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奧斯卡短片揭露一個扎心真相:一個家庭是怎樣被摧毀的?

奧斯卡短片揭露一個扎心真相:一個家庭是怎樣被摧毀的?

奧斯卡短片揭露一個扎心真相:一個家庭是怎樣被摧毀的?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作者:洞見朱麗葉

她陪你走過人生所有的艱難,別把她推下深淵。

01

最新美劇《惡行》,沒有幽靈、沒有怪獸,卻被評為「年度最佳恐怖劇」。

單身母親Dee Dee,全身心照顧重病的女兒。

即使生活艱難,仍然對女兒不離不棄。

奧斯卡短片揭露一個扎心真相:一個家庭是怎樣被摧毀的?

可是,溫柔母愛的背後,事情的真相令人不寒而慄。

女兒Gypsy其實非常健康,她從一出生,便被母親矇騙並人為改造成一副病弱的模樣,無端端地吃藥、坐輪椅、剃光頭髮、拔光牙齒、甚至被數次開刀!

而Dee Dee將健康的女兒囚禁在病床上,只是為了保持世人眼中聖母的光輝。

這部美劇改編自震驚美國的真實案件。

現實生活中,Dee Dee尚在懷孕之時,丈夫就拋棄了母女倆,她只能孤獨痛苦地生下孩子,獨自承受生活的重擔。

當她被新聞媒體宣揚成溫柔而堅強的母親典範,在社會的關注和同情中,獲得了盼望以久的關懷和尊重,感受到了親近和溫暖;

同時,也沉淪在自己編織的謊言中,一步步地傷害唯一的親人。

奧斯卡短片揭露一個扎心真相:一個家庭是怎樣被摧毀的?

故事以Gypsy殺死母親,逃出家的牢籠,結束了18年來「被愛保護」的可怕生活。

一起看劇的朋友,憤怒地指責這個惡毒的母親,「殺人不見血的親情,就是生了你,卻不把你當人。」

而我感到傷痛的是:因為什麼,母愛變成了一件恐怖的事情?

心理學家和醫學專家分析認為,長期缺乏關愛與重視,導致Dee Dee患上了「代理型孟喬森綜合症」,患病的人會故意傷害他人,再儘力去照顧,以此來滿足自己「生活在溫馨有愛之中」的願望。

Dee Dee在最渴望丈夫關懷體貼的時候慘遭拋棄,從此她的生活中可讓她掌控的,唯有年幼的孩子。

渴望愛的母親以孩子的病弱無助,滿足自己被需要的幻想。

通往地獄的路,是用期望鋪成的。

故事很極端,可是我們的生活中,家庭之間的殺戮並不少見。

隱形的父親,冰冷的家,往往逼出了可怕的母親。

她們通過控制孩子來獲取家庭的存在感,由此而造成的悲劇總令人毛骨悚然,又心酸心痛。

02

前段時間,接連發生數起駭人聽聞的少年弒母案件。


3月16日,江蘇鹽城13歲少年,因玩手機、養寵物狗與母親發生激烈衝突,弒母;

去年12月,湖南沅江12歲少年,因吸煙被母親用皮帶抽打併砸爛手機,弒母;

前年12月,四川達州13歲少年,向母親索要400元未果,弒母。

這些讓人不寒而慄的弒母案件中,我們都看不到父親的存在,只有嚴厲管教孩子的媽媽。

鹽城少年的父親常年在外地,一年到頭只回一趟家。媽媽白天在商城做服裝生意,傍晚關門後再趕回家給兒子做飯。因為兩邊忙碌,以一己之力支撐這個家的媽媽,變得強勢而暴躁。

沅江少年,父親在他半歲時就外出打工,即使回來也不在家陪伴孩子。少年曾在作文中描寫父親不顧自己苦苦哀求,執意外出打麻將,將孩子一人扔在家中。

作文的最後一段,少年寫道:「我失去的愛太多。

奧斯卡短片揭露一個扎心真相:一個家庭是怎樣被摧毀的?

