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迷失蜉蝣,輝耀星空,不速之「鵝」:「工作中的科學家"攝影大賽

迷失蜉蝣,輝耀星空,不速之「鵝」:「工作中的科學家"攝影大賽

來源 | Nature自然科研(ID:Nature-Research)

原文 | Jack Leeming

今年的「#工作中的科學家」攝影競賽收到了來自全球各地的各式各樣的參賽作品。

2013年7月18日,無數蜉蝣從白俄羅斯東部莫吉廖夫的第聶伯河飛出。那一天正是稚蟲孵化的完美時刻:溫暖,無風。但是,太陽落山的時候,許多蜉蝣降落到了沿河轉向市中心的切魯斯金特瑟夫街的高溫柏油路上。這些蜉蝣本應留在河上產卵,但它們可能是將黑色曲折的柏油路錯認成了第聶伯河。

來源:Mikhail Kapychka

正是這時,莫吉廖夫的歷史教師兼社會工作者Mikhail Kapychka拍下了這張照片,並在第三屆《自然》雜誌「#工作中的科學家」年度攝影競賽中摘得頭籌。照片中的人是莫吉廖夫苦列碩夫國立大學的一位生物學家,他當時正在拍攝死在路面上的蜉蝣群。這種昆蟲的壽命通常只有一天,每年都會在莫吉廖夫大量產卵。

今年的攝影競賽收到了全球約370張照片,從中我們可以看到科學家在南極照顧海豹,在北京被手寫稿紙圍身,在巴西給絨毛猴當棲棍。《自然》雜誌的美術編輯根據視覺衝擊力選出了一等獎和二等獎。所有獲獎的攝影師都可以獲得一年的《自然》雜誌個人訂閱,一等獎獲得者Kapychka還會額外獲得一筆獎金。

Kapychka告訴我們,莫吉廖夫的居民看到蜉蝣的飛行軌跡改變了的時候立刻聯繫了當地的大學。「城市夜晚的燈光讓蜉蝣失去了方向感,它們飛離了河流,無法將下一代產到水裡,」Kapychka說,「我感覺那天的科學家特別疲憊。

獲獎作品

來源: Dai Jianfeng

輝耀星空

2014年4月,西藏日喀則的星夜是一片淺綠色和桃色交相輝映的漩渦。中國國家天文台和弗吉尼亞大學的研究者們當時正在觀察這片多彩的氣輝。拍攝者Jeff Dai當時還是一名休假出門拍照的工程師,現在已經成為全職攝影師了;他使用了47秒的長曝光。

Jeff Dai提交

來源: Mia Wege

追蹤海豹

2018年2月的一天,南極威德爾海的尤尼冰架上,德國阿爾弗雷德韋格納研究所的生態學家Horst Bornemann正在給一隻雌性威德爾海豹(Leptonychotes weddellii)注射一種藥物,以中和麻醉鏢的效果。Bornemann總是在帽子里留一支備用的亮色麻醉鏢。他剛為這隻海豹裝上了一個衛星追蹤器,以便記錄海洋溫度和海豹的運動軌跡數據。拍攝者Mia Wege是南非比勒陀利亞大學哺乳動物研究所的一名博士後。

Mia Wege提交

來源:Rodrigo Oyanedel

躍水魷魚

2016年1月,智利海岸外10千米的海面上,捕魚人用手將一隻美洲大赤魷(Dosidicus gigas)拖入船里,濺起的海水就好像一瓶香檳被打開。拍攝者Rodrigo Oyanedel在英國牛津大學就讀動物學博士,研究課題是傳統的可持續性捕魚法。他說照片中所拍到的這種漁民是世界上「最後的原始捕魚者」了。

Rodrigo Oyanedel提交

來源: Nan Li

數據驅動

2019年3月,室內設計師Nan Li拍下了她的丈夫——北京林業大學的氣候科學家Zhen Wang沉思時的照片。他當時正在自己的辦公室里研究氣候變化的數據。Li對場景做了一些後期處理,但不太多:將手寫的筆記貼在牆上是Wang的個人習慣。

Nan Li提交

來源:Bárbara Cartagena da Silva Matos

小皮猴

正盯著你看的這隻絨毛猴(Lagothrix lagotricha cana)叫Carlinha。這是2013年它和Bárbara Cartagena Matos在巴西亞馬遜生態園叢林旅館的合影。Bárbara Cartagena Matos現在是里斯本大學的博士生,研究野生動物生態。

Bárbara Cartagena Matos提交

優秀提名

來源: Darren Koppel

企鵝進船

2018年1月,南極洲凱西考察站附近的一艘研究船上,一隻阿德利企鵝(Pygoscelis adeliae)突然從海里跳進了船艙,嚇了環境化學家Gwilym Price(右)一跳。Gwilym Price當時在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現在是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的博士生。拍攝者Darren Koppel是悉尼科技大學的環境學家,他的團隊當時正在研究當地生態系統中的金屬污染。Koppel說企鵝「在這個與世隔絕的環境里為我們帶來了無盡的快樂」。

Darren Koppel提交

來源: Alice Chou

星夜

滿天繁星下的神經解剖學家Chan Lin。Chan Lin現就職於美國史密森尼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2015年拍攝照片之時還在馬里蘭大學。那天晚上在澳大利亞大堡礁蜥蜴島研究站,他走進了淺淺的海水裡,用昆蟲誘捕燈捕捉蝦蛄(Alima pacifica)幼體,以研究它們的腦結構。和他同屬一所學校的合作者——博士生Alice Chou本來應該幫他的,但是,「當我看到昆蟲誘捕燈從水中照映出他的輪廓時,我就跑回小屋拿照相機了,」她解釋說,「不用說,我那天晚上沒幫多少忙。」

Alice Chou提交

來源:Xochitl Margarito Vista

泥巴浴

2017年12月的旱季,在巴西托魯斯的博凱朗湖中,兩位科學家將自己沉入泥里。他們正在尋找一種球囊菌門菌類,它和某些植物的根有著共生關係,也是拍攝者Xochitl Margarito Vista在巴西北大河聯邦大學的博士生導師的研究對象。

Xochitl Margarito Vista提交

來源:Christopher Brown

鯊魚也要講安全

Jake Jerome正把一隻懷孕的雌性公牛鯊(Carcharhinus leucas)按在佛羅里達州比斯坎灣的一個浮船塢上。他的同事則用一台熱成像相機分析暴露在空氣中會對鯊魚體溫產生什麼影響。當時,Jerome是邁阿密大學的一名碩士生,正在參加大學裡的鯊魚研究與保護項目。他現在是佛羅里達實地學校(Field School)——一個海洋科學訓練中心——的一名程序員。拍攝者Christopher Brown當時也在邁阿密大學,現在任職於北卡羅來納州的海洋漁業司。他希望Jerome及其同事所收集到的數據可以幫助制定循證捕魚法規,改進處理鯊魚的方法,降低鯊魚死亡的風險。

Christopher Brown提交

原文以Mayfly invasion, ripples in the sky and a jumping squid: Nature』s photo competition為標題

發布在2019年4月8日《自然》職業特寫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果殼 的精彩文章:

只花60塊就吃了一頓不輸米其林的菲力牛排是種什麼體驗?
誰說「冰與火之歌」是奇幻故事,它明明是部紀實片

TAG:果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