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唯一隨母而葬的阿哥,康熙疼愛有加,雖英年早逝但盡享哀榮

清朝唯一隨母而葬的阿哥,康熙疼愛有加,雖英年早逝但盡享哀榮

眾所周知,清朝除了後金時期的兩位皇帝(努爾哈赤、皇太極)葬在了瀋陽之外,其餘的10位皇帝(包括溥儀,最後也葬在了華龍陵園)在去世之後都葬在了位於遵化的清西陵和位於易縣的清東陵。當然,在此二陵之中,不僅有帝陵,也有相應的妃園寢。

帝陵顧名思義,就是埋葬皇帝的地方。按照祖制,皇后在去世之後如若沒有特殊情況基本上是可以與皇帝一同葬在帝陵地宮(主棺槨所在地)之中的。清朝康熙皇帝的陵寢,名為景陵,位於清東陵。因康熙生前妃嬪眾多,所以他的景陵在規模上要較其他陵園大得多。

清朝唯一隨母而葬的阿哥,康熙疼愛有加,雖英年早逝但盡享哀榮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景陵


康熙妃園寢中的特例

在康熙的景陵之中,有一座帝陵和一座妃園寢,帝陵中埋葬著康熙和他的孝誠、孝昭、孝懿、孝恭(雍正生母,追封)等四位皇后,還有一位敬敏皇貴妃(怡親王胤祥生母),其餘的妃嬪基本都葬在了景陵妃園寢。而令人驚訝的事情恰恰發生在妃園寢中,此園寢不僅埋葬了康熙的48位妃嬪(貴妃、妃、嬪、貴人、答應、常在等),而且還葬有一位身份與此園寢十分不搭之人,他就是康熙的第十八子愛新覺羅.胤衸。

清朝唯一隨母而葬的阿哥,康熙疼愛有加,雖英年早逝但盡享哀榮

景陵妃園寢

按照常理,妃園寢裡面自然應該都是皇帝的女人,那麼為何會將一個皇子如此不搭地葬在其中?這裡面到底是何用意?一切都要從其出生之時講起。


老來得子,受盡寵愛

1701年(康熙四十年),胤衸出生,他的母親王氏是漢族人,知縣王國正之女,雖然出身並不高,但從王氏在連續八年之內就為康熙誕下三位皇子(胤禑、胤祿、胤衸 )這一紀錄當中,就可以看出她在康熙心目中還是很有分量的。而這位胤衸,是王氏三位兒子中最小的一位,按照序齒排行十八。

之所以康熙對這位皇子有著莫名的好感,一方面是因為王氏受寵的原因,另一方面則是繼十七子胤禮(果親王)1697年(康熙三十六年)出生之後,這是時隔四年之久(康熙生前三十五子)才來的幼子,這對於當時年近半百的康熙來說,是莫大的喜悅。

清朝唯一隨母而葬的阿哥,康熙疼愛有加,雖英年早逝但盡享哀榮

順懿密妃王氏劇照

所以從胤衸出生之後,康熙便對其怎麼看怎麼順眼。在康熙的一生當中,有這麼一個愛好,就是巡幸塞外、舉騎射之樂,不僅如此,他還喜歡將自己的皇子們都叫上隨行前往。1701年出生的胤衸,在1708年(康熙四十七年),半年之內奉命隨駕了三次,由此足以見得他在康熙心目當中的重要性。


命運多舛,英年早逝

皇十八子允祄疾作,留永安拜昂阿。上迴鑾臨視,允祄病篤。

康熙本來的目的是要讓胤衸藉此長長見識多加鍛煉,看似是很好的出發點,但他卻忽略了一點,那就是自幼受盡寵愛的胤衸,打小被父母保護得很好,甚至說是到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地步。早已習慣了錦衣玉食生活的胤衸,突然面臨自己從來未曾體驗過的挑戰,而且半年之內竟然連續三次外出隨駕,長期以來的舟車勞頓兼之水土不服,終於讓他第三次外出隨駕途中病倒了。

1708年(康熙四十七年)七月,隨同康熙一起前往熱河行宮的皇子共有八人,在熱河小住了十來天之後,康熙心血來潮,要前往塞外與與諸皇子一同騎射狩獵,當時的胤衸在八人中年紀最幼,所以他被優待乘坐馬車前往。即使如此,在眾人行至永安拜昂阿之時,胤衸最終還是病倒了,按照《清史稿》以及《清聖祖實錄》中的記載,胤衸當時為「雙腮腫脹、發燒」之症。

