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心理學:越注重結果和得失,越容易失敗

心理學:越注重結果和得失,越容易失敗

心理學:越注重結果和得失,越容易失敗


文/王小林

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

有人說,做事情的目的就是追求結果,如果達不到預想的結果,過程再完美,也沒有意義。正如一句古語:「勝者為王,敗者為寇」。

但是現實卻是恰恰相反,如果一個人做事之前越注重結果和得失,就越難以發揮高水平操作,還可能越容易失敗,這就是著名的五大頂級思維之一。

心理學:越注重結果和得失,越容易失敗


一、過程中體驗要比結果更重要

這些百年流傳下來的俗語和事實,無一不是告訴人們,做任何事情重要的是結果,而做事的過程作為一種形式,完全可以忽略。在當今競爭越發激烈的時代,也更推崇結果,過程似乎成了附屬。

所以,現實生活中,總有一些人過於看重結果,上沒上重點中學,考沒考上名牌大學,找沒找到好工作,有沒有一個好配偶,掙沒掙到大錢,等等這些,都是人們非常在意的一種「結果」。沒有好的結果,人就會覺得自己的人生沒價值、沒意義。

心理學:越注重結果和得失,越容易失敗

但是有趣的是,他們終日惶恐害怕、患得患失,結果卻往往不好。這是因為太過於看重結果會失掉過程中的體會與感悟,而且常常因為人們過於看重結果,最終導致失敗後一蹶不振。

正如運動心理學家約翰·艾略特在他的《超越成功》一書中所說:沒有什麼比它更阻礙取得成功所必需的專註,它就是過於擔心結果。

所以,體驗生命的過程,做到問心無愧就好,沒有必要過於看重結果,太看重結果就會處於悲觀的情緒之中。所謂的成功與失敗並不那麼重要,都只是一場體驗而已,最終擁有快樂的體驗才是勇者和最大的贏家。

心理學:越注重結果和得失,越容易失敗


二. 如果太看重結果,會成為行動的束縛

著名心理學家阿隆用來論證這個心理學概念的試驗非常簡單:在給小小的繡花針引線的時候,越是全神貫注地努力,手抖動得越厲害,線越不容易引入。阿隆簡潔明了地概括為,「目的性越強,越不容易成功。

在實驗課上,你一定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想把液體灌入一個細頸瓶,你手能夠拿得很穩,然後去貫徹你的意圖。這時候,不知為什麼,你的手卻顫抖起來。

在足球場上,你越是想進球,你的腳越是不聽你的命令。越是想考出高分的科目,越是想親近的異性,往往都因為目的性過於強烈,成為可望而不可及的遙遠夢想。

所以,如果太看重結果,結果會成為束縛手腳的沉重負擔,你每前進一步,巨大的牽累與莫名的恐懼就趕來羈絆你的手腳。如此,你將如何去約見那個成功的自我呢?

心理學:越注重結果和得失,越容易失敗


三、看重「結果」會逐漸讓你感覺到索然無味

我們必須明白,人生,其實就是一個「過程」,不能太看重結果。攀登黃山,如果直接乘索道到山頂,你會感覺風景沒有想像中那麼好;觀賞戲劇,如果你直接越過劇情只看結局,會「得不償失」,因為少了跌宕起伏的情節,戲劇就變得索然寡味;解析方程,如果你直接跳過步驟寫出答案,便失去了只可意會而無法言傳的推理演算的快樂。

人們之所以會覺得越活越沒意思,其實問題就在於過多地求結果,對人生的期望值太高,不斷產生挫敗感,從而對生活失去了熱情。

心理學:越注重結果和得失,越容易失敗

詩人聞一多先生曾要求自己只問耕耘,不求收穫。這樣的想法是極富哲理的,如果老想收穫,沒有把自己放在一棵小草、一滴水的位置,往往是顧此失彼,或顧彼失此就會放棄耕耘,以至於造成人生的許多不幸。

唯有不求收穫,淡泊名利,不在乎結果而注重過程,才能不斷地默默地去耕耘,才會不斷有新的收穫而且,不苛求結果的人,可以不管遇到什麼樣的困難,不怕吃多大的苦,受多少的累,都能坦然面對,怡然自得,心境如水。只要你總是耕耘,總是努力,好好地去體驗人生過程,總會有好的結果。


今日話題:你會注重結果還是注重過程,歡迎發表觀點與看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若心學 的精彩文章:

心理學:如何給人好的第一印象?請記住做好這三件事
心理學:失敗,只是暫時沒成功

TAG:唐若心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