而達州少年在殺死母親後,父親依舊不曾出現。

母子的生命悲劇之間,隔著一個不見人影的父親。

所以女兒派的專欄作家豆媽說:「孩子手上沾滿鮮血的刀,是父親遞過來的。」

樊勝美有一句經典台詞:「一個人的家庭就是一個人的宿命。」

父親與家庭的隔離,成了母親和孩子命運的詛咒。

一個健康的家庭,一定是父親堅實地托底,母親平和地愛護,孩子無比信賴他的父母。

父親不缺席,就不會有母親無法言說的孤獨與焦灼,也不會有病態失控的孩子。

03

前不久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包寶寶》榮獲最佳動畫短片獎。

故事中,女主人每天早早起床,精心為丈夫準備豐盛的早餐,而丈夫從不曾給予任何感謝與欣賞,總是胡亂吃完後匆忙離去,獨留下神色黯然的妻子。

奧斯卡短片揭露一個扎心真相:一個家庭是怎樣被摧毀的?

當發現自己做的包子有了生命,孤獨寂寞的女主人頓時找到情感寄託,從此將自己全部的愛投入到包寶寶身上。

直到包寶寶長大,要掙脫母親的控制。

害怕生活重新變得空洞的母親頓時崩潰了,一口吞下了包寶寶。

這似乎是一個「以愛之名,吞噬孩子」的故事。

但是故事裡,我們只看到母親對孩子無孔不入的掌控,卻看不到父親對母親的關愛,以及給孩子的陪伴。

他彷彿與這個家庭斷開了鏈接。

在包寶寶成長的過程中,父親始終不曾出現過。

這好似一個諷刺。隱形的父親,令母親把所有精力投注在兒女身上。

與其說這是一個「愛與放手」的寓言,不如說它揭露了家庭悲劇的根源。

媽媽感受不到愛與溫柔,兒女是她世界裡的唯一。她無處安放的愛,不可避免地變成了令人窒息的壓力,綁住了孩子的翅膀。

而從未參與到孩子成長中的父親,讓親子關係,變成了一個飽受詬病的辭彙。

母親,是一個自然賦予的角色。要讓母親在愛的釋放中不越出邊界,需要父親的理解與關懷,她才不至於向孩子索取存在的價值。

奧斯卡短片揭露一個扎心真相:一個家庭是怎樣被摧毀的?

04

金馬獎獲獎電影《一念無明》,改編自香港真實事件,講述了一個懷著沉重愧疚的父親如何面對殘破的家庭。

作為海員,父親常年離家,除了定期寄錢,他幾乎從未回過家。

妻子癱瘓在床,脾氣古怪暴躁;兒子患有躁鬱症,內心苦痛無法訴說。

直到兒子失手殺死母親,這位父親才直面他應承擔的責任:

「我活了大半輩子,什麼都逃避,逃到追不回來。如果再這樣過下去,我會恨自己一輩子。」

《世界需要父親》一書中提到:世界面臨的最大危機是家庭危機,而父親的缺失是問題的中心。

有一位擔任高管的爸爸,曾經認為老婆提出的「帶孩子時搭把手、陪我說說話」這樣的要求太矯情,他覺得老婆「又不用上班,成天呆家裡,還這麼鬧騰」。

直到妻子抑鬱症發作,爬上天台,被人救下,他不得已帶娃睡了一個晚上,才懂得妻子的絕望。

整晚不停地剛躺下又爬起,睡眠被切割成無數碎片;

第二天頭昏眼花,忍著困意做輔食、喂飯、遛彎;

孩子午睡了,趕緊洗衣服、拖地、整理玩具、消毒餐具。

一整天喘不上一口氣。

再想到老婆就是如此,獨自一人撐過無數個無眠的暗夜和孤單的白天。

他才明白,之前妻子的抱怨不是矯情,而是崩潰前夕的求救信號。

這位父親頭一次覺得自己真不是個東西。

美國焦慮與抑鬱協會顯示,全球範圍內,女性被診斷為焦慮症的可能性是男性的2倍。

同時,英國關於廣泛性焦慮的研究發現,相比於男性,在婚姻中女性承擔的壓力比男性高3倍。

願每一位丈夫,抱抱你的妻子,看見她的辛勞付出,是你對她最大的溫柔。

願每一位父親,儘可能多給予一些陪伴,是你對這個家最好的付出。

你的理解與懂得,遠比鑽石更珍貴。

就像張晉對蔡少芬的表白:「我這輩子的幸福都要靠她。」

她陪你走過人生所有的艱難,為你漿衣羹湯,堆起塵世里的幸福。

別把她推下深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