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甘肅省博物館的佛教藝術珍寶

甘肅省博物館的佛教藝術珍寶

甘肅地處古代陸上絲綢之路東段,是從西域到中原的「咽喉」與「門戶」。作為佛教從西域向內地傳播的必經之地,甘肅佛教藝術在這裡與中國傳統藝術相互交融,然後又向內地傳播。因此,甘肅境內的佛教遺迹及相關作品,保留沉澱異常豐富,無論藝術內涵,還是繪製水平,都不同凡響,在中國佛教發展史中有著非常重要地位。甘肅省佛教文物涵蓋了從十六國時期直至清末的整個佛教藝術發展歷史過程,每一個歷史時期都有精品。

甘肅省博物館的佛教藝術珍寶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高善穆石造像塔

北涼

酒泉市石佛灣子出土

塔高44.6厘米,底徑15.2厘米

黑色砂頁岩質,基座已佚。基座之上為八面形的塔基,刻出供養菩薩八身,七身立式,一身端坐蓮台,各像左側上角刻八卦符號。塔基上為圓柱覆缽形塔身,上刻隸書發願文與經文36行,內容是《增一阿含經 結禁果》中的一段,紀年為承玄元年(428年)。上頂瓶形覆缽,覆缽開八個圓形龕,七個龕內刻禪定坐佛,一龕內雕交腳彌勒。覆缽之上有七重相輪,頂端寶蓋象徵天穹,陰刻北斗七星。此塔為現已發現的中國模仿印度傅博塔的最早實例。

甘肅省博物館的佛教藝術珍寶

馬德惠石造像塔

北涼

酒泉市石佛灣子出土

塔高34厘米,底徑16厘米

砂頁岩質,塔頂殘佚。座上為八面形的塔基,刻出供養菩薩八身。各像左側上角刻有八卦符號。上部為圓柱狀覆缽塔身、經幢柱,上刻隸書發願文與經文《增一阿含經 結禁果》一段36行,紀年為承陽二年(426年)。瓶形覆缽。開八個圓拱龕,七個龕內刻禪定坐佛,一龕內雕交腳彌勒。龕像上部浮雕八身飛天,飛天的形象在北涼石塔中僅見於馬德惠石塔。

甘肅省博物館的佛教藝術珍寶

彩繪供養菩薩像壁畫

北涼

武威市天梯山石窟

長106厘米,寬60厘米

菩薩束帶大圓髻,波浪捲髮垂肩,高鼻深目。雙耳戴寶珠耳飾,與寬大的白色項圈疊加在一起。上身袒露,下身著灰綠色緊身密褶長裙。左臂曲肘平舉,右手下垂執凈瓶。腰身向左扭動,身體呈S形。雙臂戴鑲寶釧,雙手腕戴手鐲。披帛繞肩於身後飄飛。面部及上身用硃砂暈染,鼻樑、眼皮、額角凸起,並在受光處暈染白粉,明顯受到西域畫風的影響。但描繪身體輪廓及衣褶的鐵線描又有傳統藝術的風骨,充分顯示了北涼佛教的藝術特色。

甘肅省博物館的佛教藝術珍寶

彩繪供養菩薩像壁畫

北涼

武威市天梯山石窟

長32厘米,寬24厘米

供養菩薩雙手合十,側身向里做胡跪狀,束帶大圓髻,波浪捲髮垂肩。面部白粉平塗。著袒右肩袈裟,赤足。菩薩兩側繪蓮蕾四朵,左肩旁繪尖瓣蓮蕾一隻。頭光淺紅,袈裟灰綠,面部白色,色彩樸實厚重。是在磨光草泥上用硃砂敷底,後用墨線勾勒的畫法,使人物形象、技法都具有印度、西域早期石窟和漢風相融合的特點。

甘肅省博物館的佛教藝術珍寶

彩繪影塑供養菩薩像(兩件)

北魏

天水市麥積山石窟

這組菩薩像高分別為36.1厘米和35.2厘米。均為立姿,束髮帶冠,面容修長,細頸削肩,著交領寬袖長衫裙,披巾繞雙肩交叉於腹前。一手上舉至胸前。體態端莊,具有魏晉時期典型的「秀骨清像」之風。

