個過程被拍成了紀錄片,逐一為大家揭示一些鍛煉的真相。

其中就有關於跑步是否傷膝蓋的真相。紀錄片中專家給出的結論是:跑步不會傷膝蓋。

為了探求跑步的真相,邁克爾博士來到了倫敦聖瑪麗大學,請教英國運動專家、特威克納姆聖瑪麗大學運動、健康和應用科學學院院長約翰·布魯爾關於跑步的問題。

布魯爾表示,跑步不僅不會傷膝關節,還對膝關節有益。

這是因為,跑步所產生的規律性壓力,可以把更多的氧氣和營養物帶入關節軟骨,有助軟骨修復生長。

邁克爾教授覺得難以置信,所以布魯爾就讓他做一個對比膝蓋壓力的實驗。

實驗中,邁克爾在膝蓋部位戴上感受器,然後在指定位置走一段距離,緊接著他又跑相同的距離。

隨後,電腦會分析走路和跑步時膝蓋產生的壓力。

(紅線代表跑步產生的壓力,藍線代表走路產生的壓力)

從上圖可以看出,雖然比起走路,跑步時膝蓋的壓力更大,但造成壓力的時間更短。一般來說,跑步產生壓力的時間,只是走路產生壓力的時間一半,因為人在跑步時步幅更大,腳和地面接觸的時間也更短。

(藍柱代表走路產生的壓力時間,紅柱代表跑步產生的壓力時間)

在上述實驗中,邁克爾跑步時膝蓋承受的總壓力,比起走路時還要小。也就是說,跑步不傷膝蓋,散步才傷膝蓋。

布魯爾表示,這些壓力完全在人體可接受範圍內,因為人體構造完全可以負荷走路和跑步。設想一下,我們的祖先如果不能跑步,他們怎麼在大自然競爭中存活下來呢?

不管是躲避獵物還是追捕獵物,人都要用到跑步的技能,這項技能一直沿用至今。

曾經跑過18次倫敦馬拉松的布魯爾還表示:人體天生適合跑步……雖然跑步時膝蓋會承受壓力,但身體會適應這種壓力並通過跑步促進軟骨、肌肉、肌腱和韌帶發育,從而起到保護膝蓋而不是損傷膝蓋的作用。這是因為跑步會促進膝蓋的血液流動和細胞再生。

雖然跑步時會對腿產生8倍於體重的壓力,而走路時產生的壓力則相當於3倍體重,但由於跑步的步幅比走路大,腳與地面接觸的時間短,因此跑步和走路時實際作用到膝蓋的壓力差不多。

其實,不光是BBC的這部紀錄片反駁了跑步會傷膝蓋這個說法,還有很多科研機構都在這個領域進行過研究,得出的結論都是跑步並不會傷膝蓋。

比如美國貝勒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X光掃描2683名研究對象的膝關節,發現經常跑步的人膝蓋患關節炎的概率為22.8%,而那些不跑步的人,膝蓋患關節炎的概率為29.8%。

該研究進一步指出:那些患有膝蓋關節炎的跑者並非因為跑步導致的,更多的是因為遺傳因素。

上面的BBC紀錄片中主持人請教的布魯爾,曾經出版了一本叫《跑步科學》的書,這本書中就指出:「那些不運動的人比經常跑步的人患骨關節炎的風險高約45%。」

雖然很多研究都說了跑步不會傷膝蓋,但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因為跑步而導致膝蓋受傷呢?

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不負責任的跑步導致了膝蓋受傷,這其中包括不理想的跑姿,不合理的跑量,不熱身,不拉伸,不進行力量訓練。

一、用不理想的跑姿跑步導致膝蓋受傷,常見於初跑者

從醫學的角度來講,跑步時膝蓋是正常向前活動,髕骨與股骨接觸面最大,力度可均勻分配,但如果姿勢錯誤,尤其是為追求速度邁大步,便會增加關節壓力,甚至令髕骨外翻或內旋,加速接觸面軟骨磨損。這不但影響以後跑步,甚至連走路、上下樓梯都成問題。

容易傷膝蓋的幾種跑步姿勢:

傷膝蓋的跑姿總結起來主要有3個方面:

1.身體過度前傾或者後仰,上半身僵硬或者聳肩;

2.整條腿呈直線,一來增加膝蓋撞擊力度,二來無法調動大腿肌肉分攤重量,變相增加膝蓋壓力;

3.步幅過大,身體重心離支撐腳較遠,股四頭肌需要用更大力維持身體平衡,增加髕、股關節受拉扯程度。

所以要想減少膝蓋受傷概率,就要學習理想跑姿。

1.身體稍稍前傾,為前進提供助力,更省力;

2.膝蓋前屈,方便調動大腿肌肉,分攤壓力,並起到緩衝作用,同時加大髕、股關節接觸面積,有利於平均分配壓力,降低摩擦;

3.落地時重心應離支撐腳較近,這樣股四頭肌不需要用太大力就能維持身體平衡,髕、股關節受拉扯力度較輕。

二、不合理的跑量

很多跑者為了追求成績,比如全馬跑進330、310或者300,於是沒日沒夜的累計跑量,一個月跑200公里都算是少的,多的能到500-600公里。

跑量過大,一是留給身體恢復的時間不夠,於是就很容易受傷。二是容易導致髂脛束摩擦綜合征,一種表現為膝蓋外側疼痛的傷病。

有些跑者上一周跑了30公里,這一周猛增加到60公里,這種突然增加跑量也容易導致膝蓋受傷。

所以根據自身的情況,如年齡、體重、心率等因素,制定適合自己的訓練計劃和訓練量,留給身體足夠多的恢復時間,不要冒進。

三、不熱身,不拉伸

跑前熱身是為了讓腿部、背部、肩膀等肌肉激活,讓身體在跑步前期更快進入運動狀態,避免肌肉拉傷,膝蓋等關節損傷,抽筋等情況發生。

跑後拉伸是為了讓運動後的肌肉放鬆下來,避免過度緊張,造成肌肉和膝蓋酸痛,影響下一次運動。跑後拉伸除了放鬆肌肉之外,還能讓肌肉的線條顯得更好看。

延伸閱讀:圖解20個跑後拉伸動作,每個跑者都應收藏

四、不進行力量訓練

跑步是最簡單的運動,只有前後向的運動,並沒有左右、旋轉等方向的運動。有很多人就知道一味的跑跑跑,殊不知在本身肌肉力量不平衡的狀態下,越跑越有可能加重你前後向肌肉力量強於身體側方肌肉力量的狀況。

這會導致什麼結果呢?就是髕骨歪了,盆骨歪了,足內翻了,髂脛束也緊了。而這些都是導致你跑步膝蓋受傷的原因。

也許你的跑姿已經足夠理想,也許你的跑量是適合的,也許你也做好了跑前熱身和跑後拉伸,但膝蓋仍受傷了。這個時候就要檢視一下自己的身體力量是否足夠,特別是臀部的肌肉力量。

如果你的身體力量不足,那麼當你增加跑步距離,特別是跑全馬的時候,越跑到後面,跑姿越容易變形,從而導致膝蓋受傷。而一旦你的跑姿變形,那麼就不能很好的緩衝地面反作用力,久而久之就不止膝蓋會受傷了。

延伸閱讀:練好核心力量,跑起來會輕鬆、持久、無傷

所以你需要在跑步之外進行力量訓練,不僅能減少傷病,還能讓你跑得更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42195米 的精彩文章:

一個關節而已,又沒肌肉,憑什麼也要練力量?
2019池州國際徒步大會 憑號碼布免費游九華山及青陽8大景區

TAG:42195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