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不讀書,不可以不讀《讀書》
八十年代,排隊買書的熱潮
1978年春天,文化解凍後,一大批外國名著陸續出版。
一夜之間有書讀了。朱偉騎著一輛鳳凰牌自行車,每周一遍遍地巡查全城每一家書店。
「早上三四點鐘起來,到新華書店排隊,買回很多19世紀的外國書,如獲至寶。」
網友「數帆老人」也回憶,預定發售第一批外文名著那天,哥哥起了一個大早,趕到新華書店排隊購書。
放學回家後,一堆嶄新的書等著他東摸摸,西翻翻,愛不釋手。
「當天發售的書並不多,但是哥哥下手狠」。
《高老頭》、《歐也妮葛朗台》、《悲慘世界》(第1、2冊)、《艱難時世》、《易卜生戲劇集》、《曹禺話劇選》,每種買了三本。
像家裡開礦了一樣瘋狂買書的,不止「數帆老人」的哥哥一人。
網友「蒯高毅長沙人」回憶里,當時長沙的書店兩旁都是手上拿著書或是提著袋子換書斢書的人。而他自己,「每月37元的工資,幾乎全買書了」。
那種久旱逢甘霖的狂喜,在現在人看來特別不可思議。
更讓我們這代人瞠目的是:在那個年代,三五個朋友酒過三巡,會聊起黑格爾、加繆。親戚朋友出差去趟大城市,託人帶的是《日瓦格醫生》、《第三次浪潮》。
一個漂亮女神,可能會甘心嫁給身無分文的詩人。
極度追求精神生活的時代里,那時iPad、Switch、化妝品包包還很遙遠。人們坦誠地面對自己的無知,笨拙和羞怯都看起來那麼可愛。
當時年輕人的頭號精神指南
1979年,54歲的李洪林(曾任中宣部理論局副局長),在《讀書》的創刊號上發表了一篇讓國內讀書界大受震動、影響深遠的文章——《讀書無禁區》。
「重印的一批名著,瞬間就被讀者搶光了,經過 10 年的封凍,中國人民多麼渴望看到各種各樣的好書呀!但是,書的禁區還沒有完全打開……」
李洪林
這篇文章之後,《讀書》又接連刊發了阿爾溫·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艾·弗洛姆的《愛的藝術》、馬克斯·韋伯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伏爾泰的《路易十四時代》等相關的書評文章。
王蒙、 黃裳、金克木、張維迎、劉小楓等名作家,陸續發評論、雜談登場,讓當時的讀者一下子大開眼界、深受其影響。其中包括上高二的秦朔(後成為《南風窗》創辦人)、趙麗雅(後成為京城三大才女)。
《讀書》熱心讀者的來信
「下斬高考作文,上助思辯推敲。」
「《讀書》是一本可以讓你變得很懶的一本雜誌。」
「我對於哲學的入門啟蒙知識,對於費孝通老師的初步認識,都是來自於這本雜誌」。
時至今日,還有很多人在網路上「自來水」安利,這本由翰伯、范用等老一輩出版家和文化人創辦的思想評論刊物,稱其從中吸取了高質量養分。
「《讀書》為我敞開的大世界,讓我覺得自己的小世界如此渺小,曾經自以為是的想法是如此不值一提。或許《讀書》對我的一個副產品是,告誡我在知識面前永遠保持謙遜。」
但是,像這樣渴求新知、充滿了讀書熱情的人,還是越來越少了。
9102年,我們要放棄讀書嗎?
如今,很多年輕朋友煩惱的是,畢業幾年後,自己連一篇長文章都看不下去了。
也有人看得進去書,但走進書店發現,最顯眼的堆頭上,擺的都是包裝精美、xx大咖推薦的暢銷書,瞬間沒了閱讀興緻。
內容平庸的書爬上各類榜單,凝結著先輩智慧的經典書,卻在角落裡吃灰。
這也不能怪罪誰,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暢銷書還來不及挑幾本讀,手游、短視頻、直播又殺掉了太多我們的時間。
生在9021年,我們錯過了瘋狂買書、追《讀書》的八十年代,更沒機會見識書迷胡適,「不置房產,藏書四十架」那種剛,要就這樣放棄讀書嗎?
不不,我們至今還想讀書。尤其很難壓抑地,想讀那些被說是「無用」、「見效慢」的人文類書。
在一個沒有噪音的空間,與影響了世界的大師們來一次隔空對談(但總無限期拖延)。
今年世界讀書日,恰逢這本啟蒙兩代人的《讀書》雜誌,創刊40周年整。中讀有幸與其合作,推出了一個專題:《讀書無禁區——40年·40人·40書》。
這一次,中讀邀請了40位《讀書》的作者,這些作者跨越老中青三代人,在「大咖說」欄目形成不同的觀點市場。
你將會聽到:當下我們對於哪些「真問題」的討論,是在《讀書》40年的過程中開啟的?這些觀點和思想在當下的面貌是如何形成的?追溯問題開始的源頭,會讓我們更好地理解當下的時代與問題。
註:作者頭像按照音頻上線順序排序。40人名單還包括:甘陽、汪暉、許紀霖、楊念群、劉東、盛洪、陳星燦、崔之元、曹衛東、吳曉東、王振忠、羅崗、丁耘、嚴鋒、高林、田雷、王一方、王炎……
同時,中讀還從《讀書》創刊以來推薦過的書海中,甄選出最經典的40本書,在「聽書」欄目做一一解讀。
你將會聽到的書籍包括:中國現當代著名文學家梁實秋、美國著名學者房龍、拒絕諾獎的法國哲學家薩特等的代表作,以及《霍亂時期的愛情》、《彼得·潘》、《局外人》等經典之作……本本均屬上乘。
清華大學中文系與歷史系教授汪暉、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院長葛兆光、翻譯家楊靜遠等,諸多學術、文化界大牛將與你「伴讀」,幫助你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如何更系統地讀書。花最短的時間,打開思路視野。
一個好消息是,我們還會奉上《讀書》2018&2019電子刊的暢讀特權。
並為前1000位下單的朋友,送出《讀書》四十周年紀念手賬(內部專享)~
希望這份誠意十足的「讀書日」禮物,可以幫助你找回對閱讀的熱情。像八十年代可愛的年輕人那樣,篤定地相信知識賦予個人的力量。
在這個春日周末,開始閱讀吧!
※點燃這本書,滿室生香
※茨維塔耶娃·你的靈魂與我的靈魂是那樣親近
TAG:楚塵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