甘肅省博物館的佛教藝術珍寶

石雕彩繪釋迦多寶佛像

北魏

涇川縣出土

此像高18.5厘米,寬15.8厘米

兩佛均坐在有屏風的台座上,右手施無畏印,左手均殘,釋迦渦漩紋肉髻,多寶螺髻。上部殘缺,內為蓮瓣,中為忍冬紋,外為火焰紋。釋迦著赭石袈裟、石綠僧袛支。彩繪以赭石、石綠、白粉為主。釋迦多寶對坐說法取材於《法華經 見寶塔品》。

甘肅省博物館的佛教藝術珍寶

彩繪泥塑供養菩薩像

北魏

像高39厘米,寬15厘米。束高髮髻,圓形光頭,著袒右肩裙裾。右手持花蕾上舉,左手下垂至左膝,雙腿右屈左跪,赤足。衣紋線條細勁流暢,裙裾貼身薄塑,具透明感。設色以白粉、石綠、石青、寶藍等色為主,高古秀雅,具有典型的北魏風格。

甘肅省博物館的佛教藝術珍寶

權氏石造像塔

西魏 大統二年

秦安縣出土

塔高172厘米

三層塔身呈方形,樓閣式,每層之上有塔檐覆蓋,檐角平直,無起翹,雕出瓦壟和屋脊。塔每層四面開龕,分別雕刻佛、菩薩、弟子、侍者及供養人。最下層刻有「大統二年歲次□□」之句。帶紀年的西魏造像塔存世不多,而且是一石一層多級造像塔中最完整的一件。為研究北魏像北周時期的佛教藝術風格的轉變,提供了實物資料。

甘肅省博物館的佛教藝術珍寶

權氏造千佛碑

西魏

秦安縣出土

碑高120厘米,寬67.5厘米

四面雕刻,四龍蟠交式碑首。碑正面交龍正中雕一獸面,口銜龍身。下部開一外方內圓淺龕,龕楣雕飾火焰紋。龕內雕刻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佛結跏趺坐於須彌座之上,施無畏印。龕外左下側有2身供養人。右下側3身供養人。大龕之下七個小龕內雕刻坐佛7尊。坐佛下為10排浮雕千佛,每排30身,共300身。千佛之下依次雕刻供養人立像8身、車馬出行圖、供養人10身。碑陰上部圓形形龕內雕刻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佛結跏跌坐於須彌座之上,施無畏印。龕外兩側刻兩隻護法獅子及馭獅奴。大龕上雕刻2身飛天。大龕之下為千佛,千佛下刻發願文有「大魏大統十二年□□弟子權早□供養佛」。碑左側面為千佛,右側面上部千佛、下部供養人。整碑以千佛為主,與北朝盛行的禪宗觀念相關。諸如莫高窟、雲岡、龍門等石窟中北朝洞窟中也有千佛密布,成為這一時期石窟藝術的最大特點之一。

甘肅省博物館的佛教藝術珍寶

王文超石造像碑

北周

秦安縣出土

碑高96厘米,寬43 厘米,厚12厘米

四面雕刻,四龍蟠交式碑首。碑陽額刻「還緣寺」,下開方形大龕,內雕一佛二菩薩,大龕兩側各開一小龕,龕內各雕一坐佛。碑陰上部方形大龕,內雕一佛二弟子,大龕兩側各開一小龕,左側龕內雕維摩詰,右側龕內雕文殊。碑兩面及左右側刻發願文,首起北周「保定四年二月庚寅朔十四日」,並有供養人王文超及家人二十多人的題名。這些造像題記不僅為研究當時的歷史、民族風俗提供了極為重要的依據,也是難得的書法史料。其書法兼有漢隸、魏碑筆意,字體剛健,秀美,堪稱書法珍品。

甘肅省博物館的佛教藝術珍寶

開皇元年彩繪石造像碑

隋代

涇川縣永泉寺出土

碑高146.5厘米,寬50厘米,厚16厘

碑為圓首,正面分四層開龕,由上而下第一層刻釋迦多寶並坐說法圖;第二層刻一佛二菩薩;第三層正中圓形龕內刻一佛二菩薩,佛善跏跌坐,疑為彌勒佛;第四層為維摩詰與文殊辯法圖。碑陰上部開一廡形龕,內刻一菩薩二弟子。龕的下部及左右兩側均刻有題記「開皇元年歲辛丑四月庚辰朔二十三日壬寅□□李阿昌」題款。造像碑施有紅、藍各色彩繪。

