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商湯科技:幕後技術解析之幕前「智能車艙」新體驗

商湯科技:幕後技術解析之幕前「智能車艙」新體驗

商湯科技:幕後技術解析之幕前「智能車艙」新體驗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解決車與乘客關係的智能車艙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對個人來說,是一位懂你的機器「知己」。你心裡心外的喜怒哀樂,以及各類需求,都會得到及時準確的回應。

而商湯科技將此形容為,智能車艙的高境界「智能」是接近於「無感的舒適」。

什麼是「無感的舒適」?作為一家剛剛成立五年人工智慧平台公司,商湯科技在本次上海車展期間展示了其完整的「智能車艙」產品與解決方案,能為未來新一代車載智能系統提供身份識別、疲勞檢測、分心檢測、刷臉開門、視線追蹤、手勢識別、乘客屬性分析七大功能。

商湯科技其核心技術在於計算機視覺與深度學習,進而實現智能車艙具備高精度的優勢,並可支持不同的軟硬體平台,為在不同車輛上的落地推廣提供便利。

其實,像上述刷臉開門、身份識別、手勢識別等功能在不少車型上搭載應用。

但相比於其他智能車艙產品,商湯商湯科技的這套解決方案對於硬體要求比較低,其用自身多年積累的圖像圖例演算法可以彌補硬體的不足,而這關乎整車廠非常看重的成本,穩定高效且成本低廉正是商湯科技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輕度體驗智能車艙

事實上,智能車艙出現在中高端車上,實現功能大同小異。到底商湯科技的智能車艙感受如何?雷鋒網新智駕按照其體驗功能與流程描述。

刷臉開門&身份識別:當「司機」靠近車輛觸發門把手處的微動開關時,人臉識別功能同時被喚醒,此時,人臉識別系統會抓拍人臉,並與雲端註冊過的車主進行比對,確認車主身份並解鎖車門。

商湯科技:幕後技術解析之幕前「智能車艙」新體驗

此外,在人臉比對的過程中,系統還同時啟動了活體檢測提高安全性,無需駕駛者做出多餘動作即可完成該監測。

通過刷臉通過認證解鎖車輛的同時,其實身份識別也就同時完成了,這一功能的實現其實可以拓展出許多個性化功能,例如在車主上車時便根據車主信息自動調整好座椅、方向盤和後視鏡的位置,空調設定好溫度等。

值得注意的是,該智能車艙系統在車內布置有兩個成本很低的常規攝像頭。

商湯科技:幕後技術解析之幕前「智能車艙」新體驗

商湯科技產品與戰略執行總監許亮告訴雷鋒網,兩個攝像頭其中一個用於採集駕駛員的信息,另外一個用於採集車內乘客的信息。

也就說,這一智能車艙的車主身份認證等一系列圖像識別處理能力的實現依靠的是兩個常規攝像頭。

對此,許亮進一步說道,基於商湯自主研發的深度學習平台SenseParrots,不需要後台有大規模的伺服器,在端上就能完成輕量級計算,目前該平台大量布局在手機、汽車、樓宇等垂直場景。

此外,商湯在北京、上海、東京設立了超算中心,有超過15000塊GPU來支持演算法訓練,其中包含17個GPU的集群,每個集群針對一個垂直演算法領域做特定化的訓練。最大一個集群的規模接近2000塊CPU。超算中心帶來的強大算力,是他們支撐人工智慧演算法不斷迭代的核心要素之一。

疲勞檢測&分心檢測:為了保證司機的安全,該智能車艙利用駕駛員傳遞出的信息可以實現疲勞檢測、分心檢測和視線追蹤等功能。

商湯科技:幕後技術解析之幕前「智能車艙」新體驗

具體體驗來看,通過攝像頭捕捉人臉信息,以及對眼睛睜閉眼狀態、打哈欠頻率進行綜合判別,必要情況下給出疲勞報警信號;

通過對駕駛員頭部的轉動和視線方向進行追蹤,已確認駕駛員的注意力是否在路面上,並輸出3個等級的分心駕駛報警信號;

通過捕捉頭部和眼睛動態,實時識別駕駛員正在注視的車內區域,如遮陽板、路面、儀錶盤、中控顯示屏、內後視鏡、車外後視鏡等,並可根據不同客戶需求定製出不同的功能,比如中控顯示屏的自動開啟和黑屏、HUD顯示內容的隨動等。