清朝唯一隨母而葬的阿哥,康熙疼愛有加,雖英年早逝但盡享哀榮

康熙劇照


允祄病無濟,區區稚子,有何關係?至於朕躬,上恐貽高年皇太后之憂,下則系天下臣民之望,宜割愛就道。

起初胤衸的病情並未引起康熙的十分重視,在看守了一整晚之後,為了愛子的安全考慮以及全局著想,他命專人留守拜昂阿照顧胤衸,其餘人仍舊前行。結果僅僅過了兩天,便有照顧胤衸的專人飛馳來報,胤衸病情加重隨時會有生命危險。這可把康熙急壞了,此時的他哪還有什麼巡幸塞外的心思,立即調轉馬頭返回拜昂阿,一方面令京城急速派遣御醫前來救治,另一方面看著病入膏肓的愛子,康熙心痛如絞。

經過御醫的救治,胤衸病情稍有緩解,但拜昂阿此地畢竟不是長久養病之場所,於是康熙傳令全體人員回京。這一次康熙吸取了教訓,他命令隊伍走得慢一些,而且一定要挑選地勢平坦之處回京,可惜在他特別的關照呵護下,最終仍舊還是沒有挽回胤衸的生命,愛子去世在了回京的途中。

清朝唯一隨母而葬的阿哥,康熙疼愛有加,雖英年早逝但盡享哀榮

康熙劇照


康熙悲痛,怒廢太子

對於康熙來說,皇子早殤胤衸並非首例。在此之前,有十位皇子去世得都十分早,早到都未來得及排行序齒。胤衸的去世之所以會令康熙悲痛欲絕,與以下兩個方面是分不開的,其中還涉及到了著名的太子胤礽被廢一事。

首先,對於胤衸的去世,從父親的角度康熙傷心很正常。但他的悲痛原因遠不止如此,他自認為愛子的早殤跟自己的疏忽大意有著密切的關係。他沒有考慮到胤衸的身體狀況以及一個8歲的孩子是承受不了如此反覆長途的舟車勞頓。在胤衸第一次發病之時,因為他的粗心疏忽導致胤衸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間。甚至為此他還說過「允祄病無濟,區區稚子,有何關係?」,這句話讓其在之後的時光中愧疚懊悔不已。

清朝唯一隨母而葬的阿哥,康熙疼愛有加,雖英年早逝但盡享哀榮

胤衸(左)劇照


皇十八子抱病,諸臣以朕年高,無不為朕憂,允礽乃親兄,絕無友愛之意。朕加以責讓,忿然發怒,每夜偪近布城,裂縫竊視。

其次,除了康熙因為胤衸之死心痛之外,同樣令他心痛的還有一人,那就是時為太子的胤礽。當時隨駕的八人之中,胤礽也在。對於胤衸病重以及去世,胤礽作為太子和兄長,非但沒有絲毫關切和悲戚之情,反而在胤衸病重期間還主動勸康熙先行離開,雖然美其名曰是以大局為重,但胤礽此做法令康熙事後越想越氣。

清朝唯一隨母而葬的阿哥,康熙疼愛有加,雖英年早逝但盡享哀榮

胤礽劇照

期間康熙曾經對胤礽怒斥過兩次,但長年累月被寵壞了的胤礽竟然敢「忿然發怒」,並且時常窺伺康熙所居住的帳篷,讓康熙懷疑其有不軌企圖,這下所有的怒火全部引到了胤礽的身上,最終以胤衸之死為導火索,在胤衸去世的當天,康熙宣布廢除胤礽的太子之位。


彌補虧欠,為子破例

雖然廢除了胤礽,但胤衸已死,人死不能復生,康熙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其身後事上予以儘可能的彌補,當然這種彌補在康熙眼裡是儘可能,但在世人眼中卻是破紀錄。為何這樣說?因為康熙破例將胤衸的棺槨停放在了景陵的琉璃門之中,後移至諸妃衙門,雍正繼位後將胤衸正式遷到景陵妃園寢,緊挨著其母順懿密妃王氏的棺槨。這也使其成為了清朝唯一一位隨母而葬的阿哥

清朝唯一隨母而葬的阿哥,康熙疼愛有加,雖英年早逝但盡享哀榮

胤礽(左)劇照

康熙此舉的目的很簡單,在胤衸生前,他因大家而舍小家,對於胤衸,他虧欠的實在太多。所以將胤衸葬入景陵,足以看出他想讓愛子永遠圍繞在他身旁,以此來彌補他過往的遺憾以及對愛子的愧疚。此時的他不再是以一個皇帝的身份,而是在努力做一名稱職的父親,雖然這份努力來得有點晚。

參考資料:

《清聖祖實錄》

《清世宗實錄》

《清高宗實錄》

蔡東藩《清史演義》

趙爾巽《清史稿.卷七.本紀七》、《清史稿.卷二百一十四.列傳一》、《清史稿.卷二百二十.列傳七》

版權註明:本文系作者「史海甄客百曉生」原創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抄襲,違者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