甘肅省博物館的佛教藝術珍寶

石觀音菩薩立像

隋代

秦安縣城出土

像高132厘米

頭戴四瓣花冠,冠正面飾阿彌陀佛像,以示觀音將來繼承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成佛。面型圓潤,眉目清秀,表情慈善安詳。袒上身、斜披絡腋,頸佩寬邊項圈,正中綴一寶石。左右肩頭各飾三條披帶。瓔珞交叉於腹前圓環中。下身系大裙,並在腹部翻出一截,衣紋疏朗。右手曲肘上舉持蓮蕾,左手下垂持凈瓶,跣足立於坐上。整個造像刻劃細膩,手法洗鍊,神態自然。這種單體的觀音造像在北周至隋代時期,成為中國佛教雕塑的一大特色,是件難得的佛教藝術珍品。

甘肅省博物館的佛教藝術珍寶

彩塑坐佛與脅侍菩薩

唐代

武威市天梯山石窟

坐佛高130厘米。全跌坐,圓髻廣頤,長眉細目,嘴唇緊閉,右手扶膝,左手施禪定印。身著通肩式袈裟,衣紋梯形折出。沉思的神情,雍容的體態,流暢的衣線,表現出恬靜的心境。彩繪雖已斑駁,但不掩盛唐時期佛像聖潔安詳的神韻,同窟中的菩薩立像,身姿優雅,氣度端正。左側脅侍菩薩高183厘米。頭挽垂環髻,發綹披肩,面龐圓豐,秀目微睜,神情超脫中又露嚴正。體著緊身束帶天衣及貼腿長裙帔巾自肩部橫垂兩道於膝下,右臂曲舉,左臂下垂。右側脅侍菩薩高180厘米。髮髻聳起,余發成三綹垂肩,曲眉豐頤,神情恬靜,莊嚴而不失嫵媚。左臂曲至胸前,右臂下垂。寬披帛自雙肩垂落至腋下,羊腸裙層折貼腿,柔和的線條完全同豐肌秀骨的身姿相應合,影塑技術已臻完善。

甘肅省博物館的佛教藝術珍寶

彩塑脅侍菩薩

唐代

武威市天梯山石窟

菩薩身高170厘米

高髻長發,身體修長,低頭沉思,雙手合十立於蓮台上。其神態虔誠而溫柔,表現了對生活的渴求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也反映了唐代佛教藝術與現實生活的密切關係。

甘肅省博物館的佛教藝術珍寶

金棺、銀槨、銅匣、舍利瓶及石函

唐代

涇川縣大雲寺出土

此套舍利容器共5件,由石函、銅匣、銀槨、金棺和玻璃舍利瓶層層套置而成。

最外層為石函,高42.5厘米,長50.5厘米,寬49.5厘米。由質地堅硬的灰色大理石製成,方形覆斗頂,頂上正中刻方格,格內刻「大周涇川大雲寺舍利之函總一十四粒」。陰文隸書,書法遒勁有力。第二層為銅匣,高12.3厘米,銅匣形同石函。通體鎏金,鏨刻忍冬紋,蓋頂嵌一銀質蓮花,十二瓣,蓮花中心鑲一桃形銀珠。蓋與身之間背面安裝二個銀質合頁,正面安裝三個花瓣形銀扣,掛鎏金銅鎖鑰。第三層銀槨,高9.3厘米,長10.7厘米,寬8.4厘米。覆瓦式蓋,通體鏨刻纏枝忍冬紋,兩側各安裝兩圓環,底座呈長方形,四面有勾欄平座一周,空間鑲嵌菱形花紋。第四層金棺,高6厘米,長7.5厘米,寬6厘米。形同銀槨,棺蓋及棺身用金片、珍珠、綠松石鑲嵌成大蓮花,周圍又飾以金片組成的小蓮花,蓮蒂、蓮葉均對稱。銀槨和金棺下面的墊座及四周貼有以五瓣梅為圖案的織錦。金棺內有一檀香木小隔板。金棺內置一玻璃瓶,長頸、圓腹、平底,白色透明。內裝舍利14粒,形如米粒,質似珍珠,中間有人工所穿的小孔。瓶上蓋古銅色絲質小帕。全套作品精巧華麗,光彩奪目,反映了盛唐時期金銀器製作的高巧水平,也是佛教藝術的珍品。