手勢識別:在實際體驗過程中,印象深刻的是該手勢識別可以「隔空」點贊收藏音樂,據雷鋒網了解,目前,商湯科技已開發超過20種標準動靜態手勢, 並可支持訂製,在體驗車上用到了其中的11種。

此外,商湯希望把手勢識別加上頭部識別和人臉識別的內容,進行綜合娛樂的交互,這才是真正能夠落地的狀態,才能真正替代掉觸摸屏。

商湯科技:幕後技術解析之幕前「智能車艙」新體驗

商湯科技:幕後技術解析之幕前「智能車艙」新體驗

乘客屬性分析:車內另一攝像頭可採集車內乘客信息,在不同光照條件以及不同光照角度下,可以精準識別車內人員的性別、年齡、車內位置,甚至是情緒等,並可根據需求實現定製化的物品檢測,比如說手機、電腦等貴重物品。未來,這一功能可應用於對後排兒童乘客的特別看護、遺失物品檢測與告知等場景。

商湯科技:幕後技術解析之幕前「智能車艙」新體驗

在體驗整個智能車艙的過程中,可以發現商湯科技利用攝像頭就可以滿足客戶和消費者所需要的智能化腦洞。其實,這一切都依託於商湯科技在計算機視覺與深度學習技術領域的深厚積澱,從而推出了完整的智能車艙產品與解決方案。

實戰智能車艙的核心技術

近年來,在人工智慧、新能源、共享出行和V2X 等社會趨勢的支持下,汽車產業迸發出無限的發展空間。從近期的上海車展就可以看到,智能車艙產品備受業內關注。

但在商湯科技看來,智能汽車市場的整體反饋周期比較長,不同類型車輛所搭載的晶元、硬體設備都有差異,面向人群的針對性也不同,因此智能車艙的全面落地還需要持續蓄力。

許亮以手勢識別應用舉例道,目前來看,手勢識別是很多人關注的功能,通過對手勢的識別,可實現車輛功能的控制,如調節音量、切換歌曲、控制車窗等。但實際應用中,由於不同客戶對於手勢代表含義的定義可能不同,這使得消費者需要記住每個手勢所代表的含義,反而增添了操作上的麻煩。

因此,在不斷提升手勢識別精度和複雜度的同時,也應當推動行業形成統一的手勢含義標準,讓這一功能真正方便消費者的使用,而不是僅追求「炫酷」。

此外,不同車輛搭載的晶元等級、容量不同,想要推進只能車艙的普及,就需要不斷提升自身SDK產品的普適性。尤其是車載主機日趨小型化、輕量化,單一SDK提供的功能越多,對於主機的佔用量就越少,使用體驗也能夠得以提升。

據雷鋒網了解,目前部分整車企業、互聯網公司、汽車零部件廠商、電信運營商、自動駕駛公司都有投入研發並推出自己的智能車艙。

那麼,對比於其他供應商,商湯科技的核心技術體和優勢體現在哪裡?

商湯科技交付管理總監陳永波表示,商湯科技智能車艙具有以下四大優勢:

其一解決方案內容完備:只需藉助IR攝像頭,配合車規主流晶元就能覆蓋車內和車外的完整視覺解決方案。等同於將人臉識別設備、疲勞檢測設備、注意力檢測設備、手勢識別設備、分心動作識別和屬性檢測設備六合一的效果。

其二識別演算法高精度:針對紅外攝像頭深度優化,迎接車內複雜的光照條件的挑戰, 滿足全天候識別檢測需求。

其三低成本:CPU指令集級優化,毫秒級響應,更低成本硬體平台同樣技術性能。

其四多平台支持:支持不同軟硬體平台,X86,GPU, ARM 架構晶元和Linux/Android系統。

同時,商湯智能車艙DMS的實地驗證和測算已經大面積展開,同時該智能車艙還將結合公司在智慧城市、手機、互聯網娛樂、金融、零售等行業場景的豐富經驗,深耕V2X物聯網應用,開拓汽車與支付、導航、娛樂等的跨界結合。

