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MIT團隊新發現:像人類肌肉一樣,水凝膠竟可通過「健身」變強!

MIT團隊新發現:像人類肌肉一樣,水凝膠竟可通過「健身」變強!

人類附著在骨骼上的肌肉——骨骼肌是一種很獨特的組織,它們結實、柔軟、富含水分、並極具抗疲勞能力。因此,科學家一直想發明能夠兼具這些特徵的人造材料。

近日,麻省理工學院(MIT)機械工程副教授趙選賀帶領的研究團隊,發明了一種合成水凝膠,成功複製了這些特徵。他們使用的是醫療領域十分常見的聚乙烯醇(PVA)水凝膠,只不過對其進行了特殊的「機械訓練」,就像人類在健身房鍛煉一樣。

這些可以被 3D 列印成不同形狀的水凝膠在經過「健身」訓練之後,其內部納米纖維的排列形式會發生改變,不僅不會丟失原有的柔韌性,還能提高抗疲勞程度,承受數千次重複拉伸也不會斷裂。

未來,這種材料有望用於製造心臟瓣膜和關節軟骨等醫用植入物,還可以應用於軟體機器人等工程領域。該研究以論文的形式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

「機械載荷測試」的意外收穫

肌肉和心臟瓣膜是優秀的天然承重組織,兼具驚人的韌性和柔軟度。材料科學家一直想要設計能夠與之媲美的人造材料,從而發明更優秀的人體組織替代物,但這一過程非常具有挑戰性。

人體的大部分組織含水量都在 70%左右,因此人體植入物必須也要保證一定的含水量。

在眾多材料中,水凝膠因其優異的吸水性和柔軟性而被給予厚望。但是普通水凝膠的強度較差,為了增加強度,通常的做法是製造內部纖維排列整齊的水凝膠,可這樣又會損失其吸水性和柔韌性,難以兩全其美。

圖 | 水凝膠形變模擬圖(來源:Ji Liu, Shaoting Lin, Sinyue Liu)

不過,趙教授的團隊在無意中發現了水凝膠的新特性。

他們原本想用循環機械載荷測試,尋找導致水凝膠分解的疲勞點。現在的主流觀點認為,水凝膠會因為循環測試而疲勞,最終斷裂。但令人驚訝的是,這次的循環訓練讓水凝膠變強了,與人體肌肉訓練後的強化機制相似。

研究人員解釋稱,在訓練之前,構成水凝膠的納米纖維是隨機排列的,而機械訓練改變了它們的排列方式,使其更加有序和整齊——這類似於重複運動後人體肌肉(纖維)的調整方式。

在大約 1000 次循環拉伸之後,水凝膠開始展現出強韌和柔軟兼顧的特性,抗疲勞能力也有顯著提升,含水量仍然可以保持在 84%左右。在纖維排列的方向上施加拉力,訓練後水凝膠的拉伸強度約為訓練前的 4.3 倍。一些水凝膠甚至可以承受 3 萬次循環測試而不會斷裂。

抗疲勞的原因

為了找到獨特特性背後的原理,研究團隊使用了共聚焦顯微鏡觀察訓練後的水凝膠。

他們首先將納米纖維染色,以便觀察,然後在上面橫向切開一個小口,觀察裂口的傳播方式,試圖搞清楚纖維將如何變形。

結果顯示,裂紋釘扎(crack pinning)現象是導致抗疲勞的原因。

簡單來說,就是當裂紋開始擴展時,它需要更多的能量才能逐一穿過排列整齊的纖維,而纖維會展現出釘扎作用,將裂口固定在一定的位置和大小,阻止其進一步擴大。在未經訓練的情況下,水凝膠內部的纖維並未整齊排列,因此不需要很大的能量就可以將其拉斷。

更厲害的是,「健身」之後的水凝膠打破了經典的 Lake-Thomas 斷裂理論。該理論提出了破壞單層無定型聚合物鏈所需的能量,實驗使用的聚乙烯醇水凝膠就是這種類型,而訓練之後的水凝膠比理論預測的抗疲勞值高出 10 到 100 倍。

這種兼顧韌性,柔軟性,吸水性和抗疲勞性的水凝膠,有望成為新型醫療植入物的製作材料,用來製造人造心臟瓣膜,關節軟骨和腰椎等關鍵人體組織。未來,研究團隊將探索更多的 3D 列印模型,拓展水凝膠的應用領域。

-END-

坐標:北京·國貿

請隨簡歷附上3篇往期作品(實習生除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DeepTech深科技 的精彩文章:

如何解讀比特幣價格反彈背後的真正意義
蘋果5G「缺芯」大戲轟動業界!華為、高通、英特爾挺身相助,然傳將采台積電7nm自製晶元

TAG:DeepTech深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