甘肅省博物館的佛教藝術珍寶

金棺

唐代

涇川縣大雲寺出土

高6厘米,長7.5厘米,寬6厘米

棺蓋及棺身用金片、珍珠、綠松石鑲嵌成大蓮花,周圍又飾以金片組成的小蓮花,蓮蒂、蓮葉均對稱。

甘肅省博物館的佛教藝術珍寶

鎏金錯銀舍利銅棺

唐代

銅棺高15.4厘米,長19.7厘米,寬10.6厘米

棺為銅製鎏金,蓋若瓦形。蓋、棺兩側及前端均飾以錯銀的唐草紋、蓮花紋、忍冬紋等紋飾,金銀交映,光彩照人。錯銀花紋柔美精麗,棺體玲瓏別緻,工藝卓越。

甘肅省博物館的佛教藝術珍寶

梵文彩繪陶塔

唐代

武威市出土

塔高66厘米,底徑35.7厘米

塔身呈八角形,塔頂和基座呈圓形,每個轉角處及上下端用硃紅色畫出倚柱及地栿和木枋。圓形底座畫滿了仰蓮,盔形頂上也畫滿唐草及覆蓮。葫蘆形的塔剎被裝飾成蓮蕾,在相隔的塔身四面上各寫四個梵文,這種梵文彩繪陶塔為國內罕見。

甘肅省博物館的佛教藝術珍寶

三彩天王俑

唐代

秦安縣葉家堡出土

高158厘米和162.7厘米

天王俑是唐代最常見的陶質陪葬品,為墓主人的護衛,一般成對隨葬。一俑頭戴鶻冠,面部無釉,眉毛、眼睛、鬍鬚為墨繪,怒目圓睜,右手叉腰,左手握拳,身穿甲胄,足踏小鬼,小鬼伏卧作掙扎狀。另一俑身穿甲胄,怒目圓睜,左手叉腰,右手握拳高舉,足踏小鬼,表現了天王威猛不可侵犯的形象,增添了墓主人的威懾力。

甘肅省博物館的佛教藝術珍寶

彩繪木塔

五代

安西縣榆林窟

塔高68厘米

塔呈八角形,攢尖頂,塔頂及塔身每面彩繪菩薩三身。每個轉角樑上插一木牌,上有彩繪菩薩一身,菩薩均結跏跌坐,各持摩尼珠、法螺,金剛杵、斧、劍等法器。據記載出土時塔內裝有銀塔一座,上刻「于闐國大師從德」字樣,惜銀塔已不知下落。此塔可能是于闐國給沙州曹氏政權的奉品,是研究西域與沙州地區交往的重要資料。

甘肅省博物館的佛教藝術珍寶

石雕舍利棺

五代

靈台縣出土

棺高35.7厘米,長45.6厘米,寬19.4厘米

舍利棺是用於埋葬佛骨舍利的。該石棺用質地細密的灰白砂岩雕成,為前大後小的卧梯形,雕刻精緻。敷以金、綠、白、紅等色。棺由棺蓋和棺身兩部分組成,棺身兩側浮雕佛傳故事,右側為涅槃變,左側為迎佛圖,前後兩側各有線刻雙扇門,兩旁各有一天王守護。表現涅槃場景,構思獨特新穎。

甘肅省博物館的佛教藝術珍寶

《報父母恩重經變》圖軸

宋代

敦煌莫高窟藏經洞

畫面高182厘米,寬127厘米。畫中心繪阿彌陀佛及觀世音、大勢至二菩薩並坐說法,上部繪「七佛」、「七寶」及仙山樓閣等。下部有十弟子、十二菩薩分列兩側供養。圖軸絹地、敷彩,繪佛、菩薩和僧俗人眾等110多人,人物形象生動自然。經變故事分列在說法圖兩側,以經變畫常用的連環畫的形式展開,一個情節一幅畫,共有15幅。它們各自獨立,相互之間用山石分隔,每幅畫的右側或左側都有墨書題榜,說明所畫內容。是國內現存的幅面較大且有紀年的一幀絹本佛教故事畫。

甘肅省博物館的佛教藝術珍寶

彩繪韋馱壁畫

元代

武威市天梯山石窟

壁畫高210厘米,寬100厘米

壁畫人物頂盔貫甲,雙手合十,兩臂彎平端金剛杵,用墨線勾勒人物形象和衣紋。面部表情肅穆,形象生動。

甘肅省博物館的佛教藝術珍寶

《米拉日巴事迹》唐卡

元代

敦煌莫高窟

高94厘米,橫62.2厘米

唐卡以連環畫的形式描繪了米拉日巴的平生事迹。米拉日巴(1040年—1123年)是藏傳佛教噶舉派的祖師,西藏貢塘人,出身於富商家庭。畫中描繪了他與別人辯經的場面,還有他為人治病,接受供養的情景。這幅唐卡的繪畫技巧成熟,動作捕捉準確,描繪生動,顯得古樸典雅。元代唐卡十分少見,所存者都十分珍貴。這件唐卡可以說是甘肅元代唐卡的代表作品。原有張大千的題跋,重新裝裱時被截去。

