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演義中關羽的五百校刀手是支什麼部隊,為何從沒上陣殺敵

三國演義中關羽的五百校刀手是支什麼部隊,為何從沒上陣殺敵

我們所熟悉的《三國演義》中的精銳部隊,有曹操的青州騎,還有西涼軍。青州騎,是在公元一九二年,曹操帶兵鎮壓黃巾軍起義,收得了三十多萬降兵之後,從中挑選出戰鬥力強大的精銳組成的一支軍隊。

而西涼軍,是漢末三國時期,對涼州軍的稱呼。西涼軍分為兩支,其中一支就是無惡不作、殘暴嗜血的董卓率領的。在董卓被自己認的乾兒子呂布殺死之後,這支軍隊就由李傕帶領了。而第二支就是馬騰、韓遂的部隊,馬騰死後,就由他的兒子馬超率領。

西涼軍的戰鬥力可謂是十分強悍,涼州地處漢、羌邊界,民風剽悍,剽悍之餘還不怕死。史稱「涼州大馬,橫行天下」。馬超能把曹操殺得割須棄袍,抱頭鼠竄,靠的可不僅僅是馬超的勇武過人,更是西涼軍威猛的戰鬥力。

然而《三國演義》中,有一支部隊卻是十分的神秘,全書中就出現過兩次,它就是關羽手下的五百校刀手。

五百校刀手的首次出現於《三國演義》第四十九回:「 雲長領了將令,引關平、周倉並五百校刀手,投華容道埋伏去了。而就是這五百校刀手,在華容道一字排開,就把曹軍嚇得屁滾尿流:「言未畢,一聲炮響,兩邊五百校刀手擺開,為首大將關雲長,提青龍刀,跨赤兔馬,截住去路。操軍見了,亡魂喪膽,面面相覷。」最後還是曹操和關羽敘舊套近乎,說《春秋》大義,苦苦求情,重情重義而又心軟的關羽看才頂著被殺頭的風險把曹操給放了。

校刀手的第二次出現,是在關羽攻取長沙的時候,關羽對這支部隊的戰鬥力十分自信:「軍師何故長別人銳氣,滅自己威風?量一老卒,何足道哉!關某不須用三千軍,只消本部下五百名校刀手,決定斬黃忠、韓玄之首,獻來麾下。」但黃忠和關羽足足大戰了一百回合,關羽用拖刀計才勝了黃忠,最後還被百步穿楊的黃忠射了一箭在帽纓上。長沙的攻取,功勞都在魏延的反水投靠,關羽才得以迅速的取下長沙。

五百校刀手僅僅出場兩次,除此以外,全書中再也沒有這支部隊的影子。但這支部隊卻一次都沒有出手,讓人完全不知道他們的戰鬥力水準。有幾個點也十分讓人疑惑,首先是這支部隊到底是一支什麼性質的部隊?「五百校刀手」,究竟什麼是「校刀手」?關羽是如何訓練出這支部隊的?

五百校刀手是什麼樣性質的部隊?

種種跡象表明,這支部隊,應當算是關羽的私人部隊,也可以稱之為「私兵」。《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本人生活的明代後期,就是私兵大行其道的時期。主要是因為明朝的正規軍戰鬥力羸弱,許多人便訓練自己的私人武裝,吳三桂的關寧鐵騎,就是典型的私兵。

而在東漢時期,豪強地主的勢力膨脹,兼并了大量的地產,為了保護自己的財產,自然要招募私人武裝。在和平時期,這種武裝受到政府的限制,否則隨隨便便就能形成地方割據。而在黃巾軍起義之後,各地方諸侯就以自己的私兵為基礎割據一方,爭霸天下。曹操、袁紹、孫堅等人正是以自己的私兵為骨幹,或將自己指揮的政府軍也變為自己的私兵,作為組織軍隊的基礎。

私兵在歷史上廣泛存在,譬如岳家軍、戚家軍、近代李鴻章的淮軍、曾國藩的湘軍、都是私兵。

私兵一個最大的優勢就是對組建他的主帥絕對忠誠,除此之外,各種規章和訓練制度都由主帥自己制定,往往戰鬥力較強。關羽的五百校刀手,自然也是關羽的「得意門生」。

什麼是「校刀手」?

將「校刀手」直接理解為拿刀的衛士?這樣未免太過武斷。實際上校刀手的「校」,應當是一個通假字,不讀作xiào,而讀作jiào,理解為較量、比較都可以。從字面意思上我們不難看出,校刀手,自然是經過層層選拔出來的一支戰鬥力遠強於普通軍隊的精銳。

那校刀手拿的是什麼刀?三國時期,刀在軍隊中的使用十分廣泛,已經取代了劍的地位,甚至在傳統的刀劍之鄉吳越等地,刀也取代了劍。如凌統在宴會上面對自己的殺父仇人甘寧,就想趁著舞刀的機會殺死甘寧,而不是舞劍。軍隊中普遍使用的武器是環首刀,且當時的鍛造工藝也發展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平。環首刀加盾牌,應當是五百校刀手的標配。

關羽如何訓練出這樣一支部隊?

關羽首先應當訓練的,是這支部隊的膽氣。也就是通過教育,使這支部隊有極強核心凝聚力、紀律嚴明,最重要的是絕對忠誠於自己。在這一點上,關羽靠自己的忠義形象言傳身教,自然是最好的辦法。其次是隊列,短小精悍的五百校刀手,自然得是整齊劃一,在面對敵人的時候能迅速的一字排開,旗幟鮮明,而不是「八」字排開,成為人的笑柄。最後,對這支近乎於自己親信的部隊,關羽也少不了親授武藝,這樣這支部隊的戰鬥力自然能遠勝於普通武裝。

那關羽是何時發展起來這麼一支部隊的?其實在《三國演義》中也有線索可尋覓。起初關羽在跟隨劉備的時候,可以說是十分艱苦,用「慘」,來形容也不過分,被人打得到處跑,基本是剛坐穩就得走,最後還累得關二爺「千里走單騎」。這段時期,自然不可能組建什麼「五百校刀手」。

而「五百」這個數字的首次出現,是在劉備聽從諸葛亮的建議離開新野之後,「修書令雲長同孫乾領五百軍往江夏求救。」,雖沒有明說這五百人就是關羽引以為傲的校刀手,但極有可能就是其雛形。

以上,我們基本弄清了「五百校刀手」的性質,還有兩個疑問:1.關羽敗走麥城的時候,為何沒有一點這支部隊的影子,只有殘兵敗將?2.羅貫中為何描繪這樣一支部隊?

對於第一點,我們無法獲悉明確的答案,只能供大家猜測,也許是關羽註定要被安排赴死吧。

至於第二點,其實道理很簡單,不妨把這支部隊看作是關羽的儀仗隊。其兩次出場都是為了撐一撐關二爺的威風,實質上就是羅貫中為了刻畫關羽高大形象的特意安排。

文:江暮雲

參考文獻:《三國演義》 《中國古代兵制》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品讀 的精彩文章:

鐵腕海禁的「抗倭」英雄朱紈,一心為國卻難逃悲劇命運
曹操唯才是舉很少處決自己的謀士,為何要殺掉「足智多謀」的許攸

TAG:歷史品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