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守江?還是守滬:國民黨江防的部署與策略

守江?還是守滬:國民黨江防的部署與策略

文|江上葦

湯恩伯與白崇禧兩大重兵集團,以湖口為界。白崇禧集團負責湖口至宜昌段,湯恩伯集團負責湖口至上海段。在湯集團自湖口至上海間綿延790公里的防線上,從上至下兵力部署為:

55軍、68軍、96軍防守湖口至銅陵段,由8兵團司令官劉汝明指揮;20軍、66軍、88軍防守銅陵至馬鞍山段,由第七綏靖區司令官張世希指揮。106軍位於涇縣、寧國、太平地區,作為該方面預備隊。

28軍、45軍、99軍負責南京東西地區,由首都衛戍總司令張耀明指揮。

4軍、21軍、51軍、123軍防守鎮江至江陰段,由第一綏靖區司令官丁治磐指揮。54軍位於丹陽、武進地區,作為該方面預備隊。

37軍、52軍、75軍防守蘇州至上海間,由京滬杭警備司令部副總司令石覺指揮。

另有73軍、74軍、85軍、18軍、67軍、87軍(均為遭殲滅後重建或新建的部隊,戰鬥力極弱),位於浙贛線及浙東地區任二線防禦。

從這個布局可見,中央嫡系主力大多麇集於鎮江以東,與蔣介石、湯恩伯「守上海一座死城」的戰略思路一致。

1949 年 2 月,國民黨軍官兵正在南京附近等待撤退

而再往上遊走,江防兵力部署就成了亂撒胡椒面,毫無重點可言了——守南京的3個軍中,以28軍較有戰鬥力。45軍是剛由首都警衛師擴編而來的新部隊,其主力97師(即原首都警衛師)3月22日在師長王晏清率領下起義了一回,雖說部隊沒有帶走,但士氣已經頹喪了。3個軍守南京本來兵力就不充裕,在99軍被調出作為總部機動兵團後,南京城防就更為空虛,最後居然是不戰而下(空虛到連解放軍也失算,整個戰役布局都在圍繞攻城打硬仗,沒承想讓魯中南縱隊與吳化文起義部隊合編的35軍乘虛而入拔了頭籌)。

七綏區張世希部,其所轄之20軍(川軍楊森部)雖是個戰鬥力較強的部隊,但另兩個軍則都是被殲重建或遭重創過,不堪一擊。

8兵團劉汝明部則是出了名的保存實力為上,聞炮響即遁走的角色。雖然摻沙子放了一個96軍在裡面,但也擋不住劉汝明以「一直聯絡不上」為由,從皖南一路狂奔到閩東南。

湯恩伯這個兵力部署方案中,每一防區看起來都有一個不錯的軍,但計算其兵力,卻遠不足以挑起整條防線大梁。如劉汝明只有3個軍7個師4萬餘人,對戰的卻是西突擊集團的中野9個軍及中突擊集團華野之一部;張世希靠得住的只有一個20軍,但對戰的卻是包括24軍(華野4縱)、27軍(華野9縱)等解放軍頭等王牌在內的中突擊集團主力——結果渡江炮聲一響,無戰鬥力的友鄰紛紛潰散,有戰鬥力的部隊孤掌難鳴也被拖累,最後大家集體在昏天黑地的潰逃中被殲滅。

按說這湯司令,你既然都明確了不守南京守上海,不守長江守淞滬的思路,就不該再到處平攤兵力,最後鬧到哪條防線都守不住不是?按蔡文治的意見,抽調幾個有力的軍組成機動兵團,控制於蕪湖、宣城、郎溪之間的縱深地帶實施機動作戰,進可對解放軍渡江部隊實施短促突擊瞅空占點便宜,退可確保後路逐次抵抗退守滬杭——怎麼著也比把部隊一線平鋪在長江沿線,導致身後空虛,最後被解放軍穿插後路,像攆鴨子一樣被聚殲在郎溪、廣德強點吧?

湯司令糊塗至此,也就難怪李宗仁在回憶錄里還要氣得罵娘了:「蔣先生最不可恕的干預,便是他破壞了政府的江防計劃。蔣先生原非將才,東北及徐、蚌二役可說是他親自指揮垮了的??此次守江,雖已屬下策,但是我們究有強大的空軍和數十艘軍艦為共軍所無,若善加利用,共軍亦未必可以飛渡長江。無奈蔣先生無意守江,卻要守上海一座死城。執行他這錯誤戰略的,便是他最寵信而實際最膿包的湯恩伯。」

該內容為騰訊獨家合作內容,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美國文壇最著名隱士,女兒寫個回憶錄都打官司,至死保持了神秘
日本航空史的神秘傳說:無人得見真容的神奇六發轟炸機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