甘肅省博物館的佛教藝術珍寶

琉璃塔

元代

隴西縣出土

塔高96厘米

由七層組成,最下層為四蹄足方托,上置深束腰仰覆蓮塔基。三層為鐘形覆缽,上部飾四個獸面,口銜串珠寶珠。覆缽中部還有一道圓箍,下垂流蘇及摩尼珠,覆缽之上是「亞」字形疊澀須彌座式剎基,上飾焦葉。剎基上安裝圓台形相輪十一道,然後是天盤、地盤及蒜頭形寶珠。第二層束腰形塔基內墨書「至正七年歲次丁亥二月初八廿時歸化通顯密大師」,至正七年為公元1348年,這說明該塔是瘞埋高僧骨灰的舍利塔。

甘肅省博物館的佛教藝術珍寶

永樂款鎏金菩薩坐像

明代

像高20.3厘

此像頭戴花冠及髮髻冠,菩薩面部廣額豐頤,雙目微垂,面容慈祥。身披帛巾,胸部前飾纓珞,衣紋弧線流暢優美,下裙寬大貼體,結跏跌坐於深束腰仰覆蓮台座上。蓮台座底下陰刻「大明永樂年施」銘文,當為明代朝廷賞賜給西北地區藏傳佛教領袖的貢品。菩薩像整體結構勻稱,雕刻細膩精緻。雖然還保存著元代以來阿尼哥「梵像」的影響,但造型已趨於嫵媚,標誌著內地漢化藏傳佛教藝術的成熟,是一件耐人尋味的珍品。

甘肅省博物館的佛教藝術珍寶

《道行品法句經》第三十八卷

北朝

敦煌莫高窟藏經洞

卷高27.4厘米,殘長641厘米,紙單張長46厘米

白麻紙泛黃,用隸書繕抄《道行品法句經》第三十八、《泥洹品法句經》第三十九兩品經文。前有剪截痕,僅存後半,起「聞如前不」,尾書「一校竟」。經文共65行,每行16字至30字不等。末有題紀二則:「昇平十二年(368年)沙彌凈明」;「咸安三年(373年)十月二十日沙彌凈明誦習法名起」。記錄了沙彌凈明於昇平十年和咸安三年的兩次誦經記錄,是所知現存敦煌文獻中最早的經卷寫本,書體顯示了簡牘書體向經卷書體過渡的字體特色,展現了「經書體」楷法初期的特有風姿。

甘肅省博物館的佛教藝術珍寶

《賢愚經》卷之二

西魏

敦煌莫高窟藏經洞

卷高24厘米,長736厘米

用黃麻紙十九張多,細橫紋,單張長37.8厘米。書23行,行17字,楷書,略有隸法,是寫經中的上品。

甘肅省博物館的佛教藝術珍寶

《優婆塞經》

隋代

敦煌莫高窟藏經洞

此經高25.7厘米,殘長459厘米。首殘尾全

有題記:「仁壽四年(604年)四月八日,楹維珍目向京,為亡父寫灌頂經一部、優婆塞經一部、善德因果經一部、太子道經平中五百問事經一部、千五百佛名經一部、觀無量壽經一部。造觀世音像一軀,造四十九尺續命神幡一口。所造功德為法界眾生一時成佛。」《優婆塞經》屬大乘戒律,多在居士中流行。

甘肅省博物館的佛教藝術珍寶

《大般涅槃經 迦葉菩薩品之二》卷

唐代

敦煌莫高窟藏經洞

經文首尾完整,有木軸,細簾紋黃麻紙,加臘砑光。是一部宮廷寫經。首題「大般涅槃經 迦葉菩薩品之二」,尾題「大般涅槃經三十二」。卷首下方題「民國三十二年十月,于右任敬觀」。該卷「世」及「民」字已見避諱。墨書楷體,其書法端正嚴謹,渾穆古峻,字字珠璣。

(來源:旃檀精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