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哈勃望遠鏡29歲了,想想如果沒有這隻太空巨眼,將會怎樣?

哈勃望遠鏡29歲了,想想如果沒有這隻太空巨眼,將會怎樣?

今天,2019年4月25日,太空巨眼——哈勃太空望遠鏡,發射升空29周年紀念日。

美國東部時間1990年4月24日07:33:51,由發現號太空梭發射部署。

儘管哈勃太空望遠鏡(簡稱HST)

並不是人類第一個太空望遠鏡,

但它是迄今為止最大、最著名、最通用的在軌運行空間望遠鏡。


哈勃太空望遠鏡到底有多牛?

HST運行29年來,總計探測了4萬多個天體,觀測任務超過150萬次。探測能力嘆為觀止——

精確定位精度高達0.007弧秒,這相當於它能夠發射一束激光,精準打到200英里(321公里)外的一枚袁大頭頭像上。

HST可以看到天區里只有0.05弧秒角大小的天體,這相當於它能從華盛頓特區看到東京,相距不到10英尺(3米)的一對兒螢火蟲。

HST探測光波橫跨三個波段:可見光、紫外線、近紅外線。

HST最遠已探測到距離我們134億光年的天體。

HST每年傳回的哈勃數據約有10兆兆位元組,數據總量超過150TB。

天文學家利用哈勃數據發表了超過15000篇科學論文,這些論文被引用量超過738000次。

透過哈勃數據出爐的大量天文照片,創生之柱、哈勃深空場、超深空場、極深空場……讓人類一窺奇美廣袤的宇宙。

如果沒有HST,如今的天文學、觀測宇宙學,至少缺失一大塊。


HST為什麼要以埃德溫·哈勃命名?

埃德溫·哈勃可以說是現代觀測宇宙學之父,宇宙大爆炸理論第一驗證者,宇宙膨脹理論第一觀測者。

哈勃最大貢獻,就是發現了宇宙空間在加速擴張——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發現之一。因此,作為20世紀美國天文界一代巨星,NASA以他命名,理所當然。


哈勃太空望遠鏡有多大,飛多高?

HST長13.2米,最大直徑4.2米,相當於一輛大巴車。

主鏡直徑2.4米,次鏡直徑0.3米,重10噸。

軌道高度547公里,比國際空間站(400公里)高些。

飛行速度27300公里/小時,比國際空間站(28000公里/小時)稍慢。

大約95分鐘繞地球一圈。運行28年來,迄今為止已經圍繞地球163500圈。


哈勃太空望遠鏡花掉多少銀子?

從1978年美國國會撥款3600萬美元,一直到1986年延期發射,最初花費11.75億美元,等到1990年發射部署,預算已達47億美元,之後又經過5次維修、升級、運營等投入,估計總費用將近100億美元。

這是僅次於哈勃繼任者——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NASA第二大見錢眼開的饕餮天眼。


傳說哈勃正在墜落?未來的命運如何?

跟所有近地軌道(2000公里以下)航天器的命運一樣,HST也有軌道衰減的現象,不過不必擔心,它能夠自我保護,有效修正軌道偏離。

當然,這就需要持續性維修、更換部件。

但自從2011年太空梭全部退役後,還沒對它進行過任何維修。

照此下去,估計只能服役到2021年6月,之後就像天宮一號那樣,最終再入墜毀。

於是NASA啟動了A計劃:哈勃拯救第一方案

——計劃2020年派出逐夢者太空飛機,前去維修。一款MINI版太空梭,不僅能當作貨運飛船使用,還可以搭載宇航員來往於近地軌道。

但這個方案的最大不確定性,就是逐夢者還處於試飛階段。到時候能不能搭載寶貴的宇航員前往,還是個問題。

更沒譜的是,作為HST的繼任者——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儘管一直頂著「史上最強大太空望遠鏡」的美名,但就是個重度拖延症患者,至今賴在地上沒飛,發射時間總是一拖再拖,最新推遲到2020年5月。

29歲慶生之時,我們祝福HST一路飛到2040年,這是NASA最樂觀的服役期限。

宇宙總是沖人類擠眉弄眼,只是我們不知道,直到勤懇能幹的哈勃望遠鏡打開了天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體引力波 的精彩文章:

TAG:三體引力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