主機廠環繞的商業路線

2018年,商湯科技智能車艙產品實現量產落地以來,收穫了多家國際Tier 1供應商,更有超過10家國內和國際OEM廠商定點商湯作為車載視覺技術提供方,例如賓士、凱迪拉克、奧迪、上汽、比亞迪、威馬等,部分如下:

與偉世通合作:在本屆上海車展上,商湯科技也與偉世通達成戰略合作。通過合作,偉世通與商湯科技將共同研發,將商湯的駕駛員身份識別、疲勞檢測、分心檢測等技術,與偉世通先進的SmartCore和DriveCore相結合,為滿足不斷提升的智能化人車交互需求。

與威馬合作:2018年10月,搭載了商湯人臉識別技術的威馬EX5正式上市交付。商湯技術不但幫助威馬EX5實現了駕駛員身份驗證,降低盜搶風險,提升車輛安全性,同時能依據個人習慣進行車輛配置,極大提升駕駛者的個性化和智能交互體驗。

與上海國際汽車城合作:2019年3月,商湯科技提供的智能車艙解決方案落地上海各區域38條線路上的「驛動班車」,實現駕駛員身份識別,疲勞、分心等狀態實時監測與提醒。同時,商湯科技還為「驛動班車」乘客提供了刷臉乘車的智能體驗與服務。雙方還聯合開展交通工況數據採集、交通場景大數據分析和處理,推動面向人工智慧的基礎數據平台建設。

由此來看,商湯科技既然在汽車垂直領域擁抱了十多家主機廠,就深知主機廠對智能車艙有哪些要求。

按照陳永波的說法,目前主機廠的痛點是在傳統汽車向智能汽車升級的過程中,技術創新同樣面臨巨大的考驗,對傳統汽車主機廠商來說,想要跟上產業智能化轉型的浪潮,新技術的積累與應用是必不可少的。

對於智能車艙產品來說,產品的交互性、體驗性、個性化需求,已經成為主機廠商深度關注的問題

因此,商湯科技智能車艙產品除了目前已經實現的功能外,還會繼續開發ARHUD抬頭顯示、AR高精度導航、車內刷臉支付等功能,多樣性的智能化功能有望推動車輛從功能時代進化到智能時代。

智能車艙下個風口:懂你

未來智能車艙的體驗會是立體式的。

據雷鋒網了解,真正的智能是要理解人的需求,智能車艙要能懂得人,做到服務找人。

因此,內容的智能化會是一個具有前景的方向。

在理解提高產品體驗這一方面上,商湯科技從安全性和智能體驗兩大方向出發:上述的刷臉開門和身份識別的產品功能,以及駕駛員監控系統。

此外,商湯科技將基於對駕駛員人臉的識別應用,延伸到手勢、眼球視線,創造別具一格的智能人車交互娛樂體驗;同時,還可將識別範圍擴展後排乘客,實現全艙的智能一體化,讓智能車艙更具「未來感」。

也就是說,智能車艙接下來的重點發展方向一定是讓整個系統更加懂得人,理解人的需求。

許亮認為,從市場來看,OEM市場的等待期比較長,一般需要一年半到兩年的時間,而商用車市場的等待期通常相對較短。商湯將會配合市場持續推動智能車艙產品的落地,讓消費者更快享受到技術帶來的便利。

下一步計劃

目前,商湯科技的智能車艙團隊約有100人,主要集中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

此外,據雷鋒網了解,商湯智能車艙與自動駕駛業務同屬移動智能事業群,由於技術研發和產品需求上有所區別,分別由相應的團隊負責各自部分工作。

按照商湯的規劃,預計在2019年實現智能車艙大部分功能模塊的量產,並期望在2020年上半年實現智能車艙的全面落地,從而以AI不斷加碼對智能汽車行業賦能,推動智能汽車產業升級與發展。

一直以來,通過對自動駕駛、智能車艙領域的深度探索,商湯科技希望充分發揮計算機視覺技術的賦能價值,更好地平衡車輛安全性與體驗性,讓每個人享受到AI帶給汽車的安全守護和科技感,讓未來出行更加安全、便利和智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如何訓練出專屬的 OpenAI Five?
創新工場 DeeCamp 2019 人工智慧訓練營啟動報名,計劃招收至少 600 名大學生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